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认为人生方面表现为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境界高低完全取决于觉解程度的深浅,标志着人格完善的程度。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境界说的真正用意之所在,也是其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哲学观的依据。
特征
天地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在此境界中的人,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始能尽性。只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才是圣人,才具有真正的理想人格。因为,在冯友兰看来,天地境界的人不仅能尽人伦人职,而且能尽天伦天职,即能事天、乐天。也就是说,只有天地境界的人,才深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尽人之性,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就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来说,天地境界是最高的亦是最佳的境界。冯友兰指出:
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区别是尽人伦人职与尽天伦天职的区别,也是道德与超道德的区别,即于社会中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与于宇宙中做一个参天地赞化育的宇宙分子的区别。说到底是把人之所以为人者看成是“人之性”还是“天之理”的区别。或者说,道德境界中的人,是以人性的自觉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以天理的自觉行天道;这样,天地境界的人便有了更广大的胸怀与更高尚的气节,真正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真正成为“天之骄子”。
神秘性
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看上去很有点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他自己也并不讳言。但他认为,宗教可以使人得到一种近似于天地境界的境界,但实质上并不是天地境界。因为,宗教只求人之信仰,不叫人洞察,没有洞察便是无明,无明便是无觉解,无觉解便不可能有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天地境界的人,凭借自己的觉解,最终使自己的境界(意义世界)拓展为宇宙(天或大全),这实际上类似于中国古代对天人关系的解决,即天人合一,这种合,是靠对天道的觉解和主动顺应解决的。一旦天人合一,那么天与人之间就不再隔绝,我心即天心,理智世界即现实世界,人的精神自然能够无限博大,齐天地万物而作逍遥之游。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此身非我有”,本乎自然。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知悉天地万物,明乎生命意义。
天地境界,也叫做“宗教境界”或者“宇宙境界”。这类人被尊为哲学意义上的“圣人”。
升华
如何从“自然境界”到“天地境界”,这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古人,今人都向往做一个贤人,一个圣人,这是一种想挣脱自然境界的勒绊进入一种忘我自由的天地境界的欲望,要达到这种跨越,必须具备二个基本条件:才华和道德修养。
才华是铺路石,纵览古今中外的伟人、名人无不是才华横溢之辈。巴尔扎克、朱光潜、爱迪生、居里夫妇,等等很多人,他们都为世界做过巨大贡献,在天地之间施展过才志报负,我想他们应该最有资格进入天地境界。才华在进入天地境界中所起的铺路作用,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则表现得特别的明显。中国文人都有一咱清高孤傲的书生情结,他们不仅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有着凌云冲天般的自信,这些使他们具有非同俗人之见解,他们眼界开阔,居高临下,自然不与庸凡的世界同流合污。他们或身居陋室,或隐居山林,用自己的才华,抒写人生的境迁之感,抒发天地的壮浪之情,并渐渐地由一个凡夫俗子进入圣人的殿堂。试问:如果你没有才华,能这样坦然的面对人生?或许你会转绽于市井之间,为生存转展奔波,这样,则根本就不可能进入天地境界。其实,我强调才华,即在于它有着一种在认识上的穿透力,也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谓的“觉解”或“意识”。
最高境界
道德修养是催化剂,并不是每一个具有才华的人都能做到忘我,心怀天下,这就需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因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会被名与利所束缚,他两袖清风,自由飘逸如天上神仙,他为天地而生,也为天地而灭,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他并将天下人凌架于自己的一切,将自己置身于天下人之外,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进入天地境界的人。如庄子,人们说他无情,然而他心肠极热,就这样的人,才是那孤月之下有着不可企及的妩媚的孤独的一棵清洁的树,让人爱,让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