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九重》是201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利伟。
内容简介
他告诉我们:成功之路并非一飞冲天,而是一步一步、不懈不怠的结果。
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我们可以读到,他乘坐
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
他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以负责和揭密的态度亲自描写了中国人的太空之旅,所有读者将跟随他的经历感受到真实的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
这以中国唯一、世界罕有的航天员再现太空之行的揭密性文字震撼登场。
偶像在书中感念国家和人民的厚戴,感恩师长、战友、同志和亲人的关爱,当他说到生命中来自多方温暖的故事,其中蕴含的铁血柔情与古道热肠,令人为之动容。
而他对事业的无比钟爱,对航天之于国家和世界的意义的深入理解,则让我们看到了他本人以及中国航天面对未来时更为壮美的前景……,而读者将会汲取对理想和生活的无穷动力营养和对外太空旅行的可行憧憬!
当代中国与民族精神的一个标志性英雄人物----杨利伟。这是一本杨利伟亲笔写作出版的自传。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
杨利伟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图书目录
序:我和我们
第一章 地平线
选飞,不一样的成年礼
谁不说咱家乡美
模仿英雄的游戏童年
最热衷的游戏
按部就班的学生时代
我有两个梦想
穿上军装忽然长大
第二章 军校飞扬进行曲
初入军校不完全笔记
有关“定型训练”与队列的传说
新学员副班长
在起飞前助跑
军营青春美妙时光
保定车站的理发员
淘汰与选择
第八航校初试飞翔
游击队员式的单独飞行
感念一个教练
恰同学青年
凌云之翼
我的战机我的部队
空中停车的惊险一刻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王牌”梦想
一个飞行员的自我问答
第四章 望穿天际
选拔:1500人到12个
越过万水千山
进城了
非常之城非常之人
在58级天梯上
谁是聪明的攀登者
学习好还要考试好
实录:极限训练不完全版本
在痛苦与快乐中凝神
第五章 此去天路迢迢
接近玉成时刻
绝无仅有的毕业生
谁能进入首飞梯队
能艰苦才成器
暂时还是谜
送别时刻的火焰与雪
相信一切都没变化
知道就是我
让应该到来的都来吧
在那双满含泪水的眼睛注视下
义无反顾走向发射塔
第六章 太空一日
馆长,明天见
心跳76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这一刻,突然看见太空奇景
我还看到了什么
错觉、闪光与神秘的敲击声
让天地对一下焦
天地之间思念的味道
非常生活非常感受
再见,太空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又见到亲人了
第七章 头顶星空
从没想到自己这么“出名”
怎么说怎么做
没有预案的港澳之行
英雄当如何
荣誉的事和名人的事
正面回答若干传言
第八章 我的高天厚土
归来与远去的父亲
怀念慈母
平静的婚恋
我能对儿子说些什么
战友就是不一样
第九章 清醒的梦想者
中国的,世界的
站到国际合作的平台上
飞天探索,从未停止
我的变化与责任
迎接脱颖而出的新一代
每天保持良好状态
期待再次腾飞
后记
作者简介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1983年6月,杨利伟考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
1987年11月,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毕业。
1987年11月,杨利伟分到空军某师任飞行员。历任中队长、领航主任。
1998年1月,杨利伟被选拔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7月,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杨利伟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
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1小时23分,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
2003年11月,杨利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2003年度,杨利伟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同时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05年3月,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杨利伟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
杨利伟星”。
2005年,被俄罗斯授予“加加林奖”。
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大上,杨利伟当选
中央候补委员。
2008年7月,杨利伟被授予少将军衔。
2008年8月,
奥运会火炬传递,杨利伟在故宫午门下跑北京第一棒。
2009年9月,杨利伟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编辑推荐
中国唯一,世界罕有,真实记录太空之旅航天员生活揭密!
普通少年如何成长为航天英雄?中国首飞航天员的太空之旅: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
精彩花絮:
我的第一次高考单飞,是我们飞行学院的院长检查的。降落后,院长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还可以吧”院长说我“整个一个游击队员。”当时说得我摸不着头脑,心想,坏了……
我驾驶的强击是双发动机的,我记得特别的清楚,我飞得很低,贴着白花花的地面调整前进。飞机就在这时突然发出巨大的响声,发动机的转速急剧下降,我瞬间反应就是,遇到了“空中停车”特情!
