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书院,原址在安徽太平府(今马鞍山市)。宋淳祐六年(1246),守臣陈垲创建于大信镇,因近天门山,故名。为淮士流寓者肄业之所。九年,规制愈整。储粟有仓,藏书有库。山长、堂差、堂长、直学、司计各一员,四斋长谕各一员,生员以五十人为额。后马光祖、牟子才、江万里相继修葺,增建七贤祠,以祀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张栻、吕祖谦七人。元废。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顾汝学移建于城内青山书院故址。明末复废。清同治三年(1864),知县赵光缙再建于塌桥镇。
淳祐九年,宋理宗为之亲书“天门书院”牌匾。书院内设山长、堂差、直学、司计各1人,四斋长谕各1人,生员以50人为限额。有书库、粟仓,设备齐全。淳祐十二年、宝祐三年(1255)、咸淳三年(1267),相继重修,并增建濂溪、明道、伊川,横渠、晦庵、南轩、东莱7座先贤祠。入元渐废。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移建于
当涂县城内马军寨,扩建孚化堂、书舍56间。明末毁于火。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改建于塌桥镇。同治年间毁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