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沙蜥
爬行纲动物
奇台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grumgrzimailoi)为鬣蜥科沙蜥属的爬行动物。背鳞中杂有零星棱鳞,胸部和上腹部有微弱的棱迹,无腋斑,颊喉部有网纹。是新疆特有种,分布于新疆等地,多栖息于荒漠草原及固定沙丘地带以及也活动在开垦的农田附近和风蚀沙丘的盐渍土地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疆奇台。奇台沙蜥数量众多,是新疆东部地区的沙蜥优势种。已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概述图)
物种学史
自Bedriaga于1909年在新疆古城捕获奇台沙蜥和发表为新种以来,直至1977年始由赵肯堂再次在新疆奇台、木垒、乌鲁木齐等地采集到15尾奇台沙蜥标本,并于奇台境内发现了该种模式产地,即原名古城的遗址。
形态特征
奇台沙蜥体形平扁,头体长45-58毫米,尾长52-80毫米。头大,长与宽略相等,吻圆钝,吻鳞略大于两侧上唇鳞,鼻鳞2-3枚,鼻孔狭长而朝前侧方,鼻间鳞3枚,极少数个体为2枚。头部背面在前额、眼间和顶眼后的鳞片较大。上睫鳞8-11枚,前面的鳞片长而扁平,覆瓦状排列,上睑缘鳞平齐,下睑缘鳞的游离缘呈锯齿形,下眼睑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4行。上领稍突出于口前,上唇鳞13-16枚,鳞列下缘锯齿形,下唇鳞12-15枚。鳞高大于宽,颏鳞至喉褶的一纵列鳞39-55枚。体躯短阔,颈宽,喉褶和体侧褶明显。背鳞平滑,偶尔杂有零星棱鳞,胸鳞和上腹鳞菱形,有时有弱棱,鳞端尖出,通常在雄蜥中较为显著。
四肢健壮,背面均被棱鳞。但大腿部的棱鳞甚少,腹面的鳞片平滑,前肢贴体前伸时仅第二、第三、第四指超越吻端,指长顺序为4-3-2-5-1,爪尖长而弯,后肢贴体前伸第三、第四趾到达肩部(雌蜥)或部(雄蜥),第三、第四趾的外侧栉缘发达,趾长顺序4-3-2-5-l。尾后部的背、腹面全被棱鳞。背面棕灰色,有4列褐色横斑,杂有不规则的细纹、小点。前额部和眼间色泽较深,眼下至嘴角并沿颈侧到前肩部有一黄白色狭纹,上颌每侧有4条浅黄色斜纹,与暗纹彼此相间,尾部背面有2纵列被间隔的暗斑。前、后肢及指、趾背面都有条状黑纹。腹面黄白色,颊喉部有网纹,雄蜥的前胸部常缀有黑斑。尾腹面有2-3个黑色半环,与尾背的暗斑相联,尾梢黑色。雌蜥头侧的浅纹隐晦,颊喉部的黑斑不显。幼蜥的后肢比例长,贴体前伸可达眼下或眼前缘,尾的腹面呈现橘红色,与黑环相同。
栖息环境
主要生活在中国新疆天山北坡荒漠干草原、戈壁荒漠及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灌丛、固定或半固定沙丘。也活动在开垦的农田附近和风蚀沙丘及盐渍土地上,生境内的主要植物有驼绒藜、柽柳、白篙、白刺、琵琶柴骆驼刺盐爪爪等。
生活习性
活动
奇台沙蜥停住不动时,很难被发现。中午炎热时,常藏身在自挖的洞内,甚少外出。离洞前,先探首洞口,对周围审视一番,始蹑足慢步出洞。快步疾驰后,常站停撑起前躯,卷尾至背,蜥尾上弯而左右摆动一两次,然后放下其尾。通常,在气温20-35℃时活动极为频繁,捕食昆虫十分机灵,经常可见口中衔虫的沙蜥,当气温上升到30℃以上时,则隐藏于灌丛之下或进洞避暑。在逃避肉食性鸟兽追逐时,可在快速疾驰中准确地窜入洞穴内。
食物
食物中包括蚂蚁、金龟子、蜘蛛、瓢虫、甲虫及其幼虫,也有少数植物种子。成年沙蜥主要捕食各种鞘翅目昆虫,而幼体只能捕食体型较小的各种蚂蚁。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物种。也是新疆特有种。分布在新疆东部北塔山之西,沿木垒、奇台,西经乌鲁木齐到精河而止于新源,往北经富蕴至阿勒泰南缘地区。新疆(奇台、木垒、北塔山、乌鲁木齐、精河、新源、富蕴、阿勒泰)。国外未见报道。
繁殖方式
奇台沙蜥的交配期集中在每年的4-6月份;雌性沙蜥年产一次卵,平均每次产卵3、4枚,产卵时间集中在每年的5-7月份。怀卵数2-4枚。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奇台沙蜥数量众多,在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的奇台沙蜥,被当地的粉红椋鸟大量捕食。
保护级别
奇台沙蜥列入2000年8月1日以中国林业局颁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8 17:42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