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School of Earth System Science,SESS)是
天津大学下设的
二级学院。
办学历史
学院溯源
1895年,天津大学的前身“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即北洋大学)创办之时,头等学堂(大学本科)设四门专业: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其中矿务学为地学的一个分支。
1946年,北洋大学复校后曾首次成立地质系(隶属北洋大学理学院),由阮维周教授任系主任。
1950年,曾在北洋大学矿冶科学习过的矿物学家与地质教育学家王炳章创建了北洋大学地质工程学系(隶属北洋大学工学院)。
1952年夏,经全国性的院系大调整,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被并入新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前身)。
正式成立
2015年4月,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
2020年3月,以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为基础成立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4月,学院下设地理科学系1个教学系,开设地理科学1个本科专业,以理科试验班(地理学类)招生。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4月,学院共有全职教职工87人,包括院士领衔、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教师65人,其中教授23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外籍教授5人),副教授及以上的学术人员全部有海外长期经历。聘请了10位地球及环境科学领域的学者为天津大学名誉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刘丛强(专职)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刘丛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刘丛强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丛强等
教学建设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地理科学专业采取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共计162学分(其中必修142学分+选修20学分),设有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实验测试分析科学与技术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4月,学院有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二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地理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4月,学院建设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环渤海地球关键带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天津市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研究中心:地-气界面科学中心、构造-地貌-气候-生态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心、界面过程与土壤圈演化研究中心、 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心、同位素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中心(待建)、系统生态功能和服务研究中心(待建)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4月,学院承担有国家级百万以上的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金项目、中英/中以/中法/中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项目等。
截至2021年8月,学院2015年以来,实到科研经费逾一亿五千万元、新立项科研项目190余项,其中百万以上项目43项(包括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1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合作交流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聘请10余位来自美、英、法、日、加等国的科学家为(天津大学)荣誉教授;与伯明翰大学环境科学系、格拉斯哥大学地理与地球科学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等地学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2+2本科生联合培养及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学生交流/交换项目及国际野外综合实习项目。
文化传统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地科院研究生会,先后开展师生新年联欢、师生趣味运动会、课题组团建月、英语学术报告大赛、海棠季开放日、师生篮球赛等活动。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