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莱松岛
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小说
《失去的莱松岛》(Lost Laysen)是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在其15岁(1916年)时写的中篇小说,但它直到1996年才出版。小说写的是在南太平洋上的火山岛——莱松岛的爱情故事。 米切尔把手稿交由Henry Love Angel,Angel在1945年去世,直到他的儿子发现的手稿,把小说和米切尔的信件一起发表。
内容梗概
《失去的莱松岛》(Lost Laysen)描写的是南太平洋一个即将消失的一个叫莱松的小岛上发生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激动人心,扣人心弦。它的两个男主人公,一个儒雅,一个彪悍,同时都爱上了一个思想独立活泼可爱的姑娘,为了心爱的姑娘,两个人不惜一切代价,重新塑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人物介绍
比尔·邓肯(Billy Duncan)
爱尔兰人,身高6.3英尺。于其29岁时再“加里班”号上做大副。在他16岁那年离开了爱尔兰,离开了家庭、学校和朋友。因为他搞了一次小造反,被悬赏捉拿。此后四处漂泊历尽艰辛,生活得极不如意,总是打架,有架必打。
性格粗犷、剽悍。体格强壮。愿为考特尼·罗斯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认识考特尼之后,打架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捍卫考特尼的名誉。他总是叫考特尼“小姑娘”。想要她,却明白不能亵渎她。送给考特尼一把名叫“Amigomio”(我的朋友)的西班牙钢制小匕首,并对她说“恐怕有朝一日你会用得着它--现在你最好走吧。”最后在考特尼离开人世后,觉得同船一起下沉的是、他的心,他的希望,他的生命。
考特尼·罗斯(Courtenay Ross)
美国人,传教士。身高5英尺,体重约115 磅。小说发生时19岁,也永远定格在19岁。她离开美国,因为厌倦了浮华的生活,需要刺激。从印达诺上“加里班”号,目的地是莱松岛。她想要给日本人洗脑,教他们不要拿刀子捅人。
她既可以专横霸道,又可以温柔如母;她既像个格格傻笑的女学生,又拥有创世纪以来女人的全部智慧,并且还像个小男孩那样富有热情和生机。
最后为了捍卫荣誉而用比尔送的匕首自刎。
道格拉斯·斯蒂尔(Douglas Steele)
美国人,运动员,军火制造商D·G·斯蒂尔的儿子。小说发生时23岁。擅长短跑、掷链球、撑竿跳,跳高。温文尔雅,深深地爱着考特尼,为了她的安全,不辞辛劳地全世界跟踪她。最后为捍卫她的荣誉,英勇地拿出刀枪拼到最后一刻。
吉姆·哈里逊(Captain Jim)
“加里班”号船长,与比尔·邓肯是好友。
胡安·马多(Juan Mado)
混血儿,一半是日本血统,一半是西班牙血统,拥有魔鬼本身的黑暗之美。他有一双温柔的微微上斜的黑色眼睛,一张温柔的总挂着讥嘲神情的女人似的红唇。他的黑发是那么柔滑如丝,他黄褐色的皮肤是那么柔嫩。他看起来是那么的温柔斯文,实际上是从地狱里出来了魔鬼。他在这些群岛间,在他居住的莱松岛上有很大影响。他是方圆数英里内最富的人,无论白人还是土著,没有比得过他的。
他恨比尔·邓肯和船长,因为他们曾终止了他的几个谋杀团伙和绑架团伙。
他想要考特尼·罗斯,并不择手段地想占有她。最后饿死在船上。
点评鉴赏
书评
Like Scarlett O’Hara , Laysen's headstrong heroine is a woman ahead of her time.——Vogue
(与斯佳丽-奥哈拉一样,《失去的莱松岛》文中倔强的女英雄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性。)
