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潭乡是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下辖的乡,该乡位于
仁和区东南部,东邻金沙江,与会理市隔江交界,南与
平地镇毗邻,西与大田,总发,
金江镇三乡接壤,北与盐边县红格镇隔江相望。面积260平方公里,1.58万人(2005年)。
大龙潭彝族乡为彝、汉族杂居的民族乡。最高海拔2105米,最低海拔970米,乡境内多为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属南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5℃,年降雨量800毫米,无霜期长达350天左右。现辖干坝子村、大龙潭村、裕民村、新街村、迤资村、拉乍村、混撒拉村、立柯村8个村,共有10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成昆铁路三个火车站和108国道纵横交错,总龙路贯穿全乡,公路总里程达270公里,其中已铺设水泥路面26公里,全乡的交通、通讯已基本形成网络。全乡总耕地面积28835亩,其中水田15310亩,旱地13525亩,人均耕地1.89亩,林地面积126000亩。
2005年末,大龙潭彝族乡有3614户,女性人数为7095人,占总人口的45%,农业人口15230人,非农业人口572人,占总人口的3.6%,其中:汉族人口4869人,民族人口10933人,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9.2%。
2005年,大龙潭乡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乡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 65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9%,比年初计划6076万元增加8.6% ,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5%,比年初计划10392万元增加5.4%,其中:农业总产值60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工业产值4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395万元,比上年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16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87万元,比上年增长7.7%。粮食产量12011吨,完成财政总收入635.2万元,实现本级财政收入21.5万元(新体制的30%部分),财政支出613万元,实现预算内预算外收支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3776元,比上年增加321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1.83‰。全乡石榴种植面积累计达4740亩,芒果14750亩,葡萄1950亩,种草3550亩,烤烟2300亩,蚕桑600亩,粮食种植面积29280亩,实现牛出栏747头,较2004年增加137头,增长22.5%;生猪出栏25826头,较2004年增加1141头,增长4.6%;羊出栏19863只,较2004年增加4043只,增长25.6%;家禽出栏83477只,较2004年增加2407只,增长3%。实现肉类产量2656吨,较2004年增加205吨,增长8.4%。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
苴却砚石、石灰石、粘土等。大龙潭彝族乡用苴却砚所做的墨砚宣编统计元年(1909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亚太经贸博览会金奖,同年获全国名砚博览会金奖,1997年获“七五”全国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被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列为全国五大名砚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