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鼷鹿
偶蹄目鼷鹿科动物
大鼷鹿(学名:Tragulus napu):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鼷鹿科。头体长42.5-68厘米,肩高30-35厘米,尾长6-10厘米,成体重3.5-4.5千克。驼背,腿非常细长。体色为橘棕色,后半部稍有黑色分布,腹部及腿部体色较淡。脸部下部是白色,并且延至脖子处。头呈三角在形,鼻子赤裸东黑色。眼睛非常大,耳朵中等大小,微被黑毛所覆盖。身体圆浑,后半体比前半身高。腿细。雄性的一对上犬齿状延伸到嘴外。
动物学史
“Tragos”在希腊语中是“山羊”的意思,–ulus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小”。Napu是当地的名字,来自马来语“napuh”。“mouse-deer”这个名字是指它的体型小,并不意味着它是一只真正的鹿。它被称为“更大”,因为它比鼷鹿属(Tragulus)的其他物种体型大。
形态特征
大鼷鹿是一种非常小的有蹄类动物,头体长42.5-68厘米,肩高30-35厘米,尾长6-10厘米,成体重3.5-4.5千克。驼背,腿非常细长。该物种的颜色差异很大,这导致了对许多亚种的不同描述。一般来说,毛皮是橙棕色的,由于每根毛发上都有一条黑色条带,所以外表呈灰白色。这条黑带的范围(较大或较小)导致一些种群,特别是在较小的岛屿上的亚种,皮毛就呈现出非常暗或非常红。从前腿到尾巴下面的腹部是白色的,中间有一条深色条纹。下颌同样是白色的。喉部通常有五条白带;其中两条从下颏的边缘延伸,并与喉部下方的另一对条纹平行。喉部的第五条中央条纹或楔形物可能与这些其他条纹相连,也可能不相连。额头往往是黑色的,黑色的线条从眼睛周围延伸到鼻子,与明亮的橙色“眉毛”条纹形成对比。大鼷鹿不长鹿角,但雄性的上犬齿增大,伸出上唇。虽然这些牙齿持续生长,但它们通常有5-7厘米长,因为它们经常折断。两性的下颌都有一个气味腺
栖息环境
该物种总是生活在靠近水的地方,更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每平方公里37-312只出现。原始森林中的族群生活范围平均为7公顷;在次优生境如砍伐森林中,范围要大得多,平均为19公顷。该物种表现出对成熟森林的偏好,尽管也会生活在次生林和人工林中。
生活习性
雄雌大鼷鹿皆有领地性,领地意识很强,雄性用粪便、尿液和颚下腺分泌物来标记自己小而永久的领地。大鼷鹿很温驯但警觉性非常高,雄性在受到骚扰、激动或生气时会用蹄以每秒4次的速度拍打地面。有时,雄性被拍到只用一只脚站立,原因不明。雌性倾向于留在自己的领地,而雄性则四处走动,通常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呆超过一年。
大鼷鹿除繁殖季节外,是一种非常孤独的生物,通常单独活动,偶尔成对出现(雄性与雌性或雌性与幼仔)或很少三个一组。它们是夜行动物,具有非常独特的活动和休息模式。当它们在茂密的森林是来回穿梭时,会踩出小径。由于这个物种的独居性,它们没有严格的等级结构,雄性之间的战斗是用锋利的犬齿短时间的互咬。雄性的下颚上有一个大腺体,会用与雌性摩擦,看看雌性是否准备好交配。当雌性还没有准备好时,雄性只是走开。
该物种通常夜间活跃,在04:00-10:00和16:00-00:00之间活动最多。它们是害羞和反应性的物种。当被奇怪的声音轻微惊吓时,会原地不动,通常抬起一只腿并观察直到危险过去。当处于这种高度警觉状态时,后足可能会被踩踏以产生击鼓声。如果受到惊吓,这些大鼷鹿会以爆炸性的速度逃跑。这个物种是一个很好的游泳者,如果受到威胁可能会退回到水中。下颏上的腺体被两性用来标记物体和其他的大鼷鹿,雄性比雌性表现出更多的标记行为。发声包括一系列的吱吱声和侵略性的咆哮声。
在野外,以落下的水果和浆果、水生植物、树叶、芽、灌木和草为食。在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大鼷鹿食草、苜蓿、羽衣甘蓝、胡萝卜、红薯和香蕉皮。
分布范围
分布于文莱、印尼(加里曼丹群岛和苏门答腊岛)、马来西亚(沙巴、马来西亚半岛、砂拉越)、缅甸、新加坡和泰国。
繁殖方式
大鼷鹿全年繁殖,雌性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怀孕。发情周期大约为14天,妊娠期为152-155天。会在幼仔出生后几小时内再次繁殖。通常每年产一次,一次只出生一个后代(双胞胎非常罕见),新生儿体重225-380克。后代出生时发育良好,出生后30分钟即可站立并完全活跃。幼仔被它们的母亲“藏起来”在僻静的地方,并接受护理。雌性大鼷鹿有一种独特的哺乳姿势,站立并抬起一条后腿时进行。幼仔在2-3月大时断奶,5-6个月大时达到成年体型,10个月时可以看到年轻雄性的象牙一样的犬齿。雌性性成熟低至4.5个月,雄性在7个月大。寿命长达14年,在圈养中最多活16年。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4年 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几乎在整个大鼷鹿的范围内,狩猎和栖息地丧失都发生在高水平,但据说该物种相对具有弹性。然而,支持这种评估的数据很少,特别是因为大多数关键研究都没有在圣代地区确定大鼷鹿物种。因此,虽然很明显该属在面临这些威胁时仍然广泛和普遍。并且有合理的证据表明它们不太适应森林退化。然而,假设婆罗洲海拔100米以上的大多数物种是大鼷鹿而不是小鼷鹿,婆罗洲至少保留了大量种群。大鼷鹿在新加坡已经灭绝。
在苏门答腊的克尼西士巴拉国家公园(Kerinci-Seblat National Park),被圈套的有蹄类动物的偷猎压力对鹿来说是最大的,而对大鼷鹿来说是最低的。大鼷鹿在苏门答腊的武吉巴里杉西拉坦国家公园(Bukit Barisan Selatan National Park),人类狩猎较高的地区稀少。通过1993年2月至1995年6月的长时间狩猎研究,描述了马来西亚婆罗洲(砂拉越和沙巴)两个州(沙捞越和沙巴)的狩猎对鼷鹿(不区分物种)的影响。它们构成了8-9%的动物被杀死。在这些地点无法直接或指数测量大鼷鹿密度,以确定这种大量狩猎对大鼷鹿的影响。大鼷鹿是砂拉越民都鲁砂拉越人工林地区居民最喜欢的野生肉类之一,仅次于水鹿和野猪。
参考资料
Greater Oriental Chevrotain.The IUCN Red List.2021-03-01
Greater Malayan chevrotain.Ultimateungulate.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5:42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