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 (Y. Ling) C. Shih)是菊科太行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至15厘米,茎为淡紫色或褐色,被贴伏的短柔毛;基生叶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茎叶与基生叶同形,叶两面均被柔毛;头状花序异形,总苞浅盘状,舌状花为粉红色或白色,管状花为黄色;有瘦果。花果期6至9月。
菊科太行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15厘米;根垂直直伸,在根头顶端发出少数(1-2个)或稍多数的弧形弯曲斜升的茎。茎淡紫红色或褐色,被稠密或稀疏的贴伏的短柔毛。
基生叶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长2.5-3.5厘米,规则二回羽状分裂,一、二回全部全裂。一回侧裂片2-3对。茎叶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最上部的叶常羽裂。全部叶末回裂片披针形、长椭圆形或斜三角形,宽1-2毫米。全部叶两面被稀疏或稍多的短柔毛,基生叶的叶柄长1-3厘米。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或枝生2个头状花序。总苞浅盘状,直径约1.5厘米。总苞片约4层,中外层线形和披针形,长4-5.5毫米,内层长椭圆形,长6.7毫米,中外层外面被稍密的短柔毛,内层无毛或几无毛。
舌状花粉红色或白色,舌状线形,长约2厘米,顶端3浅裂齿。
管状花黄色,花冠长2.8毫米,顶端5齿裂。瘦果长1.2毫米,有3-5条翅状加厚的纵肋。
冠毛芒片状,4-6个,分离或仅基部稍连合,不等大亦不等长,最长的达1毫米,最短的长仅0.1毫米;全部芒片集中在瘦果背面顶端,而瘦果腹面裸露,无芒片。花果期6至9月。
太行菊分布区分别为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生长于气候干燥、土壤瘠薄、阳光充足的陡岩峭壁上,焦作、新乡气候特点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年均气温14℃;7月最热,平均气温27℃;1月最冷,平均气温0.1℃;最高气温42.8℃,最低气温-21.5℃,年均降雨量650毫米,年均湿度68%,年均无霜期220天。年均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山西陵川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160天,年均降雨量600-700毫米。年均气温7.9℃左右.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26.2℃.年活动积温3763℃,年均日照时间2480小时。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干燥寒冷,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凉少雨。
太行菊的花初开时为淡紫色,完全绽放后为白色,花的直径达4-5厘米,当秋季到来时,置身于群山峻岭中,便会看到悬崖峭壁上随风摇曳、楚楚动人的白色太行菊,其花期长达3-4个月,每朵花可持续开放20天左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太行菊由于其生长的环境十分恶劣,其种群不易繁殖,为了扩大其种群数量,应对太行菊进行科学研究。如建立太行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使太行菊属与菊科其他属的二倍体野生种杂交亲和性较好.并通过体细胞融合等现代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获得属间杂种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在遗传育种和园林应用上太行菊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还通过优化太行菊SRAP-PCR反应体系条件,为太行菊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91999年:Ⅱ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保护措施:太行菊是中国特有种,为中国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生长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峭壁或裸露的石灰岩上,因其独特的生境而成为自然界的一大景观,有“一夕秋风天下凉,露重霜寒菊花香”的美誉。鉴于此,要加大对太行菊的保护力度,并合理开发利用。首先,通过对太行菊生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了解太行菊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特点、花粉发育及胚胎的发育过程。从而达到扩大太行菊种群数量的目的:同时在不减少野生资源量的情况下,运用组织培养、遗传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太行菊人工繁育,并且逐步推广作为花卉栽培,变野生为家庭种植,扩大其种群数量及分布区域,使其在药用和观赏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还要保护种群生境,加大宣传力度,杜绝人为采摘及生境破坏,提高全社会对野生植物的认识,从而使野生植物的生境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太行菊由于它的分布区狭小,残存量较少,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植物。太行菊调查范围在中国河南省和山西省境内海拔500-1200米的太行山上,为条带状狭窄分布区。分布区地势险峻,多为环状陡峭山体。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区太行菊呈间断零散分布,每平方米山体有1-2株。新乡辉县、山西陵川每平方米山体有9-12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