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古镇是四川省
泸州市古蔺县境内的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主要由长征街、红军街和顺河街三条主要街道构成。,红色文化丰富。
历史沿革
汉武帝时期,太平镇属犍为郡,为西南夷的一部分;明代,太平镇太平渡成为重要驿道和水上码头;清代起,太平镇太平渡成为古蔺县境内主要水运码头和边贸重镇,为盐、布等交易口岸; 1932年太平镇隶属古蔺县,属四川省第七行署督察区。
1949年12月设太平镇。1950年12月-1992年期间太平镇行政区划多次变革,先后隶属第三区、太平区。
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组建
太平镇,下辖建19个行政自然村和两个居委会。2004年基层行政区划调整后,变更为辖1个社区即长征街社区,9个行政村。2020年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辖8个村2个社区。
2024年国庆前夕,四川泸州发布得意之路穿越时空的革命之旅线路,包括
泸顺起义陈列馆—太平古镇—盐井河景区—
红军长征过石厢子旧址。
地理环境
位置
太平古镇所在的太平镇位于四川古蔺河与赤水河交汇处的古蔺县城东35公里。
地质地貌
太平古镇依山傍水,全境东南高、西北低,向太平渡倾斜。太平依山傍水,街道呈阶梯状,很早以来就是川黔商旅聚散之地,有“小山城”之称。
自然环境
气候
太平古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雨量适度。年均气温18.6℃,年均降雨784.4毫米,光照1300小时。
生物多样性
太平古镇森林覆盖率24%,主要树种为松、杉、柏。
水文
太平古镇境内属长江水系,古蔺河、赤水河交汇于此。
建筑特色
太平古镇街道为清代民居建筑,保存完整,有古朴的韵味。区内有古街、渡口纪念碑、
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长征街的古建筑和红军标志等。
主要建筑
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
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太平古镇,为免费开放式博物馆群落,由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毛泽东四渡赤水纪念馆、战地黄花馆、中央红军机要陈列馆、总司令部旧址陈列馆等多个纪念馆和总政治部旧址、红一军团军团部住地旧址、红三军团军团部住地旧址、红五军团军团部住地旧址、红九军团军团部住地旧址、红军临时医院、红军银行、宣传队、炊事房、太平渡渡口纪念碑等25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组成。
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属国家三级博物馆。
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600平方米。全馆共有展厅9个,分为序厅、苦难壮行厅、四渡赤水厅、经典传奇厅、创造辉煌厅、继往开来厅、永恒记忆厅、廉政教育厅、尾厅。
迁址新建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后,2013年,原陈列馆布展命名为“毛泽东四渡赤水纪念馆”对外开放,展陈面积约600平方米,共展出革命文物50件,展陈家具63件。本馆分为两大部分,一楼着重展示毛泽东个人指挥四渡赤水的军事指挥艺术,二楼着重展示毛泽东四渡赤水期间在古蔺的实践活动。
2013年,战地黄花馆布展完成对外开放,展陈面积约300平方米,共展出革命文物35件,展陈家具5件。馆名取自1929年10月毛泽东所作的《
采桑子·重阳》中“战地黄花分外香”这句诗词。中央电视台在太平古镇取景拍摄的26集电视剧《战地黄花》,也艺术地再现了震古烁今的长征中,随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战士为了自己的理想、信仰和爱情而艰苦卓绝、英勇奋斗的传奇经历;讴歌了中国女性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牺牲的伟大精神。
2013年,中央红军机要陈列馆系在中央红军的情报指挥中心——中央红军机要旧址复原打造,本馆展陈面积约200平方米。机要陈列馆所在位置小地名叫“炮台上”,指该处居高临下,可俯瞰全部太平古镇。该处系中央纵队直属队机要二局、三局驻地,负责收发电报以及破译电报等工作。
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所在地太平镇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主战场之一,红军三次转战太平渡,两次从太平渡渡口渡过赤水河前往贵州。红军在太平渡三次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分地主的粮食、盐给群众。街头巷尾都住满了红军,群众主动为红军搭、拆浮桥、烧茶送水,给红军带路,充分体现军民鱼水一家亲。
四渡赤水期间,红军在太平渡的遗旧址有总政治部旧址、总司令部旧址、红一军团军团部住地旧址、红三军团军团部住地旧址、红五军团军团部住地旧址、红九军团军团部住地旧址、红军临时医院、红军银行、宣传队、炊事房、太平渡渡口纪念碑等256处。