Fascinating...what's most valuable of all is the light this literary novelty sheds on the extraordinary artistic process. ——Lisa Schwarzbaum,,Entertainment Weekly
Damn good storytelling...highly enjoyable. ——John Griffin, Sarasota Herale-Tribune
(哎呀好故事... ...非常令人愉快。)
Entertaining... an amazing gift——June Arney,The Virgnian Pilor
(令人愉快的... ...一个惊人的礼物。)
读后感
“仅有少数人还记得15年前报纸上曾有几则关于莱松岛失踪的消息。那是汤加群岛中的一大火山岛,居民主要是日本人、中国人和少量白人……”
这既是故事实质上的结局,也是形式上的开端。一个失去的世界,一段失落的爱情——已届中年的比尔·邓肯在与查理的闲侃中开启了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15年前的经历,如生活中不经意掠过的一场梦,在比尔轻松平静的侃侃而谈中,似乎那是别人的故事,又似是心血来潮臆想的一段情节。只因为命运不可逆转,结局无法更改,心情反而能更加平静,更理智地处理内心埋藏已久的悲痛。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那么一些刻骨铭心的美好,或轰轰烈烈,或平淡如水,当抽身而离那段生活,美好才能称之为美好。上天给了人们这种美妙的情感,却要让你唯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它包裹着的深情厚意。这就是生活,因为时空上的有限,才促成情感之无价。《失去的莱松岛》据说是玛格丽特·米切尔一段真实感情的文学拟化,作家变幻角色将之安身于一个无论在性别还是性格都对立的粗犷汉子比尔·邓肯身上,反而更映射出她深深的失落悲切之心。
比尔16岁时便离开爱尔兰的家和朋友,背乡离井四处漂泊、历尽艰辛,“生活得极不如意,总是打架,有架必打”。即使后来吉姆船长好心收留他在“加里班”号轮船上担任大副,生活渐趋安定了下来,这种情形仍没有改变。那时候,他29岁,随着轮船日复一日往返于汤加各岛屿之间,生活就如大部分时间平静的大海一样,虽偶尔有风带来的波澜,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多大改变,那是他一生中最富有活力却也最迷惘的时光。考特尼·罗斯偶然的出现,给他的心灵带来一种全然不同以往的冲击,一种势必会改变的趋势。沉默寡言的他第一次坦诚罗斯是他多年未曾遇到的“好女人”,对拙于言谈表达的邓肯来说,这个“好”的意义并不等同于世俗的“好”,不是处于字斟句酌的理智权衡下的评价,而是一种本能的感触和呼唤,唤醒他心中一直未能觉察到的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一旦意识到这种情感的存在,他几乎无法抵御随之而来的渴望,也许俗世的所有标准——经济意义的、道德的、荣誉自尊的,所有的——在他理智的默许下可以压制这股熊熊燃烧之火蔓延,却挡不住它本能的燃烧欲望。比尔与罗斯之间是一段怎么样的的感情?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次平淡无奇的偶遇,一种单纯的好感,还是爱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段可以有多种走向的感情之途,在还没真正开始的时候便被强制性地结束。即使当年身处其中,即使多年之后再度忆起,衡量那种情感的天平仍是始终摇曳不定,如同每一个人都有过的初恋一样,在多年以后你仍难以说清当时的情感实质?并非只有爱情才让人缅怀,确切地说,那只能说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正如初美给渡边的感觉,它无限美好,是一种生命力自动萌发的美好情感,与生俱来的美丽憧憬,村上春树这样形容它:“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对比尔来说,这正是他漂泊生活中一直被遗忘的、未曾记起的存在于他身上“长眠未醒的自身的一部分”。不同的是,比尔不是顿悟,而是真真切切的身临其境的感受,邂逅罗斯,他痛,同时幸福地憧憬着,哪怕看不到希望。这种情感的挣扎在随后一直伴随着比尔,在每个航程每个日子里,即使面对烟火湮灭后罗斯的残驱,即使过了许多年,它仍始终停留在比尔的内心,永不消逝,因为那是比尔生命里最美好的东西,至少在他自己看来,过去不曾、未来也必定不会再有。
