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梁
古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
太平梁古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一般用在庑殿顶建筑中。当庑殿顶建筑采用推山做法时,由于两山向外推出,脊檩要随之加长,那么其两端便悬空于梁架之外了。这段悬空的脊檩上面负有正吻、瓦等构件,增加了脊檩的荷载。为了安全与牢固,必须要在脊檩下面附加一些承重件,一般就是一梁一柱,这里的柱称为“雷公柱”,梁就是“太平梁”。除了庑殿推山建筑外,在某些较大的攒尖顶建筑中,雷公柱下也要增设一根短梁作为承重件,这根短梁也叫作“太平梁”。
太平梁简介
太平梁是清式大木作名称。用于庑殿推山顶构架中,其位置在山面坡顶最上一层的短梁(扒梁)。方向与平梁相同,功能与平梁相似,但位置在平梁以外,仅能通过雷公柱承托脊檩的悬挑梢端。其梁两端下面刻榫,分别与前后上金搭交檩悬挑部分相交,其梁下皮与搭交檩中线取乎,故其梁高于平梁,称为太平梁。
太平梁的作用
“太平梁”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本身与其他构件,共同构成庑殿垂脊曲线;
二、支顶脊桁之上的重荷,与三架梁作用相同。唐代已经使用“太平梁”,但尚未出现明清时期的推山效果。“太平梁”的规格尺寸,与三架梁相同,长度为两步架。
相关概念——梁
梁是中国建筑构架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它是一段横断面大多呈矩形的横木,明清时期基本接近方形,南方也有圆形断面的梁,这样较好地节约了木材。
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其他构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在建筑构架中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用等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如七架梁、六架梁、五架梁、四架梁、三架梁,双步梁、单步梁,还有抱头梁、抹角梁、顺扒梁、十字梁、挑尖梁、太平梁等。大多数梁的方向都与建筑立面垂直,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梁例外,如抹角梁等。
梁的下面,主要支撑物就是柱子。在较大型的建筑物中,梁是放在斗拱上的,斗拱下面オ是柱子,而在较小型的建筑物中,梁是直接放置在柱头上的。
其它类型的梁
抱头梁
在小式大木作建筑构架中,处在檐柱和金柱间的短梁叫作“抱头梁”。它一头在檐柱之上,一头插入金柱之中。
挑尖梁
平梁
抬梁式建筑中,梁的名称与其连接的檩的数量相关,处在屋架最上层,只承托两根檩,其上正中设置短柱承托脊檩的梁就称为平梁。也有的将脊檩算在内,称为三架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9:11
目录
概述
太平梁简介
太平梁的作用
相关概念——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