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大山屹立在
漳州西北郊三十华里的地界上,天宝山海拔高程:大尖为919.8米,二尖为914.6米,三尖最高为928.8米。遥望三峰峻峭,高大雄秀,周围百余里,排闼十二峰,迤逦南来,经过乌石、油车到望高山、紫芝山,结成郡治,所以是漳州的主山。
地理环境
天宝山海拔高程:大尖为919.8米,二尖为914.6米,三尖最高为928.8米。走向:主峰以东为北东向,主峰以西与五凤(峰)山(775.0米)相延续。地形陡峭,岗峦相叠,三尖峻峙,五峰峭列,坑谷幽深,山泉涓涓;山脉由西而北雄踞南靖、华安边界,形成芗城区天然屏障。山体又为九龙江西溪、北溪地表的分水岭。由于山地受流水强烈切割,多呈“V”形或“U”形的峻山、深谷,使山顶形态成为尖状为主,部分平顶或圆顶。其岩性由火山岩类、花岗岩类岩石等所组成。发育土壤类型有红壤、
砖红壤性红壤、水稻土3个亚土类,包括6个亚类、16个土层。在海拔高程300米以下的山坡、低丘、台地以砖红壤性红壤为主;300米以上分布着红壤土类;700米以上的山顶、山脊则为红壤向黄壤过渡的黄红壤类型。红壤主要分布于金沙、后林、布坑山岭的上部,及官山、青山湖、盤谷、十二岭等;靠西溪、北溪江岸的盆、谷地多为
冲积土。
命名由来
“天宝”命名的由来,有一段佳话,据《
漳州府志》中记载:从前,天宝山中有宝物,每当雨夜,时常吐出光气。宋朝的时候,一天半夜里,人们看见有一颗光彩灿烂的夜明珠,从山间飞出,流星般地划过夜空,坠入九龙江中。后来被一个打鱼的人网得,进贡给皇帝,因此赐名为“天宝”。
这段故事,听起来好象是神话,但是,渔者网得宝珠进贡给官府,确有其事。《漳州府志·艺文志》中载有宋代漳州知府王冕写的《漳州进珠表》一文,详细记述得珠的经过:
“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春,冕自庐陵移典是郡。越明年三月,龙溪属邑民邱鄯于九龙溪网鱼得珠一颗,围阔三寸七分,中有小珠七颗,如七曜;次如七曜者不可胜数。……”
从王冕进珠表的序言中,记载了网珠渔者的姓名,及所得宝珠的形状。地方官吏进贡宝物给皇家,除歌功颂德一番外,决不敢无端妄说,否则就会获欺君之罪的。据《龙溪县志》记载,得珠的地点是在华封岭下,北溪流经这里,“怪石嵯峨,滩濑奇险,舟楫不通”,这一段溪也叫“华封溪”。溪中有处滩濑,就叫“宝珠滩”,一名大濑,“上有石标,高丈余,倾泻潭中,发泡有声。春夏水大声微;秋冬水小声钜,夜闻如漏鼓声,故又名更鼓水。宋,邱鄯获珠于此。”滩濑的旁边还有一块“宝珠石”,约模有一丈多高,上面有洞穴径寸。旧时传说,渔夫所贡的那颗宝珠,以前经常飞入其穴中。这个传说很有趣,宝珠竟然还有它的巢穴,经常飞去飞来。
名胜物产
然而,天宝确实不愧为宝山、宝地。不仅山川形胜,而且物产丰富。大可以移王勃佳作的名句来赞美它:“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巍峨秀丽的天宝大山,三峰并峙,由西而东;标名为“大尖”、“二尖”、“三尖”,昔日满山绿树浓阴,郁郁苍苍,生气勃勃,明秀挺拔。“宝峰飞翠”是漳州的八景之一。朱熹曾在芝山开元寺后讲学精舍前手撰一付名联,后一句:“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就是赞美天宝美景的。山上还有宝岩洞、芙蓉城、百丈泉、鬼示坑等名胜处。山下则是天宝、过塘、张坑、山美、大寨、塔尾、洪坑、后园、茶埔、月岭、盘谷、埔里、后塘、后巷、仙都等20个自然村(社)。平川万亩,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稻麦三熟,更盛产荔枝、龙眼、柑桔、西瓜等各种鲜果。尤其以
天宝香蕉,闻名遐迩,每年远销北京、上海等处,久负盛名。可以说是漳州市的“米粮川”和“水果乡”了。
天宝大山雄踞于华安、南靖的边界上,是漳州市西北郊的天然藩障,山上有雷层、鱼两寨及四角林,传说元朝陈友定入漳时,曾经屯兵在这里。
历史发展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天宝大山也曾谱写下英雄的光辉篇章。一九三二年四月间,毛主席亲自率领工农红军东路军向漳州挺进,决定性的一战就在天宝大山打响了。红军三十一团和三十二团主攻天宝大山。三十一团提前一个小时出动,绕至敌后,攻击大尖山守敌,三十二团正面主攻,等三十一团打响后,以突然袭击,从板溪和盘桓岭之间打开一个缺口,然后猛插至天宝圩,截断敌人的退路。战斗打响后,毛主席和聂荣臻政委亲临前线指挥,红军将士象猛虎般扑向敌群,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满山鼠窜。而漳州军阀张贞也亲身到茶辅督战,据说他是炮科出身的,但却不曾临战指挥过,这一次他亲自下令开炮,但是这几门“马后炮”,远远抵挡不住红军凌厉的攻势,张贞的部下丢盔弃甲,望风而逃。侍从们仓皇失措地把张贞塞进汽车,才得以脱身。十七年后,解放大军仍然沿着这条胜利大道,第二次解放漳州,那个难忘的日子是: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
解放后,漳州市委和全市人民曾经提出开发天宝大山的宏伟规划,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后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与破坏,宏图迄今尚未实现。今天,天宝大山正在逐步被开发利用起来,为祖国的“四化”做出新的贡献。
自然资源
森林公园境内动物种类繁多,乔木下层多为灌木类和伴生草类,群落层次单调,
物种多样性不高。
1 兽类:有豹、獐、狐、狼、麋鹿、野猪、山羊等5科61种;
2 鸟类:最为常见的有相思、杜鹃、画眉、鹧鸪、斑鸠、雉鸡、猫头鹰、啄木鸟、白鹇、鹰、白头翁、白颧、鹌鹑、鹦鹉等16科21种;
3 爬行类:有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蟒蛇、
竹叶青蛇、四脚蛇、壁虎、蜥蜴等6科10种。
4 其他:有两栖类的青蛙、小青蛙、蟾蜍、牛蛙、石蛤、蛤蟆等7科13种;哺乳类的蝙蝠、鼠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