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实验曲艺杂技团
1979年成立的集体所有制表演团体
天津实验曲艺杂技团1979年12月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落实文艺政策所建立的集体所有制表演团体,隶属和平区政府文化科,该团定编80人,演员主要来自于原和平区曲艺杂技团、红桥区曲艺团、南开区曲艺团,是天津市80年代重要的曲艺表演团体之一。
团体简介
吸收了“文革”前各个区级曲艺演出团体的著名演员数十名,如:
剧团历史
该团设相声、鼓曲、书曲、魔术杂技4个队,孟继善任团长,1981年滕进翔任团长。相声队主要演员有刘文亨、王文玉、魏文亮、孟祥光、于宝林、冯宝华、田立禾赵心敏班德贵、寇庚儒、黄铁良任鸣岐等;鼓曲队主要演员有侯月秋(京韵大鼓)、阎秋霞(京韵大鼓)、张伯扬(单弦)、周文如(梅花大鼓)、二毓宝(时调)、刘凤霞(京韵大鼓)、杜凤兰(河南坠子)、张雅琴(梅花大鼓)、马希英(京韵大鼓)、魏文华(北京琴书)、张雅丽(时调)、王桂茹(铁片大鼓)、刘秀英(京韵大鼓)等,弦师有韩德荣、张伯华、胡宗岩、杜元岭、韩玉山、张延生、张文华、王洪民、秦筱林等;书曲队主要演员有姜存瑞刘立福郝艳霞艳桂荣陈凤云等,弦师有贾庆华、张田润、周连旭等。
该团成立初期,曾在新中央剧场举行建团公演。此后以长虹曲艺厅为主要演出场所;同时还在劳动、天华景、中华、滨江等剧场上演。相声队一度曾赴外地演出;书曲队曾在和平区文化馆、民族文化宫、人民公园等处演出。
80年代中期以后,鼓曲与相声两队不再合演,杂技也不再演出,如阎秋霞、侯月秋等在观众群体中享有极高威望的老艺术家相继退休、离世,后备力量断档,业务收入日渐减少,难以维持。又逢长虹曲艺厅拆除改建,一些中年演员相继调出、离团,导致该团最终于1990年2月撤销。
该团撤销前后,相继有刘文亨、魏文亮、张雅琴等优秀演员被天津市曲艺团借调或吸收。
作品创作及荣誉
该团曾排演曲艺剧《孝子》,相声剧《酸甜苦辣》、《路灯下的宝贝》。其中《孝子》曾连演百余场,场场观众爆满。
这一时期,该团编演了很多新节目,如相声《打金枝》(刘宝轩创作,刘文亨王文玉表演)、《二重唱》(寇庚儒、丁润洪创作,魏文亮、孟祥光表演)、《要条件》、《卖布头》;京韵大鼓《陈毅探母》(作者不详,张雅丽演唱);单弦《郅郓拒驾》(杜放创作,张伯扬演唱);梅花大鼓《夜走蟠龙谷》(张俊创作,周文茹演唱)、《绿绮琴缘》(张庆长创作,张雅琴演唱);西河大鼓《将军泪》(刘琳创作,郝艳霞演唱);天津时调《岳母刺字》(刘跃生演唱,二毓宝演唱)等,均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经常播放,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1981年曾演出《冰窟救儿童》及《张海迪》曲艺专场。同年艳桂荣演出的长篇西河大鼓书选段《杨金花夺印》参加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北方片)观摩演出荣获一等奖。
1984年8月曾举办张雅琴个人演唱会,一人演唱了单弦、梅花大鼓、天津时调、京韵大鼓4个曲种,颇受好评,在天津曲艺界开个人专场之先河。
保留曲目
鼓曲类
京韵大鼓《白帝城》、《金定骂城》、《刺汤勤》、《黛玉焚稿》、《探晴雯》、《双玉听琴》、《陈毅探母》、《荔枝泪》、《心向陕北》等
单 弦《郅郧拒驾》、《杜十娘》、《舍命全交》、《平江烈火》、《傲雪红梅》、《断臂说书》等
梅花大鼓《宝玉探病》、《黛玉悲秋》、《黛玉思亲》、《绿绮琴源》、《祥林嫂》、《夜走蟠龙谷》、《回民之母》、《渔舟唱晓》等
天津时调《七月七》、《放风筝》、《岳母刺字》、《金色的黎明》等
北京琴书《杨八姐游春》、《将相和》、《包状元招亲》等
河南坠子《哭黛玉》、《火烧成都》等
铁片大鼓《三堂会审》等
相声类
《杂谈地方戏》、《打金枝》、《评书趣谈》、《评戏新貌》、《要条件》、《二重唱》、《不同的态度》、《卖布头》、《打灯谜》等
书曲类
《三国》、《聊斋》、《杨家将》、《呼家将》、《月唐演义》、《隋唐演义》、《平原枪声》、《红岩》等
参考资料
天津区县曲艺团体介绍.北方网.2009-05-26
曲艺作家、理论家——杜放.天津广播网.2010-09-01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2 23:00
目录
概述
团体简介
剧团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