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语:Shqipëria e Madhe)是一个
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所提出的概念。该思想主张按照阿尔巴尼亚族裔的分布来重新划定国界,建立一个更大的
阿尔巴尼亚族国家。
除了阿尔巴尼亚本国之外,
塞尔维亚的
科索沃省、
希腊伊庇鲁斯地区和
马其顿西北部也有大量的阿尔巴尼亚族居住。这一思潮最早出现在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阿尔巴尼亚时期。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意大利墨索里尼扶植的阿尔巴尼亚傀儡政府统治范围包括了阿尔巴尼亚、科索沃以及
黑山和马其顿的局部地区。2008年的科索沃独立被认为是大阿尔巴尼亚主义的一次成功。
但根据2007年3月
联合国的一次调查,科索沃当地的
阿尔巴尼亚族只有2.5%希望与阿尔巴尼亚合并为一个国家。而阿尔巴尼亚人认为,他们在科索沃的同胞落后且过分信奉伊斯兰教(阿尔巴尼亚仅有不足12%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
阿尔巴尼亚族人的祖先是巴尔干半岛的
伊利里亚人。8世纪以后,伊利里亚人名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它的一个叫阿尔本部族的名字。阿尔本意为白色的,因为这一地区多山,冬天
白雪皑皑。阿尔巴尼亚一词就是由阿尔本演变而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阿尔巴尼亚人虽然也曾建立过
公国,但总的说来是处于大国或异族的统治和压迫之下。虽然遭遇如此之多的侵略、奴役和压迫,阿尔巴尼亚人仍然保持了自己的民族身份。然而,由于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阿尔巴尼亚人在建立独立国家的同时,自身也被“
碎片化”了。
在1912年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阿尔巴尼亚成为希腊、塞尔维亚、黑山等国同
土耳其交战的主要战场,争夺阿尔巴尼亚的领土是这些国家的主要目的之一。在被瓜分的危险迫在眉睫的情况下,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要求独立,建立一个包括巴尔干半岛上所有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国家。
俄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德国和
奥地利等六国外长在
伦敦召开会议,虽然承认了阿尔巴尼亚在形式上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但实际控制权必须掌握在六大国的手中。更为主要的,独立后的阿尔巴尼亚的领土和人口都不及阿尔巴尼亚人所希望的一半,许多阿尔巴尼亚族人被留在相邻的国家里。阿尔巴尼亚与
南斯拉夫之间的边界直到1926年才划定,生活在科索沃、黑山西南部、马其顿西部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就成了当时
南斯拉夫王国里的少数民族。
“大阿尔巴尼亚”的主张最早可以追溯到1878年。当时,各地阿族民族主义者提出,未来阿尔巴尼亚国家的领土还应当包括科索沃、马其顿西部、黑山南部和希腊北部,是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共同国家”。正因如此,阿尔巴尼亚族人普遍认为,阿尔巴尼亚现存的疆界是1912年六大国强加给它的,并没有包括巴尔干半岛上所有阿尔巴尼亚族人,1912年“诞生”的阿尔巴尼亚是“人造的”而非“自然的”。另一方面,留居在科索沃、黑山、马其顿、克罗地亚和希腊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又成了少数民族。由于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他们回归“母国”的情结也特别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