做任何事情,“零风险”是不存在的,尤其做大事更需要精神。
我一直认为最强的执行力是表现在细节的完美上,航天事业是个高风险的事业,细节不光决定成败,而且决定生死。
当一件事坚持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实际上就接近成功了。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往往不是才干最出众的人,而是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一秒的人。
在太空看到的宇宙是黑色的,那种纯净的墨一般的黑,星星眨眼睛的现象看不到,所有的星星就那么耀眼地亮着,一颗一颗,色调不一的晶莹宝石,悬在黑色天鹅绒的背景上。
内容精选
从飞行员选拔到航天员
飞行员体检和普通的健康体检不一样,而航天员的体检跟飞行员的体检又不一样
得到参加航天员选拔的通知,有些突然。尽管我曾经有过这个念头,但一直认为那只是个遥远的梦想罢了。我是在意外、兴奋和一无所知的茫然中报名接受选拔的。
1996年初,我在青岛空军疗养院参加外围体检,这是选拔的初选。体检用了一个月,与以前不一样,这次巨细无遗,似乎动用了一切可能手段,对我们进行了从头到脚的逐项检查。
我们知道,飞行员体检和普通的健康体检不一样,有些针对飞行的检查,比如对你的眼睛、鼻子等器官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对你的平衡机能很在意。而航天员的体检跟飞行员的体检又不一样。不一样在哪呢?在于他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飞行员是在大气层之内飞行,而航天主要是在真空条件下飞行,有很多的特殊要求,所以我们叫生理因素检查,或者叫特殊因素检查,这部分是飞行员没有的。
事实上,航天员的选拔程序早已经开始了,它是1992年9月中央批准的
载人航天工程的一部分。按照进展,1995年9月,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获中央军委批复,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工作分为四步走,即预选、初选、复选、复审四个阶段。
预选是由原国防科工委和空军联合组成的选拔领导小组,按照一系列条件,从全军现役飞行员中进行筛选。条件中包括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厘米至172厘米,体重55公斤至70公斤,年龄25岁至35岁,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累计飞行600小时以上,大专以上学历,飞行成绩优良,无等级事故,无烟酒瘾,最近三年体检均为甲类等等。符合以上条件的总人数是1500多人,之后调阅这些人的全部档案,并作全面情况调研,确定886人参加初选。
在青岛体检后,身体条件和知识水平看似无可挑剔的飞行员,可能因为一个小问题就被刷掉了。大部分人在这一关下来,886人变成了90人。然后,从90人中又筛选出60人,到北京接受再次体检,也就是复检。60人分为四批,15个人为一批,我是第二批。
这次复检大概用了十来天的时间。每天都有各项检查,做临床,十几天把全身器官查了个遍,这个环节结束后,又淘汰了20人。
按工作程序,此前的所有检测是空军负责,此后由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负责。
1996年8月,我到现在所在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做特殊功能检查。这是个高难度的选拔,看你是不是天生具有做航天员所必需的“航天生理功能”。这种功能是航天员与普通人在身体上的本质区别,是个天然的门槛。
在检查中,很多设备仪器和方法都是我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做起来感觉相当痛苦。比如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经受7倍于体重的超重,测试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在压力试验舱,要仿照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5000米是为检查耳气压功能和低压缺氧耐力,10000米是为检查减压病的易感性;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前庭功能,要进行下体负压、立位耐力、心理功能等测试。当时体检的每一项,现在航天员也依然在训练。
为什么要检查这些方面呢?首先是确定你能不能承受这些特定考验,比如说你的心肺功能、代偿都是通过检查数据由专家来分析的。我们成为航天员之后进行训练也是为了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这种状态如何保持呢?一个要提高。通过一些反复的训练,掌握方法,身体通过一些训练的辅助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保持好。第二个就是通过训练把适应能力提高。像离心机上进行的超重耐力训练,我们要很好地保持训练效果,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我记得检查我们的时候,做的7G,我们后来训练都训练到8G,最大的峰值是8.5G。训练是一个不断提高和不断保持状态的过程。查完了,只剩下20人。60个人当中,我们第二批选上了15人,选拔成功率比较高。我、聂海胜和景海鹏都是这一批。
后来我知道,世界上选拔航天员的方式方法大致相同,当年苏联的加加林也经过类似的过程,先是从空军3000多人中分几个阶段进行选拔,从1959年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俄罗斯共录取了20名航天员进行训练,直至1961年4月才选出其中的6名航天员准备飞行。
1996年12月,我们结束了全部测试,却没有宣布结果,只是要我们回部队等待消息。那年只选12个,这意味着,我们20个人当中有8个还将被淘汰。
12月31号,航医所的领导、专家和我们一起迎接新年。在吃饭中间,时任航医所副总工程师的宿双宁和我互祝新年,他把我叫到一边悄悄嘱咐说:“回去不要喝酒,注意饮食卫生,保护好身体,千万别得传染病,还有,不要再参加有危险性的飞行课目训练,一点外伤都不能受……”我觉得这是一种关心,更是一种暗示,心里一下子有了底。
1月5日,成为我们航天员大队的诞生日,每年我们都会纪念它,像过我们共同的生日
回到四川,我开始了等待,虽然事情似乎有了眉目,但这种无法确知最终结果的等待还是相当漫长的。我并没把日常训练放下,是出于“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如果能入选,那我的战斗机飞行员生涯就将结束,我将告别我的战机,我的部队,而那种累积了十几年的对飞机的留恋是难以割舍的;如果不能入选,仍要像以前一样继续我的飞行,良好的状态要每天保持。所以,作为团里的领航主任,我仍天天带着新飞行员训练,自己还飞行了150个小时。
而且那一年我们团的空靶,拖靶机基本上都是我飞的。
一周、一个月、两个月……几个月过去了,最后的消息仍没有公布。
其实,选拔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有关人员在对我们进行家访、政审,领导和专家们分别到20个飞行员所在的部队了解情况,还专门对飞行员的家族成员进行体检,询问父母及几代人的身体情况和有无遗传病史。到绥中调查时,对我的父母作了详细调查,也把亲戚们都排查了一遍,老家的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为我在部队出了什么事。
1997年春天,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书记吴川生带专家组来到我所在的部队,先从战友和同事的口中得到了对我满意的评价,之后又到我家里进行家访,征求我妻子的意见。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航天员要在没有后顾之忧的状态下训练和执行任务,而妻子的态度至关重要。看似随意的问话,其实也是考核内容之一。
“如果杨利伟被选为航天员,今后的生活有所变动,你能习惯吗?”
“习惯,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当航天员有危险,你同意吗?”
“同意。利伟当飞行员这么多年了,有危险不算什么事情。他看重自己的事业,无论他做啥,我都支持。”
玉梅的回答干脆、朴实。
我通过了这项考核。
考核一项项地进行,我也一直在担心。直到后来航天员中心给我打电话,问我穿多大号的服装,这时候我心里才比较有底了:开始准备我的军装了,那基本没问题了!
