大阳古镇
山西省晋城市旅游景区
在山西晋城泽州县太行山麓,有一座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大阳古镇。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燕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八百余年。大阳明清时期仕官如林,当地民谣“有官不到大阳夸”、“大阳出了三斗三升芝麻官”都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大阳的文运盛兴,仕官迭出。同时大阳因手工制针业发达,被誉为“九州针都”。由西汉至明清,大阳的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传奇人物,色艺双绝的赵飞燕,首创诸宫调的孔三传,耿介不阿、上万言书的茹太素,为国捐躯的武状元张大经等等,在大阳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景区概览
山西晋城泽州县大阳古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数量众多,仅地面古迹文物单体就有127个,文物类别主要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以及人文活动景观4大类,体现了古大阳镇浓厚的商业、文化和宗教气息。
中国早期北方城镇的建筑常常受到“灵龟”理念的影响,大多以“龟形”进行空间布局。大阳古镇依山傍水,村庄沿阳阿河呈东西走向排列,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大阳人在古镇南北筑有四寨。俯视大阳古镇,古镇之西的大阳水库为龟尾,前河与后河之间的东西大阳为龟身,天柱塔处的大阳东端为龟首,纵横交错的古镇街区为龟壳,整个造型呈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灵龟造型。
大阳是我国冶铁业发源地之一。早在战国时大阳已成为北方各诸侯国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明、清时,大阳手工制针业出现。大阳手工制针工艺有七十二道工序,并形成了以街巷为线,以个体院落为点的规模
性操作场面。所制的铁针,质量优异。
大阳的商业文化离不开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和手工制针工艺。明清之际,大阳商人通过资本运作,不仅使自己聚集了大量的货币资财,而且促进了当地城镇的大规模发展,对独特的城镇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阳古镇现存的五里长街,就是在明清形成的。青石板铺就的古街犹如一条蜿蜒的游龙,贯穿东西大阳,沿街各种店铺云集,与周边的民居、寺庙、楼阁完美地融为一体。
随着明清时期手工业制针中心的出现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大阳古镇的萌芽和发展,古镇的城镇结构又一次经历了大的变化,手工作坊的出现,商业的进一步发展都给了古镇新的发展力量,从而影响了城镇结构的变化。就大阳街区和民居现状看,“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九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长”,全方位地体现了商贸文化对大阳古镇建筑的影响。
大阳古镇以一条老街作为串联,将东西大阳连接起来。在这个有千年辉煌的历史古镇中,散落着大量的明清以来保存下来的民居。这些民居主要以四合院为主。同时,由于战争的影响,大阳四合院在防卫功能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还出现了一些三合院和九宫八卦式格局的院落。大阳的民居,套园特别多,房连房,楼接楼,空隙非常小。这与北方平原地区的四合院落迥然不同,属于典型的北方山区式庭院。
大阳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堪称山区里的“皇宫”,因此显得弥足珍贵,是一处难得的具有“活化石”背景的古迹游览胜地。
历史沿革
距阳人在此落地生根,建立阳阿城,古镇已有2600余年历史。秦皇在此置县,汉主封侯于此,西燕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800余年。古镇大阳,有着一条完整的行政区划链条。侯国、郡、县以及(乡)镇、邑里村等,是一个地方政区建置的标本。这在全国是仅见的。到了明清时期,镇内人口不断增加,村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户分五里、人罗万家的大集镇。“东西两大阳 ,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九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长”的民谣形象地说出了大阳昔日的规模与繁华……拥有北方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
地理环境