给比尔带来美好憧憬同时也带来痛苦的罗斯,时年19岁,正身处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年纪,又恰好是一个很有自立意识的女孩子,她厌倦了都市的生活,甚至也厌烦了道格拉斯·斯蒂尔对她的世俗公式化的追求方式,她离开圣弗朗西斯哥来到印达诺乘上邓肯的船准备前往莱松岛。从她半夜找到比尔要求他阻止斯蒂尔杀害胡安·马多的经过来看,实际上她跟斯蒂尔很坚决地彼此相爱着,这种爱的升华之处在于她会设身处地地从斯蒂尔的荣誉角度来为他担忧,斯蒂尔在她内心里占据着无法撼动的地位。她的厌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虚荣心驱使下的任性举动——这是普遍存在于自信年轻女孩心中的虚荣,是一种彰显自己宝贵的虽然有点幼稚的手段,然而也不得不承认,在有时候,它是考验爱很实用的手段。比尔说“可是我突然明白对于所有的男人,她只见其孩子的一面,她最喜欢他们孩子的一面;对她来说所有的男人都是孩子”,正体现了罗斯的这种性格特质。罗斯作为一个视角设定中的彼方人物,米切尔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经由比尔之所见所闻所感受,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罗斯的轮廓,虽无法了解罗斯真正的内心和情感,但这种空白可以借由我们自身对生活的感受去弥补。这种想象留给了我们,实际上在效果上更能够引起我们对比尔感受更真切的同鸣和同情,同时作为带有自传色彩的一篇小说,米切尔理应更能够深切地理解罗斯,而这样的处理,既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忘却,在一段尘封的往事中,淡化了最真实的情感,由别人去涂抹色彩,相信作家内心里一定存留着它最本色的底稿,这也是她生命里曾经的美好。
《失去的莱松岛》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创作《飘》之前写成的一个爱情故事,也是她留存于世的唯一另一篇小说。“它构筑了一个令人激动的、爱情与荣誉的故事”——在这样一个主题下,我们不应该忽略了道格拉斯·斯蒂尔这样一个人物。不管是出于对比尔失落痛苦心境的理解,还是对罗斯这样一个情感中轴人物的深刻渲染,又或者仅出于作家的一种温情,斯蒂尔在这个故事中的角色设定,使得这个故事更具有质感和独特性,可以说,如果没有斯蒂尔,这只是一段没有多少新奇性可言的情感邂逅。斯蒂尔是罗斯坚定不移的追求者,很大程度上他也是比尔苦恼和绝望的来源。即使如此,比尔对斯蒂尔仍是抱着一种复杂矛盾的情感,既不希望他跟着罗斯,同时又在内心给他俩祝福,比尔形容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嫉妒,这不过是自私而已。我知道我永远也得不到她,所以不想让任何人得到她。还有,我晓得假如一个男人肯为一个女人从美国追到这个上帝遗弃的地方来,那么他就不是一个轻易放弃自己追求的人。”斯蒂尔就是这样一个不论如何也要追随罗斯到海角天涯的人,他不仅是一个爱情上的斗士,也是一位儒雅的斗士,“一个真正的男人”,为了捍卫心上人的荣誉,他忘记自身可能面临的处境,宁可玷污自己的双手也不愿让罗斯的心灵染上一丝阴霾,在生命弥留之际,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他一定是流着血爬进这里的,手里握着打空了的手枪,死在她的怀里。”——死也要死在罗斯身边。
两个爱情上敌对的男人,却能够彼此互相理解、殊途同归,共同捍卫所爱女人的荣誉与尊严。书中最感人的情节在于这一场景:
他奇怪地看了我一会儿,平静地问道:“邓肯,如果你爱罗斯小姐,你会让这个魔鬼猖狂得意吗?”
