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证
中医病证名
太阴证,中医病证名。指由多种原因导致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太阴病为三因病之轻浅阶段,其病变特点为虚寒证。
病因
太阴病的发生,可由三阳治疗不当,损伤脾阳而陷入;也可由于内阳虚怯,风寒之邪直犯而起病。
病机
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气虚湿阻,中焦气机不利,则腹满;阳虚寒凝,腹中挛急,则时腹自痛;阳虚寒湿内盛,水液不化则口淡不渴;寒湿下趋,并走于下,故而自利;脾病及胃,脾虚失运,胃失和降,则食纳减少,或见呕吐;脾主四肢,中阳内虚,不能温煦四末,则四肢欠温;脾虚气弱,脉气亦鼓动无力,故脉沉缓而弱。
辨证要点
腹满时痛,自利,口不渴。
临床表现
腹满而吐,食不下,口不渴,自利,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而弱。
治法
温里散寒。
方剂
理中汤加减。
常用中药
甘草、人参、白术、干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2 14:55
目录
概述
病因
病机
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
治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