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拼音:yā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戴枷,本义为灾祸,是“殃”的古字。人戴枷时,头在中间,所以“央”有中央的意思。“央”后来也表示恳求,又指尽、完结。“央”也假借表示长久。
会意字。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央”由表示正立的人的“大”和表示门框的“冂”组合而成,意思是人站在门或门框中间,所以“央”有中间的意思。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从时代更早的甲骨文(图1、2)来看,“大”上部的构件并不是“冂”,而是“凵”形;而且甲骨文很明显地突出了人头,整个字像人颈上戴着枷的样子。“央”的本义应为灾祸,是“灾殃”的“
殃”的古字;“
鞅”(古代车具,套在马脖子上的皮套)字也很有可能是从这一构型派生而来的。“央”的“灾祸”含义在古代典籍中也有使用,如
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毋道(遗)身央”;张家山汉墓竹简《盖庐》:“害之有央。”枷由两块木板构成,每块的中间一边挖出半圆,合起来正中成为一个圆形,刚好套在犯人的颈子上,故引申为中心、中央。犯人戴枷,一般是重罪甚至死罪,前程或性命快要完结,故引申出尽义。犯人戴枷服刑期间,为了减轻不应有的痛苦,往往请求公人行行方便,又引申出央求义。另外还有说法是像一个人挑着担子,肩膀在扁担的中间位置,所以“央”有中心、正当中的意思。
西周金文的“央”基本沿袭甲骨文,只是似枷的构件两旁的竖笔下移,像“H”形(图3)。战国文字(图4-6)颇有讹变,至秦代统一文字,字形复近于西周文字。部分
篆文将“大”字的两条腿分开作图7;小篆(图7、9、10)的枷构件与“冂”写法一致,所以许慎认为“央”从“冂”。发展到汉代隶书阶段,枷构件与“大”字合并,写作“央”(图12),并为楷书所承袭。
“央,中也”注:央,复举字之未删者也。《月令》曰:中央土。诗笺云:夜未渠央。古乐府:调弦未讵央。《颜氏家训》作未遽央。皆即未渠央也。渠央者,中之谓也。诗言未央,谓未中也。《毛传》:央,且也。且者,荐也。凡物荐之则有二,至於艾而为三矣。下文夜未艾。艾者,久也。笺云:芟末曰艾。以言夜先鸡鸣时,合初昏与艾言之,是央为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