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自题小照
清代纳兰性德词作
《太常引·自题小照》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写塞上千里长天、雄浑迥异的景象,使寒意顿生。下片抒发复杂郁结的情怀,无穷山色、无尽往事都沉浸在这冷冷秋意之中。全词朴实无华而又清新别致,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
太常引①·自题小照
西风乍起峭寒生②,惊雁避移营③。千里暮云平,休回首、长亭短亭。
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冷清清。试倩玉箫声④,唤千古、英雄梦醒。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双调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
②峭寒:严寒,常形容春寒。此处则谓“西风乍起”,是为初秋之日。
③“惊雁”句:意谓惊飞的大雁避开了营地。移营:转移营地。
④倩:请求。玉箫:指玉制的箫,亦为箫的美称。
白话译文
地卷西风惹起料峭秋寒,军马连营惊得雁阵纷纷飞散。暮色四合中云脚连绵,莫回头看来时路,长亭连着短亭,盈满挂牵。
往事历历,河山无限,如今都变得冷冷清清,相与谁谈,不如就用我的箫声吧,将英雄们的梦唤醒,穿越千年。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纳兰容若奉使梭龙,深入塞外酷寒之地,这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行程,有人特意为他画了一幅《楞伽出塞图》。词人归来后在画上题词,故作此篇。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上片描绘关外塞上千里长天、雄浑迥异的景象。“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移营。”西风乍起,点明时节为初秋。凉风阵阵,吹得刺骨,在这边陲之地,更加感到凄寒。皇帝的随行兵营正在忙着迁移,不料惊起了大雁,展翅高飞逃散到远方。“千里暮云平,休回首、长亭短亭。”开阔的边地,夕阳时分,暮云延伸千里,在天际与地平线交汇处才消失踪迹。回首遥望,则是数不尽的长亭短亭,又寄寓着别样的思绪。
下片词人一吐复杂郁结的情怀。“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冷清清”,所引出的是冷眼相看的悠悠人间。塞北的山峦在远处重叠,山连着山无穷无尽,就像不休的往事,无尽的回忆。往昔的烟雨地,曾经的红花绿树、喧嚣热闹,在此想来,都变得沉寂。往事,先是念想.再是思索,想得多了,这心境不仅仅没了浮华欢愉,而是在沉静中更多了凄清,甚至满是凄清了。“试倩玉箫声,唤千古、英雄梦醒。”著意而为箫曲,唤起千占的追思,无数英雄豪杰的寂寥与惆怅。
全诗看似是很平实的写景之作,正如王国维称赞纳兰性德时所说,“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这首词以朴实自然的言语描绘了真实的自然之景,毫无矫揉造作。这样的风格也正印证了纳兰性德的为人,率直真诚,这与他在这首词里表露的很多想法也是紧密联系的。
既然是自题,则颇有抒怀叙志之意味。但作为词体又不能太质实,太直露,必当假之以兴象。所以从这词的字面上看,景中之“惊雁”、“千里暮云”和“长亭短亭”等一系列形象,寓含了诗人的深意,可以说是他时时有“临履之忧”,惴惴不安心理的形象化的表述。其所抒之情极为深隐,颇有骚雅之旨归。
名家点评
现代学者盛冬玲《纳兰性德词选》:“历来自题画像的诗词,立意不外乎以下数端:或慷慨述志,奋发自勉;或志得意满,欣然自慰;或感叹生平,低回自伤;或故作豁达,诙谐自嘲。容若此作,似可归入‘自伤’一类,但就其格调而言,则是冷峭多于低沉。”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7:2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