1997年4月中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集中了多名著名专家,做最后的研究和挑选,最后从20个人中录取12个人为预备航天员。他们学历都在大专以上,驾机飞行都在800小时以上,平均年龄32.8岁,大都有处置空中险情的经历。
当然,作为飞行员,即使是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也不是顺理成章就能成为合格航天员的,中间相隔的,不是从四川到北京的万水千山,也不仅仅是从地面到天空几公里扩展到几百公里的距离,而是另外一些越过生命极限、超出想象的考验。
1997年底,我们12个人来京报到。
1998年1月5日,12名中国航天员正式由空军移交给原国防科工委,并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原办公区举行了一个仪式。
当时两个大单位的首长参加仪式。空军首长对我们的入选表示祝贺,同时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那天,我们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并在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成为航天员是我无上的光荣,为了负起神圣的使命,我将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
那一天,1月5日,成为我们航天员大队的诞生日,每年我们都会纪念它,像过我们共同的生日一样。
刚到航天员大队我们就换了装。但是当时还没有航天标志,也没有航天员的等级。所以那时候还都是戴的飞行员标志。直到我们有了镶嵌着地球标志的金色航天标志,才摘下了胸前的空军部队飞行徽标。
1997年底,我们12人来京报到时,恰逢年终岁尾。接下来就是按上级指示,尽快搬家,入住航天城。给的时间是一个星期。
我匆忙回到部队,开始搬家前的忙乱。那时我儿子杨宁康刚刚两岁,因为太忙顾不上他,就把他送回了辽宁老家。可以想见,部队的领导和战友们纷纷前来道贺,但并没太多机会坐下来叙谈旧情,他们更多的是在帮我打点行装。
我和战友们平时关系相处得极好,他们和我也不讲客气,都觉得我当了航天员,进了北京,搬去航天城,待遇肯定不错,条件会更好,什么东西都会有的。领导跟我开玩笑说,当了航天员,工资一万多,住师职房,每个人配辆车……这种条件让我和战友们都以为,待遇要翻上好几番。
战友们的意思是,现在你这些家里的东西搬过去也都用不上,还不得扔!所以,让我走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用拿,全给他们留下。
他们看到我的自行车,就说,到了那儿给你配车,你还骑什么自行车啊?推走!在四川,除了我的“歼-6”,我平时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结果,第二天他们就把我的自行车给骑走了。
还有电视机、床、书架、锅……基本上,我所有的东西都被他们分了。我最值钱的两万块钱的音响,他们说你也别带走了,给了我两千块钱,拿走了。最后剩下一台旧的录像机没人要。
几天后,我就带着那台录像机,几个木箱子装着幸存的书等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有一床被子,来到了航天城。
到了后看看其他人,和我情况也差不多,带过来的东西都比较少。想来和我一样大多留在原部队了。
航天员的生活是由服从最细致的管理、遵守最严格的纪律开始的
航天城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部,相对北京市区还比较偏远,进城要走八达岭高速,坐车也挺不容易。我们12名航天员和爱人进行了分工,她们去商场买日常生活用品,我们就去买家具。
没有太多时间挑选,看着差不多的东西,大家就一起买回来。我们的家都在一个住宅楼里,所以直到现在,房子是一样的,家具是一样的,家用电器是一样的,装修装饰也都差不多。有些人看了,不明就里,还说:“你们待遇真是不错,连这都是统一配发的啊。”
许多东西都是在这一个星期完成的,许多事情也在这一星期弄明白:工资还是按级别和军衔走,只加了几百块补贴,但不飞行了,没有飞行补贴,薪金还不如过去多;我们住的都是团职房;每个人配车更是不可能的事,外出还是骑自行车,或者坐公共汽车。
家总算安排停当,却被告知自己不能住在家里。我们要住那所专门的两层小楼——航天员公寓,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航天城最神秘的“红房子”。它自成一个小院落,平时有士兵严密把守,外人不得进入,即使是航天城内部的科研人员。而我们,周一到周五必须住在这里,与外界隔绝,不能离开。
国外的航天员平时是各自分散居住的,只到执行任务前才会集中。而中国的航天员在管理上采用集中管理,从第一天起我们全部14个航天员便朝夕相处,一同“隐居”起来,成了最神秘、最难以接近、最不“自由”的人。
成为航天员,远非经过简单适应和学习就能胜任。除了驾驶飞船,还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高科技航天知识,要充分了解整个航天工程系统,更重要的是理解我们所承担着的责任和它的意义——国家的荣誉、民族的梦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在我们之前,曾经进行过一次航天员选拔。1970年夏,中国准备从1000多名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其中许多都是当时的空军战斗英雄。曾有一位当时连闯数关的飞行员回忆说:那时就差最后阶段的工作了——但是因为技术、经济等各种原因,载人飞船的工作暂时中止,航天员的选拔也停了。
相比起这些人来说,我们是幸运的,但同时也在想,我们能否上天?能否完成这个使命?会不会半途停止?
