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三关是位于山西太原的景点。
天门关
简介
天门关位于
太原北郊关口村北一华里许。清道光《阳曲县志》载,
“二山回合如门,在县之乾方,故曰天门。”天门关始建年代不洋。明末山西
巡抚陈纯德所建的“全民堡”,现已无迹,关垣版筑土城,今乃断续残存。从现存的遗址可大概看出当时的规模。关门的础石30年前尚在,在60年代初因修筑新公路时拆除。关上的“六郎庙”于1947年被阎锡山军队拆毁,修了碉堡。现存遗迹仅剩庙前门阶一段,侧石一对。天门关西北山峰,现存六个土石混筑的基台,直径每约二米,当地父老相传是杨家军插旗的旗墩,关之西南山麓,有一爿背风朝阳土凹,传为杨家军练武场地,现 在已辟为良田。关南二百米处原有“观音庵”一座,而今已成一片废墟,只留一通修庵碑石,诉说着当年修庵的缘由。天门关东南二公里处的“杨家井”又称马刨泉,泉眼口径约三米,深约五米。俚传此泉乃杨家军战马马蹄刨而成,故名“马刨泉”,天门关北去11公里是西凌井村,历史上叫做“凌井驿”。再北25公里为“两岭关”,史称“婆娑隘”又称“凌井口”,是为兵家驻防要隘。在这里隘口附近,现存老爷庙,古道桥和茶房(一名寮房)等遗迹。从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两岭关桥,路碑石中,可窥其演变之一斑。
天门积雪
天门关曾是太原通往静乐,宁武等晋西北各县的古道咽喉。阳曲县传统的八景之一“天门积雪”,就是描述天门关冬季的胜况。明代山西巡抚苏惟霖的律诗《天门关》:“天门关里锦屏分,峭壁参天乱斗文。怪石斜飞全欲坠,野花倒挂暗来熏。湾湾泉响非关雨,曲曲峦封不借云。千里登临游颇倦,到来忽觉跟眸瞳”,就是对当年天门关景致最生动的描绘。
乾烛谷
天门关凌井口一道相连,互为首尾,山势险要,沟谷曲深,史称“乾烛谷”。谷的东侧崖间,旧有栈道一条,俗呼“羊肠坂”,又名“杨广道”,是隋炀帝杨广做晋王时所筑。当年,他由此栈道北出巡游所经之“天栈”,“好汉坡”等栈道险段,仍寻觅可见。相传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时,曾跨天门关,行经乾烛谷。传统戏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便是暮出凌井驿,夜闯乾烛谷,而与母佘太君相会于天门关内的向阳店。
如今的天门关,虽已关门绝迹,垣庙废毁,但关里关外却面貌一新:昔日“跌死狸狸弯死牛,行人过栈胆忧忧”的乾烛谷羊肠坂,如今已成为通途。
石岭关
简介
石岭关古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阳曲县大盂镇上原村北二里的地方,东靠小五台,西连官帽山。山势峻险,关隘雄壮,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太原通往代、云、宁、朔的交通要冲。据史籍记载:唐武德八年(625)突厥骑兵曾逾石岭寇并州。宋开宝二年(969)宋太祖征伐晋阳,辽国军队增援北汉,宋、辽曾为争夺石岭关,浴血拼战。金天会三年(1125)冬,金军南侵北宋,西路统帅粘罕(宗翰)曾出兵克石岭取太原。直至
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民国26年)秋,日本侵略军也是先攻破石岭关而沦陷太原的。
建筑
石岭关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明筑土城戍守,万历年间改筑石城”。据实地考查,城方围1.25公里,原有内、中、外门三道,每门相距约150米。内门洞顶筑有“观音阁”,外门洞顶建有“三义庙”(敬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石城于1920年(民国九年)修建平遥至忻州公路时拆毁,三义庙尚存部分遗迹。时下古关内、外两门均毁,仅存中门,名曰“耀德”,系万历二十四年(1596)所建。门洞长10.3米,宽3.9米,高7.4米,石砌门台,砖券拱门,十分坚固。城墙底宽3至4米,顶宽1米,高5至6米,依山曲折筑砌。折北向又有残墙150余米。原由太原前卫镇抚千户朱龙,泽州柳树店巡检司巡检杨萌寅任委官,组织山西各州县匠夫共885名建成。石岭关不仅雄伟,且有风趣。在中门北口西侧土台上,有罕见的高8米,围1.4米的木瓜果。它早在清代就有记载,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被狂风所折,1937年日寇将树干砍了当柴烧。然而,古树有灵,于次年春天根部发芽,始成今之大树,连年结果,为太原一奇。
要道
石岭关,岭横东西,路纵南北,历为太原通往忻代云朔之要道。往昔关洞门细窄阴暗,引道坡陡弯疾,加之官兵把守,戒备森严,给行旅交通造成困难。金元好问《
石岭关书所见》诗云:“轧轧舟车转石槽,故关犹复戎弓刀。连营突骑红尘暗,微服行人细路高”即为当时情景之写照。1920年(民国九年),创建公路时,将石岭关洞门凿通。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公路交通事业,根治古关险道坡陡弯疾,交通故障多发的蔽端,将石岭关道路裁弯取直,降坡拓宽,腰斩石岭关城,结束了古关石岭交通难的历史。
赤塘关
赤塘关,位于阳曲县高村乡河庄村,又名“河庄关”。“赤塘关”得名于唐代刘赤塘曾在此隐居之由。东去16公里为石岭关,中有官帽山连接,使两关呈“犄角之势”,军事地位至关重要,无论南攻北,北攻南,胜可速进,败可互应,堪称攻守兼得之重关要隘。宋开宝二年(969)太祖赵匡胤攻晋阳不下,遂移兵石岭,欲断北汉援兵,使晋阳城孤立。然而,石岭关坚难破,遂又分兵先克赤塘关,后破石岭关。
赤塘关始建年代不确。故址残垣断壁清代尚存,关西南200米处尚有全民堡垒遗迹,内有井道上下连通。
1932年,修建同蒲铁路时,将亦塘关残迹掘平,1938年八路军120师首先切断赤塘关内外高村至豆罗间的20余公里铁路线,连克石岭关,豆罗等地口军据点,炸毁军车3列。1948年7月,国民党阎军三十九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迫下,弃忻县城南逃。师长刘鹏翔唯恐在石岭关被歼,令主力向赤塘关突围,结果在小豆罗一带陷入人民解放军的埋伏圈,被全部歼灭。
赤塘关东壁山头名曰“虎头山”,山上有“羊驮寺”。传因山高路险,述寺砖瓦皆由群羊驮运而得名。关南即是阳曲县的高村,大盂镇。据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大盂、高村之间,因地势低洼,春末夏初于晨光薄雾之中曾有幻景(海市蜃楼)出现,这是太原七千平方公里疆域内唯一有记载能观赏到“蜃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