山西晋城泽州县大阳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市区22公里处。为北纬35°39′,东经112°47′。东与泽州县巴公镇为邻,西南和巴公镇陈沟工作站相连,
西与下村镇毗邻,北和高平市马村镇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为52.58平方公里,占泽州县总面积的2.38%。全镇辖28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村,现有村民7945户(其中有回族22户),28242人(非农业人口3272人)。大阳镇区包括东大阳和西大阳两个自然村。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居民 3214户,人口15696人。由于镇大人多,故有“三晋第一镇”之称。
建筑格局
中国早期北方城镇的建筑常常受到“灵龟”理念的影响,大多以“龟形”进行空间布局。大阳古镇依山傍水,村庄沿阳阿河呈东西走向排列,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大阳人在古镇南北筑有四寨。俯视大阳古镇,古镇之西的大阳水库为龟尾,前河与后河之间的东西大阳为龟身,天柱塔处的大阳东端为龟首,纵横交错的古镇街区为龟壳,整个造型呈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灵龟造型。
“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庄,七十二条巷。”这是大阳曾经繁华,曾经辉煌,曾经盛极一时的写照于记忆是岁月长河大浪淘沙,长期积淀留给世人不可多得的文化珍宝。随着手工制针业的衰落,大阳古镇的商贸业也渐渐没落。古镇的繁华盛世远去,却留下了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大阳镇因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漫步古镇中,城池寨堡、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桑韵味,吸引着八方来客。
荣誉称号
九州针都
明清时期,大阳经济发展达到鼎盛。小小钢针,闯出了大大的世界;滚滚而来的巨额财富,创造了骇世惊人的经济奇迹。大阳是全国制针业的中心,由于工艺精细,质量上乘,供应了中国市场,并远销中亚的伊朗、伊拉克等国。德国的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中记述:“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古镇大阳也因此获得“九州针都”的盛誉。
活化石
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保持着古城镇的架构肌理,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
活着的古镇
“东西两大阳 ,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庄,七十二条巷,九十三个阁,九市八圪垱,上下两书院,老街五里长”。大阳,这座汉阳阿县的治所,名震华夏的“九州针都”,在历史长河中沉寂了两千年。
多少人梦想着在这里买一座大院,男的锻造一把“阳阿宝剑”叱咤江湖,女的手持一枝“大阳钢针”舞绣织锦,跳一曲“阳阿奇舞”,沉醉于如梦似幻般的古典武侠江湖中,沉醉不知归路。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镇,品读千年古韵。
驻足十公里外的渠头三宗岭朝大阳望去,天柱塔的绰约身姿隐约可见。传说大阳天柱塔与渠头太阳壁是两地百姓风水斗法的遗迹,斗法的结果是明清两代大阳镇走出“三斗三升芝麻官”,渠头村大户“金砖铺地、富甲泽潞”,留下了“有官不到大阳夸,有衣不到渠头亮”的故事在民间传唱。如今,天柱塔依旧矗立在大阳镇东南出口处,俯瞰着这座长廊状的古老聚落。
五里长街轻倚着第一缕晨光,我与古镇在这里邂逅,漫步于老街,放眼望去满是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官商大院,随意一座可能都足够书写出几百页的故事。
长长的老街是大阳的脉搏所在,人、大院、老街、店铺、交易、传说、故事等在这里交融,农耕铁器清脆地碰撞、钢针嘶哑地打磨、小米饼嗤嗤地煎烤,商家扯着嗓子叫卖,行人肆无忌惮谈笑,各种各样的声响,充斥于古镇的各个角落。
山海经载“虎尾山其阴有铁”,这里是冶炼之乡,从春秋战国历经数千年,阳阿冶炼为古镇带来了无尽的繁华。
三晋一镇
大阳古镇拥有34万㎡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体量巨大,并且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民间节庆活动丰富,底蕴深厚。这里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光环,这里有三晋第一镇的美称,这里有国家级保护单位的古迹,这里有问世四百八十年的宝塔,这里有九州针都的桂冠。威名赫赫的阳阿宝剑就出自这里,这里曾经是古阳阿县县府所在地,这里还是高官辈出的地方,仅明清两代,这里就有150多人出仕为官,有官不到大阳夸的口碑,一时名动八方。
行政建制标本