随着对这项事业的深入理解,我们知道了载人航天的大体设想:第一阶段是立项、确定七个系统的研发方案,从1992年开始;第二阶段是火箭、飞船和相关产品的设计和试制,从1995年开始;第三阶段是产品生产和无人飞船
飞行试验,从1998年开始;第四阶段是飞船载人飞行……而我们航天员只是国家这个载人航天大业中的一个小部分,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位于塔尖上的小部分。
我们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就是为了这个小部分的完美表现而开始义无反顾地默默努力。
航天员的生活是由服从最细致的管理、遵守最严格的纪律开始的。除了要求我们遵守部队条令条例之外,许多特殊的规定都写在《航天员管理暂行规定》里,其中有这样几条对常人来讲几乎不尽情理的“五不准”:不准在外就餐;节假日不准私自外出;不准与不明身份的人接触;不准暴露自己的身份;不准抽烟喝酒。
严格的纪律向来是军人这个职业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就这一点来说,刚刚成立的航天员大队将纪律细化并强调到了最高的程度,它几乎规定到了每一个细节。
进驻航天员公寓的第一课不是别的,是科学进食,我们不能按以前的习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得合理搭配。航天员的饮食规定非常多,一日三餐都由营养医师制订食谱,食物还要留样保存。采购食品要到专供商店,购买蔬菜要到京郊的绿色蔬菜基地,绝对不能像常人那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当然不会每天盯着你吃饭,但是否遵照了营养师的配餐要求,在体检时就能发现,基本上,我们三个月一次小体检,一年一次大体检。体检发现情况不对了就会找你谈。
我对吃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尽管也有一些比较爱吃的菜,比如海鲜等等,但是按照营养师的食谱吃饭,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所以我并没有因为进食的问题被找谈过话。
周末回家,妻子想按我们的口味做点“好吃”的,说不定营养师就来“家访”了。后来,我们基本上习惯了这种饮食上的要求。比如我一直喜欢吃肉,不太吃青菜,但按要求必须要改,我就尽量忍着,让自己少吃肉,多吃菜。
其实我们平时一日三餐吃的大多是家常菜,许多朋友对我吃什么很好奇,以为航天员吃的好,大概多是鲍翅之类,我咨询过营养师和厨师,他们说我们的食谱很平常,没什么可以保密的,比如说2009年某周的食谱就是这样罗列的——
周一,早餐:莲藕瘦肉枸杞粥,金枪鱼、酱鸡胗、葱花脆豆腐、西芹花生、糖醋大蒜、辣白菜……
午餐:红烧大黄鱼、小炒牛肉、海带炖排骨;韭黄炒腊肉、海米冬瓜;砂锅娃娃菜、银耳鸡蛋汤……
晚餐:水煮泥鳅、红烧鸡块、酱炒肉丝;腰果虾球、香芹炒肉;蒜茸木耳菜、百合莲子汤……
周二,早餐:二米粥;麻辣肉皮、酱鸭脖、辣炒绿豆芽、三色杏仁、红油豆腐丝、素炒藕片……
午餐:姜汁大闸蟹、葱爆羊肉、辣子鸡肝;木须肉、松仁玉米;辣炒莴笋;酸菜豆腐汤……
晚餐:清蒸武昌鱼、虾仁炒鸡蛋、红烧咕噜肉;草菇烧肉片、肉末豆干炒青蒜;酸辣圆白菜;三鲜汤……
周三,早餐:醪糟鸡蛋汤;陈皮牛肉、哈尔滨红肠、三色腐皮丝、美极瓜条、素炒圆白菜、青椒土豆丝……
午餐:锅子墨鱼仔、花江狗肉、啤酒鸭;银耳炒肉丝、青椒鳝段;小炒奶白菜;胡萝卜汤……
晚餐:家常海参、辣子鸡、姜汁刀肉;榨菜炒肉丁、香辣豆角香干;炒油麦菜;菠菜丸子汤……
1.每餐水果:苹果、梨、橙子等。
2.每餐主食:面条、米饭、馒头等。
3.中晚两餐:建议多加入窝头、玉米、红薯等粗粮食品……
在吃饭上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在外就餐。我们现在不太容易执行这个规定了,尤其是飞过的几位航天员,要求参加外面的活动比较多,到吃饭时候你不能总不吃,但大家还是尽量避免在外吃。实际上经过多年训练,我们自己已经知道如何控制了。但在“神五”升空之前,我们的确做到了不在外就餐,不单纯是营养问题,还涉及卫生安全,因为是集体生活,万一弄个传染病回来会非常麻烦。
有人说战斗机飞行员是用等量黄金堆起来的,这样形容起来,航天员大概是要用等量的钻石堆起来了
生活管理是全封闭的,我们的作息时间甚至比当新兵时还要严格,出操、队列、军容,执行的都是最高标准。平时我们进出航天员公寓都要拿交钥匙,登记出入时间,虽然家就在同一个院子里,但不能回家,必须回宿舍。大家都很自觉,不仅仅是因为有这些硬性规定,是航天员的特殊性需要这样。如果你跑到外边去,无意中感染个什么病回来,首先你自己的职业生涯断送了,而且还成了危害大家的千古罪人。
时间长了,我们就感觉不到这些规定的苛刻和严厉了,因为理解之后,按照规定,行动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事实上,纪律并不是限制,在它内化为你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后,你会感到另一种自由,它让你严谨、从容、感到一切尽在掌握。
国家为了选拔训练一名航天员,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许多科学家拼搏一生,就是为把航天员送上太空。有人说战斗机飞行员是用等量黄金堆起来的,这样形容起来,航天员大概是要用等量的钻石堆起来了。
航天员的安全问题也很重要,要求就是一个,那就是确保“绝对安全”。
我们享受的是国家二级警卫。探亲、疗养、外训,也要专车接送,专人护送,严格警卫。
为保护我们,有关部门采取了特殊警卫措施:居住地周围有电视监视器,有流动哨,出门有专人护送;集体外出,必须坐火车,而且还不能坐同一列火车。
等到2003年我首飞之后回到家乡葫芦岛,要回绥中县看一看,就没法住在家里了。当地的公安部门不让我在家里住,因为在楼道里布警,既不现实,又妨碍居民正常出行。于是我只能住在宾馆里。
把航天员规定课程学习完,我们用了五年多的时间,等于重上了一次大学,而且就其深度、广度和强度来说,比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时的14名航天员中,飞行经历差不多,但文化基础差别比较大。我是1983年进航校的,当时空军都没有本科,我们学习的是大专课程。自1985年起,航校开始从参加高考的学生中招收学员,也从地方大学招生,分到飞行学院。14名航天员里有一大半人年龄比我小,但学历比我高,而且有的人还是双学士。我感到了很现实的压力。所以,从学第一门课开始,我就特别用功。
航天员执行任务的机会少,这一点我们从开始就知道。所以竞争从最初的学习延伸到了以后将执行的所有任务。面对强手,我不服输的个性又一次彻底爆发。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刻苦执着地学习,就能化竞争压力为学习动力;只要一点点地积累,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成绩。
“天道酬勤”,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往往不是才干最出众的人,而是能够坚持到最后一秒的人。
