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鸡
鸡形目雉科动物
大骨鸡,是鸟纲鸡形目雄科原鸡属的一种动物。鸡体身躯硕大,腿高粗壮,结实有力,故名大骨鸡。是中国较为理想的兼用型鸡种。大骨鸡胸深且广,背宽而长,腿高粗壮,腹部丰满,墩实有力,觅食力强,属兼用型鸡种。公鸡羽毛棕红色,尾羽黑色并带金属光泽。母鸡多呈麻黄色。头颈粗壮,眼大明亮,单冠。冠、耳叶、肉垂均呈红色。喙、胫、趾均呈黄色。
发展历史
关于大骨鸡的形成历史,据资料记载,早在200多年前,山东移民带来了大型的寿光鸡,尔后与当地鸡杂交,并经长期选育而成。产区人民非常注意鸡的选种工作,每到孵化季节,多向饲养优良种鸡户串换种蛋,在自养鸡群中注意选产连蛋、下秋蛋、生大蛋的鸡,并重视选留体大健壮的公鸡配种。
产区自然环境条件十分优越。庄河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背山面海,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北部为山区,中南部为丘陵,沿海区夹有平原。土壤主要为砂壤土,沿海区多属盐碱土。当地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量多,为湿润地区,有利于农业生产。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还有大豆、花生、甘薯等。北部山区盛产柞蚕,沿海区水产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动物性饲料和矿物质饲料。这些自然生态条件,对大骨鸡的体大、蛋大、耐牧等优良特性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外形特征
属蛋肉兼用型鸡种。大骨鸡体型魁伟,胸深且广,背宽而长,腿高粗壮,墩实有力,腹部丰满,觅食力强。公鸡羽毛棕红色,尾羽黑色并带金属光泽母鸡多呈麻黄色。头颈粗壮,眼大明亮,单冠,冠、耳叶、肉垂均呈红色。喙、胫、趾均呈黄色。成年体重:公2900克,母2300克。开产日龄213天,年产蛋160个。蛋重63克,蛋壳呈深褐色。
地理分布
主产辽宁省庄河市,还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
保种方式
保种区和保种场保护;数量:2002年存栏200万只。
产蛋性能
蛋大是大骨鸡的突出优点,蛋重为62~64克,有的蛋重达70多克,年平均产蛋160枚;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可达180多枚。蛋壳深褐色,壳厚而结实,破损事低。蛋形指数为1.35。
繁殖性能
公、母配种比例一般为1:8一10,母鸡开产日龄平均为213天。种蛋受精率约为90%,受精蛋孵化率为80%。就巢率为5%一10%,就巢持续期为20—30天。60日龄育雏率在85%以上。
饲养管理特点
1.具有抗寒性:大骨鸡具有抗寒和抗干燥性气侯的能力,适宜在我国北方地区饲养,如在炎热地区饲养,应适当降低舍内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在夏天,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性成熟迟:大骨鸡一般在7月龄开产,开产较迟。因此,在开产前以及产蛋期应增加光照时数,以提高大骨鸡的产蛋性能。
3.骨架大:在饲养后期应适当提高蛋白质、代谢能的含量,增加肌肉的丰满度,提高上市日龄的屠宰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0:28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