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
汉语成语
天下为公(拼音:tiān xià wéi gō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礼记·礼运》。
成语出处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天下为公”。
成语典故
杨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在政治上,他反对强权独占的霸道,主张“天下为公”,要“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他认为,人们互不相侵,天下无窃位夺权之人,无化公为私之辈,这样,社会便能太平。
明末清初,有三位思想家提出了“天下为公”的主张。一位是王夫之,他提出“天下非一家之私”,事实上这句话是《吕氏春秋》中“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的简化;一位是黄宗羲,他主张“天下为公,君为客”;一位是顾炎武,他指出“国家”是属于一家一姓的王朝,而“天下”则应为匹夫所共有,后来梁启超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康有为,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书法家,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图强,1898年,与梁启超等人发动“戊戌变法”。他在《大同书》中说:这是一种对理想社会的全新展望。然而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康有为流亡海外,他的思想渐渐变得保守。而真正将“天下为公”这一思想阐释清楚并且使之产生广泛影响的,是孙中山先生。
民国创立以来,“天下”被袁世凯篡夺,后来的北洋军阀,也都把“天下”视为私有,彼此之间争权夺利,混战不息。因此,孙中山大力提倡“天下为公”,他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以国民公仆为已任。孙中山先生一生曾多次题书“天下为公”。
成语寓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孔子在阐述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时明确提出的一条施政原则,他刻画和描绘的理想而崇高的政治目标,远大而美好的社会愿景,就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大同”理想。紧接“大同”理想,孔子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于“小康”社会的看法。“小康”可以说是较次一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但也更加接近现实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党的十九大立下了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天下为公”的胸怀,努力前行,奋力拼搏。
天下为公,要做到不谋私、不贪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度是公私二字”,“作风问题,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产生的。”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自觉把权力行使的过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天下为公,要谦虚谨慎,做人做事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言行准则,也是“天下为公”在我们党员干部自身修养上的必然要求。谨慎是“不糊涂”的基础。一个处事谨慎的人,必然是头脑清醒的人,必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低调做人,虚心做事;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做事,不越规矩,不越底线,不碰红线。
天下为公,要勤于学习,升华思想境界。习近平同志曾说:“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庙俗化。如果没变质,那么思想的庙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如今,有的党员之所以意志不坚定,思想滑坡,甚至走向反面,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以天下为公的情怀学习理论,用理论来指导自己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纠正思想的偏差。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之余,把读书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通过读书,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公权意识,保持良好品行,做一名心怀天下、秉公用权的好干部、好公仆。
成语用法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
参考资料
天下为公.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3 18:30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