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鱼
棘臀鱼科太阳鱼属淡水鱼类
太阳鱼(学名:Lepomis gibbosus),别名驼背太阳鱼,是鲈形目棘臀鱼科太阳鱼属淡水鱼类。太阳鱼体质强健,头小背高,背部拱圆,腹部平直,侧面观类似椭圆状;鳃盖骨边缘突出,长有一蓝黑色的形似耳状的软膜;背部及边缘橄榄色至蓝绿色,体侧有暗纹;体下部蓝绿色;头部边缘有彩虹蓝和绿斑。发育成熟的雄鱼体色较雌鱼更鲜艳。因体形为圆形,颜色明亮似骄阳,故名太阳鱼。
动物学史
因体形为圆形,颜色明亮似骄阳,故名太阳鱼。
太阳鱼属属名Lepomis来源于希腊语lepis(意思是鳞片)+poma(意思是鳃盖);种加词gibbosus来自拉丁文Gibbous,意思是像满月一样,指的是体型。
该物种在19世纪后期被引入欧洲水域,最初传入西北国家,如比利时、法国和德国,然后在1890年至1915年期间的某个时候被引入不列颠群岛。据说在法国建立需要反复引入,但一旦建立,种群的迅速扩张就引起了关注。在北方国家,如英格兰、苏格兰和低地国家的早期种群,直到后来才被注意到。而在南欧和中欧,太阳鱼在20世纪下半叶被更广泛地引入,由于其入侵特性,该物种吸引了更大和更早的科学兴趣。太阳鱼至少在欧洲和小亚细亚的28个国家建立了种群,南美洲(巴西、智利)报告了一些种群,自1990年代初以来,对该物种的科学兴趣已经加强。
形态特征
太阳鱼体质强健,头小背高,背部拱圆,腹部平直,侧面观类似椭圆状;鳃盖骨边缘突出,长有一蓝黑色的形似耳状的软膜;背部及边缘橄榄色至蓝绿色,体侧有暗纹;体下部蓝绿色;头部边缘有彩虹蓝和绿斑。发育成熟的雄鱼体色较雌鱼更鲜艳。平均长度152-203毫米。侧线鳞片35-43条,背鳍有10条(10-11条)软条,臀鳍软条9-10条,胸鳍条13(12-14条)。
栖息环境
太阳鱼常栖息于湖泊、水库、池塘、沼泽和缓慢的溪流中;喜欢安静、清澈、有水生植被和一些有机碎屑的水。可能在浅层遮蔽的环境中大量出现。
太阳鱼属温水性小体型鱼类,生长适温范围大,可在1-38℃水温状态下生活,水温2℃仍能在自然环境下安全越冬,生长适温范围大,自然环境下可安全越冬。pH范围为6-9.5,最适宜7-8,耐低氧,可生存于溶氧1毫克/升以上的水体环境中,在中国绝大部分池塘、湖泊、水库、河流中都可以良好地生长。
生活习性
太阳鱼白天活跃,晚上在底部附近或保护区的茂密植被、岩石或水下原木附近休息。雄性太阳鱼在繁殖季节会改变颜色,因此视觉线索似乎对其他雄性或雌性都很重要。小鱼成群结队地粘在一起。不过,随着它们的成长,它们往往会以2-4条鱼为一组游动。他们的群体中有时包括其他物种,如蓝鳃鱼和其他翻车鱼。太阳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也吃水生植物、小杂鱼和小型软体动物。
分布范围
太阳鱼原产于从新不伦瑞克省到南卡罗来纳州埃迪斯托河的大西洋斜坡排水系统中,也分布在五大湖、哈德逊湾和密西西比河上游盆地,从魁北克和纽约向西到曼尼托巴省和北达科他州的东南部,向南到肯塔基州北部和密苏里州。中国、欧洲多国和南美洲(巴西、智利)也有引种养殖。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在28℃时,太阳鱼的卵在短短三天内孵化。卵孵化的正常范围是3-10天。新孵化的幼鱼很小且透明。在幼鱼孵化后的前48小时内,眼睛没有任何色素。它们在巢底部停留一小段时间。雄性太阳鱼在自由游泳时继续保护幼鱼免受捕食者的侵害约11天。当它们离开巢穴时,幼鱼会留在繁殖区或附近,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可以长到50.8毫米左右。太阳鱼通常在2岁时达到性成熟。
繁殖方式
雄性太阳鱼会通过张开鳃盖、冲锋、咬人、追逐来积极地保护自己的巢穴免受其他鱼的攻击,有时,它们还会进行口斗。雌性从较深的水域进入,起初似乎被赶出巢穴,但经过大量的追逐,雄性试图将她赶入巢穴,雌性会接近巢穴。当雄性太阳鱼将雌性送入巢穴时,它们会在巢上方的圆形路径上游泳,肚子会接触。雄性释放,雌性每隔一段时间释放卵子,受精。雌性太阳鱼可以在多个巢中生成。此外,不止一只雌性可以使用同一个巢。偶尔会有两只雌性与一只雄性同时生成。
太阳鱼的繁殖季节在中国广东为3-10月,属于多次性产卵的鱼类。在春末至夏末,当水温在13-28℃之间时产卵,具体取决于地点。2-5岁的雌性在一个季节可以产生4000-7000个卵,而雄性在整个季节中会繁殖多次(每11天左右)。雄性太阳鱼在湖泊中非常浅的杂草丛生的海湾中或在溪流和溪流池岸边筑巢,以3-15个巢穴为群落。太阳鱼比蓝鳃鱼保持更大的领地,但它们有时会在蓝鳃鱼和其他翻车鱼的巢穴之间筑巢,并且不同物种会杂交。太阳鱼巢的平均直径约为30厘米,深5-7厘米。
