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阁(太閣/たいこう)是
摄政关白让渡职位之后的专有名称,
正式名称为“太阁下”,是“殿下”与“阁下”等称谓的最高级形式,仅次于代表君主的“陛下”。敬称的场合与“殿下”连用,被称为“太阁殿下”。太阁出家之后称“禅定太阁”或简称“禅阁”。
丰臣秀吉让渡
关白之位给外甥
丰臣秀次之后被现代人称为“丰太阁”。
太阁即隐退的关白.
在日本,太阁指的就是丰臣秀吉,虽然会有很多隐退的关白,但只要提到太阁那就是在说丰臣秀吉,其在民间已
被作为专有化。
关白:关白为中国古代职官,唐朝时又名博陆。关白本为“陈述、禀告”之意,出自《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也就是说任何大事皆先陈述或禀报给霍光知道,然后上奏于皇帝。后经
遣唐使引入日本,是为
日本天皇成年后,辅助总理万机的重要职位,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丞相。在古代日本,摄政并不常见,后至平安时代,
藤原氏始开关白一例。而摄政与关白,合称
摄关。当时藤原氏掌朝廷并且架空天皇,所以摄关一变为常设职位,几乎每一代天皇皆有摄关治政。所以藤原氏及其直属后裔即称为
摄关家。后来
太上天皇的
院政与武士兴起,摄关家的权力衰落。藤原氏再分为五支,他们是一条、二条、九条、近卫和鹰司。自此五家轮替此职,称摄五家。到
室町时代后,摄关与朝廷一样变成有名无实。关白退位后称太阁,自
丰臣秀吉后,有
鹰司政通适合此称。关白除丰臣秀吉(1585年-1591年)及
丰臣秀次(1591年-1595年)两任外,概由藤原氏或
五摄家所任。日本最后一任关白是
二条齐敬,任职于
孝明天皇文久三年(1863年)至
庆应二年(1866年)。
阁字的原文是“閤”读音分为hé、gé两种,读hé的场合通“合”指“闭合”;读“gé”的场合通“阁”,指大门旁的小门或阁楼,或指内阁等官阶名。这里按其原意,简体字应写为“阁”,念作“g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