为了纪念毛主席及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为了讴歌四渡赤水、太平阻击战的伟大胜利,1977年,在此渡口处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渡口纪念碑,“太平渡渡口”这几个字由原四川省博物馆馆长何世珍亲手所题。此碑的基座高1.9米,3级石基,每级高0.5米,整个基座表示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时间是1935年;碑高12.26米,表示毛泽东的生日12月26日。顶端三面军旗表示红军3次转战古蔺,三棱形碑体表示三角形路标的箭头,一棱指向贵州表示红军两次从古蔺境内渡过赤水河往贵州方向进军。
古蔺县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古蔺县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位于太平古镇,四渡赤水战役期间,中央红军在古蔺县境内转战了54天,足迹遍布现辖全部23个乡镇(街道),其中“二渡”“四渡”的渡口就在太平镇。遗址有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渡口纪念碑、二郎滩渡口、观文镇“云庄”战斗遗址、双沙镇毛泽东驻地旧址、白沙红军总司令部驻地旧址等。
文物遗存
太平古镇有太平渡渡口纪念碑等25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展出有红军武器、印章、医书、马灯、标语、绝密号谱、宣传缎画、浮桥门板等300余件红军文物,其中一级文物4件(展出为复制件),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95件,集中反映了红军四渡赤水全过程。
历史文化
红色文化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史中最辉煌的一页,是一场极具胆略和勇气的惊人之举,也是一首行云流水般的战争诗篇。在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中,毛泽东指挥三万多红军大小四十余次作战,驰骋数千里,在川黔滇的高山峻岭中,走中有打,打中有走,退中有进,进中有退,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奇正圆合,虚实汇融,迭出奇兵,调动敌人,大范围迂回往来,如入“无人之境”,歼敌一万八千余人,创造出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彻底摆脱了长征初期的被动,开始牢牢地把握住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
红军“三进三出”古蔺,打响了“四渡赤水”战役,进行了“
二郎滩背水战”“太平渡阻击战”等20多场战斗,800多名蔺州儿女踊跃参军、奔赴前线,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送粮送米、保障后方。红军转战古蔺期间的历史事件和感人故事,经由当地文旅系统广泛搜集和系统整理后,编撰成《画说四渡赤水》《赤水河北岸的斗争》等,并通过开设“红军故事天天讲”等栏目,传播红色文化、讲述红色历史,吸引游客前来追寻“红色印记”。
太平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二渡、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曾3次来到太平镇,3次在九溪口渡过赤水河。
文物保护
为加大红色产品开发,讲好红军在古蔺的故事,古蔺县于1958年开始大量征集各类可移动革命文物,并在古蔺县太平古镇建设了纪念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专题馆。该馆先后历经4次改扩建与更名,现有馆藏革命文物300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2件(套),集中反映了红军“四渡赤水”的过程。
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2008年国家首批实施免费开放的纪念馆。2013年,为进一步充实景区红色文化内涵,提升游客体验,古蔺县投资600万元新建了毛泽东纪念馆、机要室专馆、战地黄花纪念馆3座专题馆;2014年,该县又投资1100万元,对太平渡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陈列馆进行了升级改造。数据显示,自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每年接待参观者30余万人次。
旅游信息
门票
免费。
交通
1、泸州叙永(高速)—古蔺德耀镇—黄荆。
2、泸州—合江—赤水两河口(十丈洞)—太平古镇—黄荆。
3、泸州叙永(鱼凫古镇)—古蔺箭竹(大黑洞景区)—大寨(生态观光园)-桂花乡—黄荆老林—古蔺县城—太平古镇(四渡赤水纪念地)—二郎(美酒河景区)—习水—合江—泸州。
4、泸州—合江尧坝古镇—赤水两河口(十丈洞)—太平古镇—黄荆老林—桂花乡—大寨(生态观光园)—箭竹(大黑洞景区)—泸州。
5、泸州—合江尧坝古镇—赤水两河口(十丈洞)—黄荆老林—德耀镇—古蔺县城—太平古镇(四渡赤水纪念地)—二郎(美酒河景区)—习水—合江—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