“我不打算让他猖狂,”我说,“我要亲手把他杀了。”
“请原谅,但他是我的猎物。”斯蒂尔冷静地说。
“斯蒂尔,你听我说,”我这么说着却几乎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和小姑娘般配,将来有一天,你会和她结婚。”他快速扫了我一眼却没说什么。我接着说道:“你要和她在一起,手上就不能沾染任何人的血,不管此人有多坏。况且,她永远不会忘却这一点。”
“不管怎么着,”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要杀了他。”
“你指的是我要杀了他。”我回道。
唉,我们在月光下争论了半小时。最后我终于说服他接受了我的计划,不过天知道他是多么的不情愿!他把手枪交给我。我答应他,假如当晚我失败的话,我要把枪放在一个大箱子底下,因为早晨5点钟“加里班”号就要来接我走。终于,我们握了握手,他沿着弯弯曲曲的街道疾奔而去。多么完美的年轻人,在他的面前是无限美好的生活。
这种有点背离常态的“联盟”,对比尔而言既绝望又美好,除了他敢于坦然面对爱的取舍,同时也离不开罗斯这个美好化身的催化促成。在这种关联中,粗犷剽悍如比尔,儒雅无畏似斯蒂尔,还是这两人共同舍身捍卫其纯洁的罗斯,三人的心灵和形象都得到了升华。随后不期而至的火山爆发导致莱松岛沉没,罗斯和斯蒂尔未能逃脱天灾人祸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葬身大海。失去的莱松岛,也从此带走了比尔生命里最令他动心的美好!
相关版本
中文图书信息:
图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定价:9.80元
图书类别:文学
出版时间:1996-12
印刷时间:1996-12 开本:大32开 窄型
页数:155 页
装订:平装
英文图书信息:
平装:128页
出版者:Scribner
出版时间:1997年5月6日
语言:英语
产品尺寸:9.2×5.5×0.4英寸
作者简介
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曾就读于华盛顿神学院、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1922-1926年任地方报纸《亚特兰大日报》的记者。她于1926年开始创作《飘》,10年之后,作品才问世。《》的出版使米切尔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当时美国文坛的名人。她一生中只发表了《飘》这部长篇巨著,却成了亚特兰大人人皆知的“女英雄”。
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玛格丽特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
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玛格丽特于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1926年,由于腿部负伤,玛格丽特不得不辞去报社的工作。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开始致力于创作。
玛格丽特后来对人说,《飘》(《Gone With The Wind》)的写作占去了她近10年的时间。其实,小说大部分章节的初稿早在1929年就完成了。她首先完成的是小说的最后一章,然后返回来写前面的章节,但她始终没有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写,而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在近10年的时间里,玛格丽特很少对她的朋友们提起她的书稿。虽然不少人都知道她在创作,但几乎无人知道她具体在写什么。1935年春,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编辑哈罗德·拉瑟姆在全国各地组稿。当他来到亚特兰大时,偶尔听说了玛格丽特写书的情况。起初,玛格丽特否认她在写小说,因为她不相信南方人对南北战争的看法能让北方的出版商感兴趣。结果,就在拉瑟姆离开亚特兰大的前一天,玛格丽特才送去了她已经打好的近五英尺厚的手稿。同年7月,麦克未伦公司决定出版这部小说,并暂定名为《明天是新的一天》。
此后,玛格丽特花普利策奖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奖。就在小说问世的当年,好莱坞便以5万美元的代价购得将《飘》改编成电影的权利。由大卫.塞尔兹尼克制片,维克多. 弗莱明等3位导演执导,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利主演的电影《飘》于1939年问世。
作者于1949年因车祸去世。
在其逝世后,1996年,她的中篇小说《失去的莱松岛》才被发现,并与其书信一起出版。
其他信息
出版情况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其影响可谓深远。但是1949年米切尔去逝时,她的私人信件及文稿,甚至连《飘》的原始打字稿全部都被销毁了。至此,人们一直认为米切尔生前只有一部作品传世。然而,在50年后,(1996年)世人发现米切尔在创作《飘》之前写成的另一个令人喜爱的故事,这就是中篇小说《失去的莱松岛》。 该书的发现披露了真实生活中的一个浪漫故事,这就是米切尔与她年轻的恋人安吉尔的爱情故事。本书中包括《失落的莱松岛》的手稿,以及米切尔的信件、照片。
作品背景
作品发生的背景设定在南太平洋的汤加群岛的火山岛——莱松岛上。莱松岛是个相当大的岛,但上面仅有一座城。此地多沼泽,多热病,糟糕之极。日本人散布在岛上的各个角落,土著人也是如此,但少数白人种植园主进城居住。在小说的结尾,莱松岛因为火山爆发而从地球上消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7 19:54
目录
概述
内容梗概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