第一阶段是基础理论学习。第一门课是《载人航天工程基础》,16开的大本子,厚达600页,涵盖了载人航天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飞行动力学、宇宙物理学、天文学、航天器轨道理论、火箭推进原理、空间导航等等。教材里面有些内容很深奥,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基本上从上第一门课开始连续的四年时间里,我晚上12点以前没有睡过觉,都在用功学习,钻研课本。
结果,第一门课第一次考试,我的成绩是92分。在14个人中排第二,第一名是从俄罗斯留学回来的,在新入选的12名航天员中我名列第一。从此我对理论学习越来越有信心,觉得我能行,我能学下来。
第二阶段是专业技能训练。航天员要熟悉飞船及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模式。但凡飞船涉及的东西,我们都得学,飞船的结构、材料都要清楚,电的原理、
太阳能帆板的原理也必须熟悉。还有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一旦出现故障,航天员要懂得识天象,通过星星的位置判断自己所在的方位。80多个星座需要掌握,我们常将星座和每个人联系起来,一说谁是什么星座的,那太清楚了,哪个月份在哪儿,马上就知道了。
我们还要学习飞船、火箭、发动机、燃料、发射场、发射场塔架方面的知识,要明白飞船的组装、测试、垂直转运等,野外救生技巧也应熟练掌握。
这些内容,学完了就是考试,全程量化考试,都是闭卷。这么驳杂的内容,要学好考好,没别的办法,就是下功夫背下来。
第三阶段是综合训练,以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为主。我们很多时候都要在飞船模拟器中训练。飞船模拟器就是在地面等比例模拟飞船内设备、仪器环境,是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任务模拟操作训练的最为重要的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场所。
在此之前大家都没见过飞船模拟器,对其中的环境、布局感到陌生,为了熟悉它,我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路图都找来,贴在宿舍的墙壁上,随时默记。我还专门花一万多块钱买了一台摄像机,那时候我的工资并不高,每个月才2000多块钱。
有了那台摄像机,我把模拟器各舱段内的每个角落都拍了照片,录了像,然后自己做了一个小片子,经常看——各种设备叫什么,在什么部位,干什么用。我平时就对着片子练,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做到随时练习。
现在我的电脑里还有那部片子,当时还配了音乐,并且做了一个片头,片头注明“航天员工作室制作”。
在相同的学习结束后,考试的分数,往往成为最后排名的依据
人们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对此深有体会,这个训练课下来,那些密密麻麻的图表和键钮都印在我脑海里了,对它们我比自己手上的纹路还要熟悉。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的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清清楚楚地出现在我面前,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的名称,我马上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
后来的航天员综合考核成绩我排名第一,有不少人问我,你怎么就能学得那么扎实?我认为,无论是青少年在学校中的学习,还是航天员在训练中的学习,学习方法是极其重要的。要善于用脑、用心,下功夫巧学,不能填鸭式被动地学习,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自会得到长足的进步,自然而然地也就超越了别人。
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你要做好,做得比别人强,怎么办?你又不比别人多一个脑袋,只能下功夫。但也不是下死力气,除了用功以外,还要动脑筋,要想达到一个目的,你要思考怎样找到学习效果最佳的途径。
航天员实际操作时要求看的“飞行手册”,我基本上能背下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用看手册,也完全能够处理好。我说的这个手册,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是一本关于飞船的说明书,是一本厚厚的辞典之类的读物,上面对飞船的各种仪表零件都有详细的介绍,还有图标,只要你一对照实物,就会弄懂所有零件的用途。因为复杂,也因为似乎没有必要,从没要求航天员背过,但我基本能背下来。
为了便于记牢操作程序和要领,我编了很多口诀。当时航天员的训练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我就吸取了好多空军的经验。飞行员都有很多飞行口诀,这是空军的传统。各个部队都是老飞行员总结、提炼,一代一代传下来,每个部队都有一套。
因为航天员的很多操作都是按程序化来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尽管规范,却很难记忆。编成口诀和顺口溜之后,一个字代表一个动作。比如五个步骤,我可能五个字就代替了,相对押韵一点,朗朗上口,比较好记。
学习训练五年多,我的成绩提高很快。即使是我最感困难的基础理论,13门课程,我每一门考核的成绩都是优秀;体质训练每个课目训练成绩都比较突出,在我36岁时,也就是2001年,百米比赛我还跑了11.97秒,成了单位田径运动会短跑100米的纪录创造者,至今仍无人打破。据后来考评,我的前庭功能、超重耐力等都是航天员中最好的。
五年的学习绝非一日之功,能够取得第一,是自我鞭策、自我超越的结果。
无论是理论学习、体质训练还是实际操作,困难和挫折无处不在。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要坚持永不放松,耐力和韧劲成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宝。
每个人的成功方法不尽相同,但几个关键词却非常相似,比如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坚持,对自我的不断超越。马斯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最高需要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自我实现。当实现理想与抱负成为自身的需要时,就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内在驱动力,更大程度地激发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的成功,从而对社会、对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我想这是最好的解读。
从小到大,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升学考试,小学考中学,中学升大学,都需要考试,分数往往成为最后的标准。