大阳古镇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晋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八百余年。
大阳为侯国,为郡,为县,为镇,为都,是中国城镇行政建制标本。
飞燕故里
赵飞燕曾经学舞于阳阿公主府,而大阳古称阳阿,流传着阳阿公主的传说和记载,秦汉时阳阿是一块艺术高地,阳阿奏奇舞,浓厚的艺术氛围,培育出了赵飞燕。
大阳文化
仕官文化
明清时期经济极度富裕的大阳,文化事业也突飞猛进,科甲昌达,俊才辈出。“有官不到大阳夸”,“大阳出了三斗三升芝麻官”。这些民谣都真实反映了当时大阳的社会现实。明清时,大阳镇出的状元、进士、举人人数在当时山西省92个县的乡镇中为之冠;甚至有七十余县比不上大阳一镇;和江南名镇相比,大阳镇也毫不逊色。大阳官员在遇到朝政斗争时,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而是淡泊自如,刚正不阿,一派廉介儒雅风度。
商业文化
明清时期,大阳经济发展达到鼎盛,是全国制针业的中心,人称九州针都。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这使得大阳人走遍全国,走向世界。大阳商号众多,其商品形成了大小不等层次多的辐射圈。一是钢针,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海外;二是铁货,行销河南、河北、山东、内蒙、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三是粮食。其市场覆盖潞安府及泽州;四是煤炭、日用杂货。当时的窑歌、炉歌、卖针歌的出现,商会活动的场所关帝庙和标志运河商贸文化的金龙四大王庙的修建等,都是浓郁的工商业文化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走出去,引进来开放性的大商业特点。
“诚信为本”,“义中取利,义中取和”,“和气生财”,“团结进取”,“讲义气、讲相与、讲邦靠”等等是大阳工商文化的核心内容。大阳工商业文化的讲读书、重科举、学而优则仕,这是不同于其他晋商学而优则商的文化特点。
冶炼文化
大阳铁矿富集且品位高,冶炼铸造业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据清初学者毕振姬考证,古代著名的“阳阿剑”就产自于此。打铁花也是大阳镇当地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活动。把熔化了的铁水,用勺子舀起抛出,再用板对着铁水打向夜幕中,形成千点万星铁雨火花,煞是奇观。到了明清时,大阳的冶炼铸造技术更为精湛,出现许多铁货名品,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产品附加值极度增高的过程中,制针业脱颖而出。辉煌的工艺,灵光的智慧,大阳制针一枝独秀。
礼乐文化
阳阿是阳人的聚落,阳人的城邑。阳人“有夏、商之嗣典”,阳人这个族群在夏商时代就管理着礼法、典章、祭祀之类礼乐教化的大事。不管是对天地的祭祀,还是对祖宗的追思祭奠,都要举行祭祀礼仪。在这种仪式中,乐舞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形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夏商时乐、舞、诗为一体,乐舞相生相伴。
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气魄何等宏大!所以,“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阳阿人传承有序,歌舞氛围浓厚,成为礼乐之乡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民俗风情
阳阿歌舞
从汉代曹植《箜篌引》所述的阳阿歌舞,到宋代音乐大师孔三传,再到延续多年的“一日高升”民间杂耍、“骂骚龙”狂欢节和秧歌、戏剧、八音会,阳阿文化渊远流长。
大阳剪纸
当地每至年节,乔迁新居。婚嫁吉日时,家家户户的女眷们便会献上剪纸技艺,以示对美好生活祝福。大阳剪纸题材多样,如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均为吉祥如意、喜庆祥和的代表,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大阳剪纸于2010年被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鼠娶亲
古镇有一项民俗很特别,就是农历十月初十给老鼠娶媳妇的民俗。这天晚上,人们将糕面上笼蒸熟后,做成圆柱状的灯盏,放少许食用油,按上捻子,点着,把它放在墙角处,让老鼠拖走吃掉。这项习俗与当地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大阳自古是煤铁之乡,从事窖井下工作的人员多,而老鼠听觉嗅觉十分灵敏,对危险的先兆,往往能先有觉察,帮助工人脱离危险。“老鼠娶亲”体现了当地人们对自然的独特思考方式和敬畏。
大阳面塑
