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是清代词人
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用风吹护花铃声,泉声雨声的“不堪听”去衬托,表达了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下片则径自写怀,结处说加倍地写出词人的无聊。全词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将词人内心的寂寞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作品原文
太常引1
晚来风起撼花铃2。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2,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晚问风来,吹响了护花铃,碧山亭里正满怀愁绪的人听不得这般铃声,而泉声雨声也交织而来,更让人无法承受。
你行踪不定,音讯全无,我百无聊赖,愁绪无法向关心自己的人诉说。连梦够也总是模糊不清,又何必把梦早早催醒呢。
创作背景
这一首《太常引》,没有确切时节,没有确切地点,多次查阅资料亦是无果。于是,后人只能旁证推测,这应是纳兰离家夜宿别处而发的感慨。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词虽然是容若无聊之时所写,但所写的内容依然离不开一个“愁”字。“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在夜晚起风的时候,吹动了护花铃铛,在碧山亭里的人听到了这铃声。远山之中,小小的亭子中,站着一个满怀愁绪的人。他独自想着心事,忽然听到风吹动铃铛,发出声响。那声响如此孤寂,简直要比独站山中还要孤寂。
这是容若心事的开头,他站于亭子中央,沉默望山,郁郁往事缠绕在容若心头,无法散去。本就十分忧愁,偏偏还听到了那孤寂的铃声,更是愁上添愁,更何况这山中的泉水声、雨声相互夹杂,混杂到一起,更是让人不忍去听。
“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这是一句写实的词句,更是一句无可奈何的阐述。但是词人却无处可躲,世界之大,无处清静。容若有着独一无二的才华,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但他不为所累,想要遗世独立,可是照此看来,他如何能够独立,所谓的独立,不过是出世者自说自话的一个圆满的谎言罢了。
容若这首词,上片是写山间声响,下片则是开始了对现实的抒情。“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自己的心究竟能告诉谁。“无聊心绪”,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一个天真忧郁的男子,在最好的年华,却是已经往事萦怀。
只怕只有这世间难得的真情,会让他动心,在春日里,容若只身立于山中的亭子下,看着远山,听着寂寞的声响,伤怀。仅此而已。容若就是这样,简单地生活着,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都不需要理由。
“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这份忧伤或许入梦可以缓解,但是那山中的响声,又生生地将梦叫醒。找不到一个毫无烦忧的地方,这也是纳兰疑惑的地方。
名家点评
晚清词家
陈廷焯《云韶集》卷十五:“只‘那更’七字,便是情景兼到,真达人语。”
晚清词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容若《饮水词》,在国初亦推作手,较《东自堂词》似更闲雅。然意境不深厚,措词亦浅显。……又《太常引》云‘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亦颇凄警,然意境已落第二乘。”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离家的人,在风雨中思念家乡,心绪十分无聊,上半阕写铃声、泉声、雨声交集,搅乱了离人的心情,词的表现手法比较细腻。”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
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
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
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
侧帽集》《
饮水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