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凉帽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深圳市大鹏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鹏凉帽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主要流行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所城及其所在的大鹏街道。
历史渊源
凉帽起源于北宋时期惠州一带。清朝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有云:“东坡谪惠州,携朝云随侍,暇辄令其艺圃莳花,故制此笠,惠州、嘉应妇女群相效之。”大鹏凉帽最初编制很简单。大家去山上砍来竹子,破成竹片,编成圆盘状的竹笠,穿上绳子就成了。但这里海风大,竹笠常被吹掉。人们又在竹笠中心编一个5寸左右的圆孔,戴在头顶就稳定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又在竹笠边缘用竹片做一个外圈,还用五寸宽的蓝布做成帽帘沿着帽檐围成一圈以遮挡阳光,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制作工艺不断成熟,形成了最终的大鹏凉帽传统制作技艺。心灵手巧的姑娘们还在凉帽上编出各种图案,用丝线编织精美的丝织带、或用彩色毛线编起来做帽带,在凉帽上刷上红漆。把大鹏凉帽做成了人见人爱、精美实用的工艺品。
大鹏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明代卫所制度实行军士屯田制度,“三分守城,七分屯军食粮”(清嘉庆《新安县志》卷三十二)卫所“军士”实行世袭制,其家属另立军籍,是为军户,全家迁至指定的卫所,世代为军。据史料记载,大鹏所城的军士最多时达一千多名,加上家属,总人口约三千人。大鹏所城屯田面积达上万亩。军士每年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劳作,军人家属更是以农耕为主业。大鹏半岛气候炎热,凉帽为常年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
传承价值
大鹏凉帽不用任何机械,完全以手工编制而成。制作凉帽的竹子要用篾刀剖成像纸一样薄的篾条,每一条都要保持一样的宽度、厚度,编制时要做到既紧密又平整,编织不同的图案和用丝线编织帽带,都须遵循一定的口诀,技术难度非常大。其材料选择、形制、颜色搭配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等,具有浓厚的地域和军营屯田文化特征。不仅有实用价值、商业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资料
大鹏凉帽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大鹏新区政府在线.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2 19:16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