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礼仪是敬神的仪式、外在的标记,藉此「标记」,形成了人与神的沟通关系。
引言
换言之,藉礼仪的标记,人对神有敬拜、祈求、赎罪等心灵的行动;藉此礼仪,神与人同在,并付给人圣宠与神恩。
因此,礼仪也被称为人与神相交通的外在桥梁,沟通了人神之间的精神来往。
礼仪情形
一、
礼仪是教徒们的外在祈祷:礼仪是祈祷,是教徒们内心的祈祷表现于外在的活动。
因此,礼仪的组成条件是外在的事物、行为的规范,与口诵的经文,信友们藉经文与规范事物,向天主祈祷与赞颂。如天主教的七件圣事与弥撒祭祀等。
二、礼仪是团体性敬礼:礼仪是团体性的敬奉行为,而不是主礼者个人的敬奉,因此,礼仪要求参与者共同行动,如参与弥撒,共同祈祷等。
因之,参与礼仪的信友该以虔诚的心灵,与整个礼仪合为一个,分享整个礼仪的实质与恩宠,故参礼者不是消极性的外在观礼,而是积极性的参入礼仪内。
三、圣事礼仪:天主教的圣事有七件,乃圣洗、坚振、圣体、告解、终傅、神品、婚配;每一件圣事皆有其固定的外在仪式与相关的经言。
因此,礼仪不单是象征性的外在事物,如十字架、圣水、圣物等,实际上,也产生真正的神圣效果。故参与或领受礼仪者应有心灵的准备与意愿,接受该圣事的恩泽。
四、圣仪:
天主教会也设立了圣事圣仪,其内涵元素是礼节、行为或事物,其性质是在耶稣建立的七件圣事以外,帮助教徒善度信友的生活,藉教会与教友的共同祈祷,获得教会所许的神形益处,如祝福与驱魔等。
总之,教会的礼仪是教会按时地的需要所规定的,除掉耶稣建立的七件圣事的礼仪不改变外,其他教会规定的礼仪皆可随时间与地方的不同而改变。
天主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天主教也主张「礼仪中国化」,依照中国人的风俗人情,规定出合于中国人的敬神礼仪,如教堂采取中国宫殿式,圣人圣女的形像,采用中国人的模样与衣着,祭祀的典礼也采用中国人祭祀的香烛与祭台,使天主教的公教精神与中国人的精神合为一个,成为中国人的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