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拼音:tài)是
汉语通用规范
一级字。此字始见于
战国文字。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
指事字。本义:
过于。
《说文》:“从廾,从水,大(太)声。”《说文》于“泰”下出古文(字形4),像正面站立之人形。中从“二”或表示身体部位(或以为区别笔画以别于“大”),犹如甲骨文、金文之“文”字或加饰画以表示文身交错之形。《说文》古文形体为后世“太”字所本。按:商、周无“太”字,每以“大”为之。典籍亦每以“大”为之。“大”、“太”,古今字也,乃一字之分化。至战国陶文而有“泰”字,是小篆形体所由出。汉后,渐合“𠬞”为“大”状,复与上部相连,遂成“𡗗”形,为楷书所本。于是变小篆“泰”字由从大、从廾、从水三部结构为从𡗗、从水之两部结构字。《说文》:“泰,滑也。”按:诸家或由此以寻造字之义。或谓古文“夳”下“二”形当作“仌(冰)”以取滑义;或谓“泰”为双手(即廾)捧水,示水从手(指)中溜下以表滑义。然则是以会意释之。清邵瑛《群经正字》谓“今经典无此义”,是释字可,于义则无徵。姑阙之。或释“太”之义,以为古文“夳”乃“太之上者,从大、从古文上(即二)会意”,似亦勉强。兹以古文“夳”为象形,以“泰”为形声,俟考。《广韵·泰韵》:“泰,大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泰”下言:“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谓‘太’即《说文》‘夳’字,‘夳’即‘泰’,则又用‘泰’为‘太’。”按:大、太、泰三字之关系,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太”下说解至为简赅。其言曰:“典籍之中,大、太、泰三字往往通用。大为象形,太为分化,泰为假借。”《书·泰誓上》孔颖达疏:“顾氏以为,泰者,大之极也,犹如天子诸侯之子曰太子,天子之卿曰太宰。此会中之大,故称‘泰誓’也。”“泰誓”即“太誓”,极言其盛。《礼记·曲礼》:“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孔颖达疏:“泰,大中之大也。”上所列“泰”字多用为大、太义,例多不备举。要之,大、太一字而分化;太、泰成两条脉络歧而为二,始每通用,后分而为三。
《
集韵》他盖切。音汰。与大、泰𠀤同。《
说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经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极、大初、大素、大室、大𤣥、大庙、大学,及官名大师、大宰之类。
又作泰。如
泰卦、
泰坛、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类。范氏撰《
后汉书》,父名泰,避家讳,改从太。毛氏《韵增》:经史古太字无点,后人加点以别小大之大,非《
字汇》引之失考。
又《
集韵》他达切。音獭。太末,汉县名,在会稽西南。亦作冭。
甚也,大也,通也。《
周礼》曰: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宋书曰:太史掌历数灵台专候日月星气焉经典本作大亦汉复姓六氏汉有尚书太叔雄古今人表有太师庇何氏。《
姓苑》云:太征氏下邳人太士氏永嘉人,又有太室氏太祝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