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冠啄木鸟(学名:Chrysophlegma flavinucha)是啄木鸟科、黄冠啄木鸟属的一种体型较大的啄木鸟。共有8个亚种。体长34厘米,体重153-198克。喉黄色,具形长的黄色羽冠,尾黑。翅上飞羽具黑色及褐色横斑,体羽局部绿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上喉栗色,下喉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色纵纹。
虹膜棕红色,嘴铅灰色,先端淡黄色,脚和趾铅灰沾绿,爪角褐色。脚强健,有
趾4个,其中2个向前,2个向后,各趾的趾端均具有锐利的爪,巧于攀登树木。尾羽的羽干刚硬如棘,能以其尖端撑在树干上,助脚支持体重并攀木。嘴强直如凿。舌细长,能伸缩自如,先端并列生短钩。
动物学史
Chrysophlegma flavinucha
绿啄木鸟属(Picus)。自2014年归入黄冠啄木鸟属(Chrysophlegma)。
形态特征
大黄冠啄木鸟的雄鸟额、头顶和头侧暗橄榄褐色,额和头顶缀有棕栗色,枕冠金黄色或橙黄色,整个上体和内侧飞羽辉黄绿色,初级飞羽黑褐色,除翼端外,概具宽阔的深棕色横斑;内侧飞羽外翈绿色,内翈黑色,具深棕色横斑。其余两翅表面与背同色,尾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基部羽缘绿色。颏、喉柠檬黄色。前颈褐色沾绿,杂有白色条纹。胸暗橄榄褐色,其余下体逐渐转为橄榄灰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上喉栗色,下喉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色纵纹。
虹膜棕红色,嘴铅灰色,先端淡黄色,脚和趾铅灰沾绿,爪角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55-180克,♀122-138克;体长♂310-360毫米,♀299-332毫米;嘴峰♂35-40毫米,♀24-34毫米;翅♂160-178毫米,♀145-152毫米;尾♂118-142毫米,♀109-122毫米;
跗蹠♂28-31毫米,♀24-28毫米。(注:雄性——♂;雌性——♀)
啄木鸟的嘴强直而尖,不仅能啄开树皮,而且也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分,很像木工用的凿子,它的舌细长而柔软,能长长地伸出嘴的外面,还有一对很长的舌角骨,围在头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弹簧作用,舌骨角的曲张,可以使舌头伸缩自如,舌尖角质化,有成排的倒须钩和粘液,非常适合钩取树干上的昆虫及幼虫。
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啄木的速度极快,几乎是音速的两倍,这样它的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但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原来在啄木鸟的头上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构疏松而充满空气,头骨的内部还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在外脑膜和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里面含有液体,减低了震波的流体传动,起到了消震的作用。由于突然旋转的运动比直线的水平运动更容易造成脑损伤,所以在它头的两侧都生有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可以起到防震、消震的作用。
(注:大黄冠啄木鸟图册网址)
栖息环境
栖息于多种类型的森林中:柚木林、大型落叶或常绿乔木的开阔森林、橡树和望天树森林、松树混合林或再生林地。也时而地会出现在有枯树的边缘或简单的空地上。有时也会撤退到农田内的偏僻土地上。主要是低海拔地区的物种,但在苏门答腊岛,该物种生活在海拔800米以上,在马来西亚西部,生活在海拔900米以上,最高可达2000米。在东南亚的其他地方,其海拔高达2750米。在尼泊尔,大黄冠啄木鸟在海拔300-1500米范围内最为常见。
生活习性
行为
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往返于树干间,沿树干攀缘和觅食,有时也到地上活动和觅食。它们是害羞的鸟,不停地活动。通常,大黄冠啄木鸟在各种大小的树干和树枝上寻找食物,尽管在森林的各个层面都可以观察到它们。然而,在陆地上找到它们是罕见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所有涉及直接在地表寻找食物的技术(拾取、采摘、清扫残骸、觅食)都被广泛使用。另一方面,由挖掘甚至简单的啄木组成的技术通常被忽视。当大黄冠啄木鸟在小树枝上时,它们移动得很快。它们栖息在与树枝成直角的地方。当两只鸟近距离相遇时,最常见的仪式是升起
羽冠。如果接触更彻底,啄木鸟不仅会抬起羽冠,还会抬起头并将喙向上。
每天清晨,大黄冠啄木鸟就开始用嘴敲击树干,在寂静的林中发出“笃,笃……”的声音,如果发现树干的某处有虫,就紧紧地攀在树上,头和嘴与树干几乎垂直,先将树皮啄破,将害虫用舌头一一钩出来吃掉,将虫卵也用黏液粘出。当遇到虫子躲藏在树干深部的通道中时,它还会巧施“击鼓驱虫”的妙计,用嘴在通道处敲击,发出特异的、使害虫产生恐惧的击鼓声,使害虫在声波的刺激下,昏头转向,四处窜动,往往企图逃出洞口,而恰好被等在这里的啄木鸟擒而食之。它们一般要把整株树的小囊虫彻底消灭才转移到另一棵树上,碰到虫害严重的树,就会在这棵树上连续工作上几天,直到全部清除害虫为止。飞行呈波浪式。叫声和
黑枕绿啄木鸟相似,主要为慢声的“chup”或“chup,chup”继以断续的急音。
食性
主要以昆虫为食,有时也吃植物种子和浆果。饮食非常多样化。它们主要吃蚂蚁和白蚁、大型昆虫的幼虫,特别是生活在木材中的甲虫(天牛科)的幼虫。在极少数情况下,它们也吃蜈蚣和树蛙。它们有时会掠夺其他穴居物种的巢穴。菜单上经常补充浆果和种子。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中国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广西、福建和海南岛。
大黄冠啄木鸟原产于东南亚。其区域从喜马拉雅山最低的山坡延伸到中国南部,途经缅甸、泰国和整个印度支那。最南端的种群筑巢远至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岛。共有7个亚种:Picus Flavinucha flavinucha(产自印度北部至越南北部)、P.F. styani(中国海南岛)、P.F. richetti(福建东部)、P.F. pierrei(泰国东南部至越南南部)、P.F. mysticalis(苏门答腊岛北部)、P.F.korinchi(苏门答腊岛西南部)和P.F. wrayi(苏门答腊岛的山脉)。
繁殖方式
大黄冠啄木鸟在印度的筑巢季节为3-6月。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繁殖时间是4-5月。通常营巢于树洞中。多选择腐朽的树干凿巢,巢洞由雌雄亲鸟自己啄凿而成。巢距地高一般为1.5-6米,多在3-5米之间。每窝产卵3-4枚,有时少至2枚和多至5枚。卵白色,大小为26-32毫米×21-24毫米。雌雄轮流孵卵。雌鸟还分担所有基本任务,如筑巢、孵化、喂养和教育幼雏。幼鸟一旦离开巢穴并独立后还会长期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8月7日——无危(LC)。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大黄冠啄木鸟的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据报道,该物种在其分布范围内很常见或相当常见(2002年),而中国种群估计少于约100对繁殖对(2009年)。
趋势解释:根据Tracewski等人(2016年)的评估,由于栖息地丧失和不可持续的狩猎水平,该物种暂时处于衰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