太阳鱼的卵可以在3℃条件下在28天内孵化。孵化后,幼鱼将在巢中停留约5天,从卵黄囊中获取营养。当幼鱼能够自行进食时,它们有一个完全发育的嘴和部分发育的鳍。腹鳍是最后完成发育的。雄性太阳鱼守卫并保卫巢穴,直到鱼苗孵化并散去。有时一只雄性会通过在两个巢之间来回移动来保护两个巢穴。他会用鳍扇动巢穴,以保持巢穴清洁和充氧,直到幼鱼能够自己进食(通常大约10-11天)。如果雄性太阳鱼走失,它们甚至会将鱼苗放回他嘴里的巢穴。通常能活5-6年,但在圈养中已经活到12岁。然而,在野外,大多数不超过8岁。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2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太阳鱼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刺少,肉质细嫩,尤其鱼背肉和鱼腹肉最细嫩,适合日常做菜食用。该物种可以成功地保存在水族箱中,因此可以作为宠物饲养或用于实验室实验。
养殖技术
养殖模式
太阳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鱼苗经4-5个月养殖体重可达150-250克/尾,经6-14个月养殖,体重可达400克/尾以上。其养殖模式较灵活,既可以单养,也可以和其他一些传统水产品种套养和混养。在工厂化流水养殖中效果更为显著。
池塘消毒
使用药物消毒时,池塘保留平均1米水深。用以下方法处理,以清除塘中的野杂鱼及其它有害生物。
池塘肥水
在药物消毒清塘的当天或第二天,每亩投放磨碎的花生麸25-35千克,或麦皮糠、白糠25-40千克,或者经腐熟后的农家肥30-50千克以使塘水富含有机物,促进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等浮游生物的繁殖,使鱼苗投放后有丰富的辅助饵料可食用。经培育一周后,便可投放鱼苗。
鱼苗投放量
以亩产1000千克为目标,亩放3厘米以上太阳鱼规格鱼苗8000-10000尾。如希望获得更大的产量,可放养第一批后过一段时间,另外再投放一批鱼苗。年内做到轮捕轮放,提高亩产量。太阳鱼养殖最好是单养,搭配少量鲢、鳙鱼,基于其种类的体型较小,摄食能力较差,因此不能与其他个体较大抢食较快鱼类以及凶猛鱼类混养。
饲料投喂
太阳鱼苗达到2.5厘米时可辅投人工超微粉料,达到3-4厘米即可放苗于消毒和培好水后的鱼塘,投喂全价配合浮性微粒料,蛋白含量必须32%以上。太阳鱼是中上层鱼类,个性温驯,摄食时抢得不凶,而且摄食量小,驯化时对沉落水底的饲料不会摄食,所以投喂配合饲料时必须做到少量多次。因其嘴小,所以,配合饲料应该为粉状或微粒状,驯化吃饲时应全池泼洒,以适应摄食特点;稍后再补充投喂浮游动物。随着驯化的进行,逐步增加配合饲料量而逐渐减少浮游动物量,最后完全驯化成摄食配合颗粒饲料。鱼苗下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大面积投喂,可逐步缩小至一个或者多个投料点,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随着鱼苗个体的长大,日投饲量逐渐改为鱼体重的4%,每天投料可改为2-3次。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根据鱼的摄食情况来确定投料量。
鱼病防控
太阳鱼抗病力强,自引种以来,未见毁灭性和暴发性的严重鱼病。但由于是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必须定期对养殖水体消毒杀菌杀虫和投喂药饵做好预防工作。在养殖过程中重点注意抓好以下常见病的防治。
症状:肉眼见鳃缘发白腐烂,带有泥污。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亦常被腐蚀成圆形不规则透明小窗,活动迟缓,体色黑暗,头部颜色特别黑暗。
防治方法:漂白粉每立方水体1克,溶解后全塘均匀泼洒。或用五倍子每立方水体2-4克,将其磨碎后浸泡过夜然后全池泼洒,或者用氨水浸泡大黄,带渣一起全池泼洒;内服,每天用恩诺沙星按说明书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5天。
病症状:车轮虫病主要由大量的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皮肤或鳃部引起。感染此病的鱼体呈黑色,瘦弱,离群,游动缓慢。
防治方法:每立方水用硫酸铜0.5克,硫酸亚铁0.2克,或单用硫酸铜0.7克,溶解后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食盐水浸泡15分钟以上,或3%食盐水浸洗5分钟以上。
物种危害
2007年11月26日,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所在的志贺地区发起了“吃掉太阳鱼运动”,因它大量吞吃本地鱼,已严重威胁生态环境。
2021年6月,外来物种太阳鱼入侵四川的消息得到相关部门确认:四川内确有太阳鱼出现,不过数量并不庞大,暂不会泛滥成灾。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5 12:52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