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壮语称“鼎叮”,是壮族古老的弹拨弘鸣乐器,形制独特,音域宽广,音色圆润明亮,可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也可一人或多人边弹、边唱、边跳。主要流行于
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的崇左市龙州县和宁明县及防城港市一带。其表演最大的特色就是演奏者抱天琴,脚摇铃铛,边弹边唱。2003年,一度濒临失传的天琴弹唱在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被广西音乐人抢救发掘并进行了改良创新。2007年,壮族天琴艺术公布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简介
天琴是
壮族最有特色的—种古老弹拨乐器。从外表上看,它用葫芦做琴鼓,梧桐做板面,尼龙做弦线,琴头是雕刻的龙和凤。演奏时用弹片拨弦,发出优美动听的琴音。这是壮族“骆越巫乐”遗传下来的绝响。2003年11月8日晚,来自
龙州美女村的“壮族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在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甫一亮相,即引起轰动,受到各方关注。
传说
关于天琴的源出,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广西南壮地区有一对相恋的青年。一天,他们到深山砍柴,来到一个岩洞旁边,听到泉水从洞顶滴下深潭的声音十分美妙,便起心用葫芦、芦秆和藤丝做成了一把琴,弹出泉水下滴的“叮咚”之声,格外动听。玉皇闻听此声,将他们召到天上弹奏,并敕封此琴为“天琴”。每逢年节,他们就下凡与乡亲们共同欢庆,弹唱舞蹈,这种形式称之为“天”———就是用天琴伴奏的各种文娱活动的总称,天琴是活动中的乐器。
特点
整个“天”的活动,可分为“弹天”、“唱天”、“跳天”三种类型。弹天即天琴独奏,它有一定的程式和固定的曲牌。曲调轻快跳跃,节奏鲜明,给人轻松愉悦感。唱天就是用天琴伴奏,演唱
各种山歌或叙事歌。跳天是边弹琴、边唱歌、边跳舞的综合表现形式,场面热烈,情绪欢乐。天琴到底产生在什么时候,史籍没有记载。清光绪九年修撰的《宁明州志》记载:“女巫……以交鬼神为名,以‘匏’为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曰‘鼎’……凡患病之众,延其作法,则手弹其所谓‘鼎’者口唱其鄙俚之词。”文中之“鼎”就是天琴。长期以来,这种活动曾是“天婆”(巫婆)祭祀时的一种宗教活动,在于求神保佑平安,消灾除害,预兆丰年。据介绍,壮族民间传说《妈勒访天边》中的妈勒就是弹着天琴去天边寻找太阳,为壮乡带来光明和欢乐的。
天琴音乐大都以多声部形式出现,其结合方式有支声、对比、
模仿和各种音型化烘托,变化丰富。乐曲中常有中立音,因而造成奇特的中调式色彩。龙州壮族民歌分霞秀调式和金龙调式两种。霞秀调式又分有长声和短声,长声抑扬顿挫,以真假声进行演唱;短声音调和谐,尾声可以拉长成波浪式的音律,唱来悦耳动听。金龙调式有三句诗韵和长诗两种。三句诗韵多为白昼演唱,长诗句多为夜间对歌演唱。金龙山歌吟唱时多是两人或多人合声齐唱,唱调婉转响亮动听,并通过反复收声,达到别具一格的效果。而对于天琴曲,广西艺术学院的
杨秀昭教授等在20年前就收录有民间艺人梁臣中、赖增华演奏的天琴独奏曲《逗天(之一)》《弹天》《解闷曲》等,弥足珍贵。
由于天琴形式独特,音乐优美,民族色彩浓郁,近年传播速度很快。龙州县兴起了一股“天琴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小孩,个个都手持天琴学习弹奏,每逢有重大的民族节日和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必定有天琴弹唱的表演节目,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热烈景象。2007年1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龙州“中国天琴艺术之乡”称号。
2004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在南宁举行。广西曲协和
桂林市曲艺团在筹备节目时,决心借这一极好的机会打造精品,他们将自己的创作实践锁定在天琴弹唱这一形式上。已见的天琴弹唱大多是用天琴伴奏演唱民歌的节目,歌词简单,唱故事唱人物的曲艺形式还没有过。他们决心从内容到形式来一番继承创新。他们选取了一位老外婆在漓江捡垃圾的故事,歌唱她心灵与山水同美的崇高品质。但龙州天琴弹唱的基本形式是座唱,局限了表演。桂林的编导者选择了“做天”活动中“跳天”的舞蹈语汇加以改造,创编出很有特色的“脚铃舞”,使节目活了起来。演出服饰精心设计,十分漂亮,山水衬景优美,整个节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每次演出,大幕一拉开,观众席上总会响起掌声。
这个名为《漓水谣》的天琴弹唱节目,开拓了天琴演唱的新局面,把天琴的演唱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自问世以来先后公演近百场,还演到了香港、澳门,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调演金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10多个奖项,其形式不断被复制,乐曲被填词套用,成为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