对考试制度人们有各种看法,甚至有许多非议。在这里我无意对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单从学习和考试本身来说,不仅学习好,而且考试好,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因为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前提下,考试成绩是一种相对公平客观的评价标准。
我们常说到高分低能这件事,我是这样看的,除了那种有特殊禀赋的天才,绝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在同样的情况下学习同样的功课,参加同样的考试,99分和100分,本身的确没有太大区别,而且可能99分的那个人平时表现出的能力比那个100分一点不差。但最后会选择100分的而没有选99分的,很公平很正常,没有问题。如果你说,没有证据说明99分的比100分的差,那反过来说,有什么能证明100分的就比99分的差呢?所以这时,唯一的客观标准就剩下了分数。
在相同的学习结束后,考试的分数,往往成为最后排名的依据。这一点,我们航天员和小学的同学们、中学的同学们没有区别。名次排列的方法,也没有区别。
我了解自己的个性,我比较喜欢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自从入伍后,能够自己管理自己,我觉得无论做任何事情,并不是说每件事都一定奔着拿第一去,但是一定要尽力而为,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工夫下到了,结果肯定不会差。
进入航天员这个群体后,首先看到别人和自己的对比。大家的飞行背景和职务差不多,但文化基础有差别,我在文化课学习上没有任何优势,工夫便下得格外足。开课后一个多月第一门考试能够名列前茅,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告诉自己只要努力就有希望,只要像这样用功就没问题,基础的好坏是另外一个概念。
在这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战友们都是这样用功的,每天熬夜学习,基本上都是半夜12点以后睡觉。这里的管理不像军校,不必按时熄灯,晚上你就学吧,随便你几点睡,只要早上起得来就行。为了解困,每人都有一个特大号杯子,泡着浓茶。我们在难题上经常相互讨论,互帮互学,有一次,为了弄明白一个轨道动力学的公式,我和战友一直琢磨到凌晨两点。比如高等数学课,航天员的基础理论中有这门课,我以前从没接触过,教员当初也能一眼看出来我的“先天不足”,什么求导、微分、积分,没见过,怎么办?下苦功学习。最后考试时,我的高等数学成绩也考得很好。当时分组到讲台上做题,都是我代表全组上去。普通物理我学得也不错。
虽然不是每门课都能考第一,但名次都在前面。第一阶段的13门功课学习完、考试完,我的总评成绩是第一。
正像母亲评价我的,三十岁了,反而更用功了!这个阶段的用功,不用任何人督促,因为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把航天员职责履行好。最终的首飞梯队,只有两三个名额,要想入选,必须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现在,我管航天员训练、选拔,一再跟大家讲,一定要树立竞争意识,这是良性的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很多自己认为学不好的课程,其实就是因为压力不够,有了压力自然就学好了。
我的外语基础不好,但英语考过100分,好多英语比我好的没考过100分。他们说我是考试型的,我觉得不是这样,我主要是专注,真的很下功夫,考满分是自己每天强化学习的结果。我把压力变成了动力。
现在我仍在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为了使用。我有时候会和别人开玩笑说,谁的外语不好,就出国受一下刺激,回来外语就能学好了。很多人将自己过不了语言关归结于时间紧迫,其实,我觉得并不是时间的问题,还是压力的问题,人在有压力的时候,可塑性是很大的。
2004年,我到加拿大参加
国际宇航联大会,要求必须用英语发言。2003年,对世界航天事业而言,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哥伦比亚号失事爆炸等一系列事件给航天事业蒙上一层阴影。但在这一年,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却迈出了辉煌的一步,这无疑给全世界的航天事业带来了欣喜和信心。所以,2004年的国际宇航联大会,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航天员的身上。
我把稿子的英文版拿到手,离上台发言只有两三天的时间。若按照如今的英语考试范围划定,我的那篇演讲稿绝对属于“科技英语”。既介绍我国航天的基本情况,我国航天事业的宗旨,也包括我在飞行中的所见所感,此外,还有特别多的航天专业术语,好多词我不认识,比平时的英语日常对话难得多。时间非常紧张,实在没办法了,我就找了一个英语很好的人,让他照着稿子读一遍,然后我录下来。录音是一段一段的,我一遍一遍地反复听,不会的单词都画出来。
然后我就上了飞机,在飞行途中,我一直在反复听录音,到了加拿大之后的第一个半天,别人都在忙着报名、登记,我还在听。当天晚上,我们带队的同事让我讲一遍试试,算是演练了一下。
第二天正式发言,我讲的效果还不错,当时有很多留学生来听演讲。他们都说,你怎么外语这么好啊。我在心里偷着乐,这可是我几天几夜熬出的效果。
我至今不觉得自己有过人的聪明,关键是用心和用功,而用功的关键在于讲究学习的方式方法,掌握规律性,盲目使笨劲效率非常低。
学一门东西而且要考出好成绩,除了刻苦,还要去找一定的规律,这对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非常有效。为什么有的老师教的学生分数普遍高一些?甚至有人迷信这样的老师考题押得很准,其实,并不是押题的问题,是因为这样的老师对知识的传授确实有独到之处,他让学生掌握了很好的方法。
很多人平时也很下功夫,但是不拔尖,你比别人要好,就要体现在拔尖上。问题是如何才能拔尖。我提倡“研究型”学习训练,就是要动动脑子,找找规律,每个人方法上的差别导致了成绩的高低。在学习和考核中,要深入进去,把原理理解透了,去领悟一些东西,悟性来自于你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勤奋找到最科学的方法。
在航天员的全部学习训练课目的结业总评中,我的综合成绩排名第一,这其中既包括理论考试,也包括操作考试。这是从头到尾五年不松懈、不停歇、不间断努力积累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时一事。
困难和挫折就像湍急河水里湿滑的石头,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让你滑倒。然而,了解了这些困难,战胜了这些挫折,却又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它们变成了帮助你渡过河流的助力。
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时,我也曾经气馁、灰心过。但我仅仅让这种情绪在心中存留很短的时间,便开始收拾心情,继续奋斗。我不敢松懈!
