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槽绦虫病
动物病害
头槽绦虫病是头槽绦虫寄生于鱼肠道所引起的一种消化系统寄生虫病。
病原
九江头槽虫。寄生于草、青、鲢、鳙、鲮等鱼;马口头槽绦虫寄生在青、团头鲂、赤眼鳟等鱼。
病状诊断
病鱼黑瘦,体表黑色素沉着,摄食力剧减,口常张开,故又称为“干口病”。严重时,病鱼的前腹部膨胀,触膜时手感结实;部开鱼腹,明显可见前肠 扩张。剪开前肠 扩张部位,可见白色带状虫体聚居。
预防治疗
预防:(1)漂白粉清塘。每公顷深34厘米的水面,用210千克。(2)生石来清塘。每公顷水深34厘米的水面,用1125千克。(3)经过清塘水消毒的池塘,切勿投放草鱼作“试水鱼”。 治疗:(1)晶体敌百虫(90%含量)。内服,50克敌百虫和0。5千克面粉混和做成药饵,按鱼的吃食量投喂,1天1次,连用6天。(2)槟榔。内服,每千克体重用药2克-4克制成颗粒饲料投喂。1天1次,连用3天-5天。(3)华夏--灭蠕灵。内服,每100知克鱼体重用本品20克-30克,每日1次,连服5天-7天为1疗程。
基本介绍
河南一养殖户,他的一口饲养鲤的池塘中,发生浮头现象,在加注井水和开动增氧机的情况下,仍有部分鱼死亡。仔细观察后发现,病鱼浮在水面上如同吃食一样不停地游动,严重者侧翻或者腹部朝上,遇人受到惊吓也不下沉。这与平常的缺氧浮头现象不大一样。
病鱼检查:目检病鱼消瘦、鱼体发黑、体表粘液较多。镜检发现鳃丝暗紫色,有少量的鳃隐鞭虫寄生,从以上症状看,这并不是致鱼死亡的主要原因。解剖了4尾即将死亡的鲤鱼,发现肝、胆正常,肠道粗大,剖开肠道后发现有乳白色带状虫体蠕动不止,数量不等,体长约在0.5~1毫米,用手将虫体伸长时可明显看出节片,其头呈心脏形,顶端微陷,两侧各具一个深沟槽,据此诊断为头槽绦虫病。
天危害情况:头槽绦虫的卵在水中孵化后,首先寄生在水蚤上,鱼类吞食了带有寄生虫的水蚤后即感染此病,头槽绦虫在鲤鱼肠道寄生后,造成肠道的堵塞,影响鱼的正常生理机能,导致鱼发病死亡。通常每年在育苗初期,鱼就会用开始感染此病,短期内大部分鱼都会被感染,并造成大批鱼死亡,对越冬草鱼种危害最严重。
治疗措施及效果:
1.当天全池泼洒鱼用双效敌百虫0.3克/立方米,次日重复使用一次。
2.三天后全池泼洲溴氯海因0.4克/立方米,以防止继发细菌性烂鳃病的情况。
3.内服药饵:在投喂药饵前停食1天,以提高摄食强度,增强药效。用贯众、土荆介、苏梗、苦楝树皮中药合剂治疗。四种中草药的比例为16∶5∶3∶5,每10千克鱼用58克约。加入总药重3倍的水,煎至原加水量的一半时,倒出药汁,再按上述方法煎第二次,将两次煎小的药汁混合后,拌入饲料中喂鱼,连续投喂5~7天为一疗程。
讨论
1.通常只有在草鱼、鲢鱼、鳙鱼等一些鱼类中发生此类病害,在生产中鲤鱼患此病很少见报道,故没有引起广大养殖户重视,以致误诊,以致于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本人通过此次头槽绦虫病的治疗,认为到采用内服药饵、外用泼洒药物的方法,是可以治愈此病害的。
2.用万分之五浓度的生石灰或二万分之一的漂白粉清塘,杀死虫卵和水蚤,可以预防此病。
3.在养殖中设法切断头槽绦虫生活史,杀死中间寄主水蚤,定期泼洒杀虫药物可以预防此病。
4.对病死的鱼必须掩埋,以免虫卵扩散,对使用的工具要进行消毒杀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9 20:44
目录
概述
病原
病状诊断
预防治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