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闸镇,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市平罗县,地处
平罗县中东部,东以黄河主流中心为界与
红崖子乡相望,南连
渠口乡,西起惠农渠与城关镇、
高庄乡接壤,北邻
黄渠桥镇、灵沙乡,行政区域面积9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头闸镇户籍人口为20237人。
历史沿革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今头闸镇的东通平、红岗、东永惠、西永惠村均为平罗县所辖屯堡。
民国三十年(1941年)至民国末期,属平罗县第三乡辖。
1950年,为第二区驻地。
1955年,撤区并乡后为头闸乡。
1958年9月,属黄河人民公社。
1961年5月,为头闸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为头闸乡。
1985年3月,改为头闸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头闸镇辖头闸1个居民委员会,东通平、永惠、东永惠、西永惠、头闸、裕民、外红岗、立新村、邵家桥、红岗、双渠村、正闸1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头闸镇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头闸社区、头闸村、东通平村、永惠村、西永惠村、东永惠村、裕民村、外红岗村、红岗村、邵家桥村、立新村、双渠村、正闸村,镇人民政府驻头闸镇西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头闸镇地处
平罗县中东部,东以黄河主流中心为界与
红崖子乡相望,南连
渠口乡,西起惠农渠与城关镇、
高庄乡接壤,北邻
黄渠桥镇、灵沙乡,行政区域面积9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头闸镇地处黄河近代冲积(洪积)平原带,地势平坦。
气候
头闸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贺兰山的屏障作用,西北来的冷空气难以长驱直入,形成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干旱少雨、蒸发强、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9.2℃,1月平均气温-7.9℃,极端最低气温-28.2℃(1971年1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3.9℃,极端最高气温38.9℃(1999年7月28日),平均气温年较差31.8℃。生长期年平均219天,无霜期年平均175天,最长达230天,最短为131天。年平均降水量177.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45.1天,最多达58天(1996年),最少为28天(1972年)。极端年最大雨量308.4毫米(197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8.6毫米(1974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平均降水量在47.6毫米以上,最少出现在12月至2月,降水量在1毫米左右。
自然灾害
头闸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霜冻、洪涝、虫害、冰雹等,尤以黄河洪水和冰雹灾害频繁。1968年7月30日,镇域的永惠二队、东通平八队遭风雨冰雹袭击,民房倒塌5间,部分牲畜棚亦倒,死大家畜4头,农作物叶片被打落,受灾面积43亩。1976年9月、1981年9月21日、1999年7月14日先后遭受黄河洪水侵害,农田被河洪淹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02年7月20日下午6时30分至7时,镇区突降雷阵雨,夹带直径4厘米的冰雹袭击了西永惠、永惠、东通平3个村,受灾玉米3700亩、瓜菜395亩、胡麻320亩,直接经济损失44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头闸镇有耕地面积6.99万亩,林地面积2.48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头闸镇辖区总人口193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8人。总人口中,汉族15500人,回族3827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4.66‰,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1.5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6人。
2017年末,头闸镇常住人口为14137人。
截至2020年末,头闸镇户籍人口为2023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头闸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
2020年,头闸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农业
2011年,头闸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7777万元,比上年增长26.63%。
头闸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5409吨,人均1314千克,其中小麦5830吨、玉米1954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油料作物、枸杞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66万亩,产量2161吨,其中胡麻籽261吨,向日葵籽1900吨;蔬菜种植面积1.43万亩,产量62361吨,主要品种有叶菜类、大白菜、马铃薯、黄瓜、茄子、西红柿、大葱、大蒜等,其中叶菜类蔬菜495吨,白菜类16065吨,马铃薯10710吨,黄瓜630吨,西红柿15960吨,大葱14500吨,大蒜84吨,韭菜640吨。西瓜种植面积0.07万亩,产量2880吨。枸杞栽植面积0.73万亩,产量952吨。
头闸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5万头,年末存栏0.11万头;羊饲养量3.92万只,年末存栏2.36万只;牛饲养量0.41万头,年末存栏0.28万头;家禽饲养量7.67万羽,上市家禽5.56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148吨,其中猪肉314吨,牛肉387吨,羊肉314吨,禽肉产量111吨;禽蛋52吨;牛奶445吨;畜牧业总产值2157.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14%。
头闸镇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养殖面积243亩,水产品总产量588吨;渔业总产值480.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
2011年,头闸镇拥有大型农业机械0.05万台(辆)。
商业
2011年末,商业网点168个,从业人员216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头闸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78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3所,在校生298人,专任教师3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初中1所,在校生410人,专任教师4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8%,小升初升学率97.9%。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头闸镇有有线电视用户(含农村电视户户通用户)4268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3.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头闸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24张,专业卫生人员26人(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8人),完成诊疗10230人次;民营诊所3所,专业卫生人员18人;乡村医疗站4个,专业卫生人员8人。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7.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6700人,参合率92%。
社会保障
2011年,头闸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08户,人数651人,支出59.6万元,比上年增长12.3%,月人均91.5元,比上年增长13.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3人,支出11.8万元,比上年增长3.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0人,支出8.2万元,比上年增长2.6%;农村医疗救助7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7人次,共支出32.6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村临时救济147人次,支出8.8万元,比上年增长11.3%。自然灾害受灾人口86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997亩,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救灾支出2万元。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头闸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16千米,投递点13个,乡村通邮率69.3%。电信企业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023户,比上年减少68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20.1%;移动电话用户4723户,比上年增加796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2.8%,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头闸镇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122台,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101千米,用电负荷2300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447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42%,供电可靠率99.83%。
2011年末,头闸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80千米,生产能力2800立方米/日,生活用水102万立方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2.3%,年人均生活用水56.1立方米。
交通运输
头闸镇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省道滨河大道过境,境内长25.3千米;县乡(镇)级公路3条,境内总长22.25千米。
历史文化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为提高昌润渠水位,解决农田灌溉困难问题,在今头闸镇街道昌润渠桥下游150米处建提水闸一座,其为昌润渠的首座闸,故名头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