在一次次体能和心理超负荷的训练后,我渐渐摸索到一条规律:当一件事坚持到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实际上就接近成功了。
在航天活动中要圆满完成任务,必须进行航天环境适应、任务模拟、救生与生存等专门训练。我们学习的内容繁多,不可能一一尽述,我们训练的艰苦程度,没有经历过的人也很难体会和了解。
航天员训练主要分为一般体质训练和特殊训练,一般体质训练项目有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技巧训练等,虽然比对战斗机飞行员的要求更高、强度更大,却不难适应。最难、最痛苦、也最不易适应的是特殊训练,很多人称之为“魔鬼训练”,在我看来,那更是种种对人类生理、心理与意志的极限挑战,它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而我们得一项项克服它们、战胜它们。
因为,航天员是要离开人类能够生存的地球,去往另一个不适宜人类活动的区域。太空神奇而美妙,却不具备地球赐予我们的重力、氧气、压力和水,在生存的必需条件缺失的情况下进入太空,航天员要在密闭狭小的飞船环境里经历超重、失重、低压、旋转相互交替的过程。我们的航天员训练项目,就是要与它们进行生存的搏斗。在这里,我仅仅选择其中的几种,作一大致描述。
超重训练
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航天生理功能训练,培养航天员的抗负荷能力。
航天飞行要面临两个最大的环境挑战,就是超重和失重。在把飞船送入轨道的过程中,为了克服重力作用,飞船要达到一定的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航天员在飞船上要承受加速度带来的过载负荷,这个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超重。
在航空和航天的飞行中,都会遇到超重问题。战斗机在做特技的时候,往往超重G值较大,但时间很短;而飞船在入轨前的上升段和完成轨道飞行后返回地面时,其超重值将达到很高的G值,持续时间较长。如果飞船按弹道式返回地球,超重值将达到十几个G,人相当于承受自身重量的十几倍的压力,容易造成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航天员生命。
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设备。在飞速旋转的离心机上,能造成不同G级的超重感觉。公园游乐场的“过山车”等娱乐项目,许多人望车生畏,就是勇敢者几圈下来,也会轻飘飘的不知东西南北,有的会头晕呕吐。这些娱乐项目产生的超重只在2G至3G,而航天员的离心机训练达到了8个G。
我们在圆圆的训练大厅里进行离心机训练,我和战友们要坐在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半躺着,呈发射时的姿势,围绕轴心旋转。我们以100公里时速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产生负荷来模拟超重,航天员在训练中不仅要承受这种超重的负荷,而且还要随时回答问题,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
在
高速旋转中,练习者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肌肉下拉,整个脸只见高高突起的前额。做头盆方向超重训练时,血液压向下肢,头脑缺血眩晕,视力变差,严重时渐渐会看不见东西,产生黑视;而在做胸背向超重训练时,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心跳急剧加快,
呼吸困难。当超重达到8个G时,虽然时间只有40秒,却感觉要花掉全身力量似的。这项训练被大家公认是最痛苦的一项,不单要付出巨大的体力与精力,而且充满危险。训练时事先会告诉我们,如果承受不了可以按报警电钮,不能强忍着,我们的手就放在那个红色按钮上。
尽管无数次经历痛苦的煎熬,但那个按钮却一次也没有被按响过。我算是超重耐力比较好的,仍感到难以忍受,那些耐受力不如我的战友,其痛苦可想而知。但我们航天员没有一个人主动按过这个按钮。我在和很多青年朋友交流时曾经说过,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
爱国主义精神,是爱岗敬业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才能使我们的航天员无视这些困难和风险。
失重训练
失重是航天员到太空后的常态,是训练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太空生活了438天的波利亚科夫戏称:“失重是一张最柔软的床。”许多人也把失重的状态看得很诗意、很浪漫。其实,除了那种柔软的奇妙感觉之外,它会给人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统计数据表明,有一半的航天员会因为失重而出现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导致任务中断。如果失重训练不到位,生存都成为问题,有报道说一位记者到空间站,由于失重反应一天就呕吐了80次。
失重状态下的训练,在所有训练内容中是比较难得、不太容易实现的。当前世界上航天员的失重训练,一般采用在“失重飞机”上进行。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航天员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失重体验。
美国的“失重飞机”是在KC-135加油机基础上改装而成的,一个起落可以飞20至30个抛物线,每个可以产生25秒左右的失重时间;俄罗斯的“失重飞机”是在
伊尔-76飞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的,一个起落可飞15至20个抛物线,每个可以产生25至28秒的失重时间。训练就利用这些被制造出来的微重力环境时间进行。
我们的失重训练是在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进行的,当然要付给人家高昂的费用。第一次做这种训练,大家感到很新奇,跃跃欲试。而俄方也似乎有意要看看中国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和前庭功能,所以一开始训练,就把我们使劲地折腾了一下。