大阳当地居民每逢节日庆典都会在自家准备面点以示庆祝。和面发面之后又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竹签或筷子等工具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将想象之中寓意吉祥如意的节日形象生动的表现在面团之上。大阳面塑于2009年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景点
明清五里老街
穿过古镇的城楼,古朴幽邃的五里老街映入眼帘,巍巍高墙,幽幽古巷,明清风韵扑面而至。这条古老得几乎让人说不清起源的老街,是支撑大阳古镇精神与灵魂历史历久不衰的支柱与脊梁。青石板铺就的古街犹如一条蜿蜒的游龙,贯穿东西大阳,沿街各种店铺云集,与周边的民居、寺庙、楼阁完美地融为一体。
天柱塔
天柱塔位于大阳古镇东南角,明万历丙子四年(1576年)始建,工期长达27年。天柱塔高108尺,底面630平方尺,整体建筑呈八菱锥体,九层八面,层层出檐,各有特色。全塔每层檐角下悬有铜铃,共72枚。塔峰葫芦压顶,葫芦嘴上冠以铁铸高九尺重千斤的帽顶。塔下开西门,壁厚七尺有余,壁间有砖砌旋梯通往上层,每层都建有塔窗。
娲皇庙
娲皇庙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凤台县志》有“大阳有娲皇炼石补天处”记载。庙坐北朝南,一进两院,南为上院,北为下院。上院建娲皇宫、侧殿、廊房,原娲皇宫有女娲补天壁画。下院有廊房、山门,计三十余间,内塑女娲圣母、火星爷、老君爷、马王、虫王、药王、送子观音等神像。每年正月初七日人日节,举行庙会祭祀。
汤帝庙
走进 汤帝庙,成汤殿檐上一根粗长、自然弯曲的荆木大梁格外显眼,除前檐有斗拱外,室内无一朵斗拱,后墙的位置换成了大额枋,同时以额枋为支点托举起乳栿,这样既减少柱子,又增加了房间进深,有效实现“小材大用”。整个建筑造型古朴、崇尚实用,充满洒脱、粗犷美展现了元代古建“减柱移柱”雄风。成汤殿是典型的“明三暗七”建筑,前檐面阔三间,用柱四根,但却是八根梁架结构,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应该为8根柱子,因此节省4根柱子。同时,殿内中间两根柱子的距离要比前檐中间两根柱子的距离内收1.31米,不在一条线上,使大殿显得非常简洁、大气。
正殿成汤殿东西分别为佛祖殿、老君殿、东北、西北两小院内又设耳殿两座,东为三宗殿,西为虫王殿。庙内现存有明清重修碑、纪事碑数通,保存完好。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第商宅
大阳古镇在明清时期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宅院建筑群,这些大院布局严谨,规模宏大,装饰讲究,可谓壮观。而大阳却呈现出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一番景象,官第、商宅、亦官亦商的宅院,星罗棋布,团团锦簇,共同形成了明清民居庭院的大合唱。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令人惊奇,给人以震撼。大阳的民居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建筑装饰十分普遍,丰富的砖雕木雕石雕和铁器彩绘等建筑艺术形式达到装饰性效果与功能作用,其中的文化意蕴彰显出古风韵。
龙树
话说“世上不少百岁人,山中难觅千年树。”泽州县大阳镇西街村的吴神庙中就有一株古油松,因树龄长,树身犹如一条矫健的行龙,当地人都称之为“千年龙树”。据市林业专家介绍,此树树龄实际已有800年以上。更让人称奇的是,这棵油松枯萎后竟然可以自愈并发出新芽。
馔面
在大家熟知的面食外,大阳还有一种“上品”远近闻名,那就是流传已久的馔面,它原本是宫廷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百姓人家办喜事,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美食。制作好的馔面色泽金黄,味道清香,煮熟滤水后加上高汤配以红绿菜梗间杂的或荤或素的臊子,其色、香、味俱佳,俨然有宫廷御膳之风韵。
央视名嘴代言
董倩:“我为大阳历史代言!”
今天,我并不是为大阳镇而代言,吸引我的是,在大阳镇,能够看到历史。如今我们追求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其实,大阳早早就有了。
北方的许多城镇多是四四方方,横平竖直,但大阳镇的小巷却是曲径通幽,与南方园林有着惊人的相似,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创新。
——董倩
资料档案:董倩,女,满族,1971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的第一个节目是《焦点访谈》,主持过《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节目,是央视优秀的主持人之一。
在央视强档栏目摸爬滚打近20年的资深记者和主持人,董倩的工作经历让人羡慕:香港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等央视一系列重大活动报道的亲历亲为,更是让人们对这位秀外慧中、富有哲理的女子刮目相看。
当董倩一袭白衣出场时,观众所有的目光都被吸引了。她的推荐词如细细涓流,一上台便向观众简述她的成长史满满遗憾,因为那些表明她成长的轨迹,那些记录她青葱岁月的地方——北大历史系二院那个爬满了爬墙虎的中式校园、中学就读的北京八中、小学就读的地方——或拆迁或重修,追溯自己的“历史”如此困难,她不由从心底里羡慕那些有历史的人,有历史的事,有历史的地方。
