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鹿,拼音shī lù,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以鹿喻帝位,比喻失去政权,失去天下。
解释
典源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
《汉书》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列传·蒯通〉~265~
天下既定,后信以罪废为淮阴侯,谋反被诛,临死叹曰:「悔不用蒯通之言,死于女子之手!」高帝曰:「是齐辩士蒯通。」乃诏齐召蒯通。通至,上欲亨之,曰:「若教韩信反,何也?」通曰:「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上乃赦之。
《昭明文选》卷五十二〈论二·王命论〉~2264~
唐·李善注引太公《六韬》曰:「取天下若逐野鹿,得鹿,天下共分其肉。」
释义
“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以鹿喻帝位。”后因以“失鹿”比喻失去政权,失去天下。
出处
明 高启 《感旧酬宋君咨见寄》诗:“中原未失鹿,东海方横鲸。”
清 石为崧 《秋日坐秦淮水榭闻故老谈金陵遗事》诗:“荆榛曾记从龙日,鼙鼓还传失鹿年。”
宋
苏轼《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尘闇人亡鹿,溟飜帝斩鼇。”
明
高启《感旧酬宋君咨见寄》诗:“中原未失鹿,东海方横鲸。”
清 石为嵩 《秋日坐秦淮水榭闻故老谈金陵遗事》诗:“荆榛曾记从龙日,鼙鼓还传失鹿年。”
宋
王安石《范增》诗之一:“中原 秦 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