巨大的喷气飞机爬升到一万米高度,开始沿抛物线连续俯冲,拉起……随着飞机一个个抛物线的飞行,我们在机舱里体会失重条件下如何控制自己的姿态,如何移动,还要在失重状态下,训练如何穿脱航天服、进食、饮水、取物、阅读写字、拍摄和操作仪器、设备。
美国航天员把失重飞机称为“呕吐飞机”,可以想见训练时的不适。虽然我们第一次用失重飞机训练,但我和战友们从头至尾没有一个人呕吐,这让我们暗自骄傲,也让俄罗斯同行吃了一惊。
这种失重飞机训练对我们来说太奢侈了,而适应性训练可以在平时进行。在失重的太空,全身的血液、体液会向头部集中,专业术语称为“头向分布”,头部因为充血而肿胀,给人的就是一种“大头朝下”的感觉。
为了充分地体验和适应,我们在一张特制的倾斜床上头朝下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的血液都向头部、颈部涌,头重得要命,
眼睛充血,鼻塞,训练之后,人也会感到异常疲劳。
为了适应失重,我们用万向床进行“血液重新分布”训练,就是人躺在床上,头朝下,按不同角度,反复地进行从直立到头侧位的变化。一个训练周期需要好多天。在它上面做训练,会眼鼻充血、脖颈上青筋暴起,样子看起来相当狰狞。训练停下后,还会觉得自己像得了重感冒一样不舒服。
前庭功能训练
有半数航天员会在执行任务时发生空间运动病,主要的反应是头晕、失去方向感、肠胃不适、恶心呕吐,严重时会丧失工作能力。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难题,要想有效克服它,除了药物,重要的就是进行前庭功能训练。
这项训练的主要器械是电动秋千、转椅等,就是让航天员被动地承受线性加速度、角速度等刺激。想成为航天员,这是项重要的考验。
坐电动秋千时,我们会被蒙上眼睛,在身上贴上电极。一次1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五天为一个周期。坐在上面,犹如坐在狂风巨浪中的小船上。
有人刚开始时,几下就会把胃里的东西喷出来,坐一次,几天都没有食欲,不要说自己再上去,就是看见别人在上面荡,胃里也会翻江倒海地难受。当然,如果仪器上显示谁的生理指标发生变化,也就是身体有危险了,就会马上停止。
每个人的耐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做10分钟左右就坚持不了了,因此一天不可做多次。转椅也是一样。
电动秋千、转椅等项目对我来说,还不算特别难攻的关。在航天员选拔时,电动秋千我就做到了15分零几秒。在转椅训练中,我还经常会被部分免训。因为第一天、第二天都能达到并且超过标准,第三天、第四天就可以免训,第五天参加考核就可以了。
航空飞行与跳伞训练
这是航天员的必修课,虽说航空飞行也是我们的老本行,但是数据表明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训练项目。因为世界上有多名航天员在这项训练中丧生,包括“世界太空第一人”加加林,他在1968年3月27日进行飞行训练时牺牲。
我们的训练还比较顺利。我们去湖北某空降兵部队训练跳伞,正好是夏天,每天着装齐备,真是酷热难耐,主要是还要突破心理上的障碍。那会儿恰巧刚发生一起事故,有一名战士跳伞时牺牲了,这让带队的领导很紧张。
野外生存训练
这是一种应急训练,如果你不能在预定着陆点降落,要会自救。飞船不能准确降落在预定着陆点的情况有过,比如1965年苏联宇航员返回时,降落到了远处的森林中,在冰天雪地中还需要对付一群狼。针对可能的情况,我们野外生存训练包括多种环境,有水上的,有沙漠的,有丛林的。
飞船带有一般的救生物品,枪、刀、必需的食品、水、食盐。就带着这些东西,我们被放在沙漠上,或者扔到丛林里。还要训练面对气候的变化,寒冷也好,风沙也好,雨雪也好,如何去应对。我们还要学习和练习很多生存技能,怎样钓上鱼来,怎样设套把野兔子抓住,怎么用降落伞搭帐篷。这个帐篷要搭到什么地方,搭在哪种地势上,如果地方没选好,起风了会被风刮走,下雨了水会把你冲掉。
野外生存实地训练时我跟聂海胜一组。中午气温正高,阳光毒辣,我们被投放到北部沙漠中,手上只有一个降落伞,没有别的东西。
我们就把降落伞割开搭起帐篷。夜晚,沙漠的气温会降到零下4摄氏度,帐篷需要变成堡垒才能保暖。我和海胜商量着,用破开的伞布包上沙子做成“砖”垒成墙,既防风又保暖。
我们在墙后面的帐篷里测了一下温度,外面零下几摄氏度,而里面能达到零上十几摄氏度,这很不错了。就这样,我们靠有限的凉水和饼干坚持到第二天中午,没晒着,没冻着,没饿着,精力和体力保存得很好。
当目标成功达到的时候,那些痛苦就升华成了快乐。
走的时候,我们放了信号弹,还进行了全副装扮。我想了个办法,用橙色的伞布包在头上,由于橙色非常耀眼,这样既能让天上的直升机很容易发现我们,还可以抵挡沙漠里的毒辣阳光和风沙,为了防风沙和沙漠里强烈的
紫外线伤眼,我们把防雪盲的眼镜也戴起来。橙色的头巾、黑色的大墨镜、深蓝色的航天服,这样一装扮,不仅很实用,而且看起来很酷,我们相互打量,嗯,很不错,我们仿佛不是经历了艰苦的野外生存训练回来,而是进行了一次饶有兴味的沙漠旅行。
“神五”飞天前,有最后十轮的强化训练,我没有一次操作失误,我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开关、按钮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我马上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时我不看飞行手册,也完全能处置好。教员常问我:“你感到有什么问题吗?”我对训练和自己心里非常有数,就实事求是地回答:“没有问题。”教员笑了:“你确实没有问题。”
好多人把我们的训练称为魔鬼式训练,说得有点吓人,我们身体素质好一些,又经常训,没有觉得怎么样,但确实有些项目是向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挑战的。
反过来说,有人没事愿意这样做吗?不会,因为对人的压力超常了,没人愿意这么危险、痛苦、难受。我们航天员必须要承受这些,因为是任务的需要,事业的需要,职责的需要,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事情。
我觉得作为一个人,你从事一项工作,如果是你喜欢的、愿意做的,那是最好的情形,但当你能把不喜欢、不愿做的事情做得很好,那么离你取得成绩和成功就不远了。
在本质上我们和一般人一样,都想安逸一点,过得舒服一点,但是理想、事业、任务、目标摆在面前,它吸引你、规范你、也强迫你去做这样的事情,而当目标成功达到的时候,那些痛苦就升华成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