大阳古镇拥有34万平方米保存完整的古民居,走进大阳的五里长街中,能感受到一种舒心的宁静,这宁静是你烦躁了都市喧嚣之后的渴望,也是古镇欢腾千年之后的归寂,它像一次喘息,能让不停向前奔忙的你,停下来听听过去的声音,也像一次邀约,触摸饱经岁月风蚀古老的墙壁,带你找回祖先的印记。
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许多人都难以寻觅到个人的历史。董倩略带伤感地说:“今天,我并不是为大阳镇而代言,吸引我的是,在大阳镇,能够看到历史;在这里,能够听到2600年前的钟声。听!这钟声从春秋战国、汉唐盛世、明清繁荣,一直传到现代化的村镇。”
董倩在台上娓娓地阐释着大阳古镇的历史,在这个方圆不过2.5公里的小镇上,竟然有40多处庙宇。有人说,大阳镇自古香火鼎盛,是一个神明眷顾的地方,其实,眷顾大阳的不仅是神明,真正让大阳鼎盛的,是人间烟火。2600年,你能想象吗?有多少朝代已经颠覆了,更替了,世间沧海已经变成了桑田。但是人没变,人的需求从未改变,我们的生老病死、柴米油盐、吃喝拉撒从未改变,多少年过去了,多少人每天听着这样的钟声。而今,我们依然听着这样的钟声。
她说,“不变”的大阳古镇远远不只这些。大阳是我国最早使用冶炼技术的地方,自从掌握了冶炼技术以后,他们开始制造了,可谓“文能制针、武能铸剑”。如今我们追求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其实,大阳早早就有了。针和剑,是最考验人的定力和技术的地方,这与当下我们谈论的“工匠精神”非常契合。制造出针和剑以后,大阳认为这远远不够,匠人们带着敢闯敢干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走过了中国的千山万水走到了海外,甚至与如今的“一带一路”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我们发现,现如今许多我们追求的一切,其实大阳早就拥有了。
董倩关于古镇的历史观颇具见地,很多研究古建筑的朋友痴迷大阳,无论是方位格局,还是风水寓意,都那么的讲究。大阳在外的匠人,带着对故乡的向往,带着故乡的意境,把在外的所见所感融入家园建设之中。北方的许多城镇多是四四方方,横平竖直,但大阳镇的小巷却是曲径通幽,与南方园林有着惊人的相似,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创新。
身为泽州人,笔者对大阳的感悟是:铁砧上,锤出了阳阿宝剑寒光千里;砾石下,磨来了九州针都誉满华夏;城墙边,看到了郡县风范家国情怀;古巷中,褪去了浮世繁华尽显孓立。
但董倩却用亲切的声音告诉观众,她更喜欢将眼前的古镇,在想象中拽回过去,这些大院里曾经住过什么样的人,他们又有怎样的故事,怎样的悲喜。如今很少有不变的地方,当下,忙碌的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世间万物很难抵御不变。但是当你到了大阳,你会发现真有这么一个地方是不变的。如果人们想知道自己的历史,从哪里来,顿一顿,想一想,到哪里去。她建议到大阳去,到2600年前的钟声里,到能找寻内心深处自我的地方。
董倩正谊明道:活着,就是对历史最大的赞扬,因为我们继承着过去,又坚定着未来。就像矗立千年的城墙、院落,无论承载着曾经的汉唐生活,亦或是当今人们的快乐,千百年来,古镇就在那里,不曾变过。
当大阳镇参演的情景剧 《赵飞燕阳阿奏奇舞》在舞台上准备就绪时,董倩导引道:活着的古镇、中国的大阳,邀您回到千年之前,百转千回,邀约古人,两两相望,共同演绎“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的传奇。
浏览路线
来到古镇的游客朋友可以将车停在大阳古镇旅游景区停车场,然后参考推荐的路线以老街为主轴进行游览。
推荐路线: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贯利巷美食街——镇史馆——东作——古法制铁馆——小庙巷——玄帝庙——阳阿之源——械弹库——老街——裴家巷——文化大院——开元巷——关帝庙——古楼巷(万楼)——张都堂大院——钱市巷——张家老宅——建兴巷(郜宅巷)老街——资圣寺——醋坊巷——棋盘院——状元府巷——古阳阿县门楼——返状元府巷——传统木作馆——东岳庙——文昌阁——西大阳老街——文庙——汤帝庙——吴神巷——龙树吴神庙
交通
客运班车
晋城市红星西街,晋城三中旁有到大阳古镇的车,车程约四十分钟
周边城市
洛阳
洛阳市--二广高速公路--晋城绕城高速公路--阳阿新街,行驶8.6公里左转,进入阳阿新街--大阳镇
焦作
焦作市--晋焦高速--晋城绕城高速公路--晋城绕城高速公路--阳阿新街--大阳镇
免费政策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从疫情结束景区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底,全国医务工作者凭借有效证件即可免门票游览景区。
参考资料
大阳古镇旅游.山水旅游.200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01:04
目录
概述
景区概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