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
唐代白居易诗作
《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赴滑亳节度使令狐彰宴会时所作的和诗。此诗主要是颂扬令狐彰治军有方,礼贤下士,勤政廉洁,含有阿谀奉承之意。
作品原文
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⑴
客有东征者,夷门一落帆。
二年方得到,五日未为淹⑵。
在浚旌重葺,游梁馆更添。
心因好善乐,貌为礼贤谦。
俗阜知敦劝,民安见察廉。
仁风扇道路⑶,阴雨膏闾阎⑷。
文律操将柄,兵机钓得钤。
碧幢油叶叶⑸,红旆火襜襜。
景象春加丽,威容晓助严。
枪森赤豹尾,纛吒黑龙髯。
门静尘初敛,城昏日半衔。
选幽开后院,占胜坐前檐。
平展丝头毯,高褰锦额帘。
雷捶柘枝鼓,雪摆胡腾衫⑹。
发滑歌钗坠,妆光舞汗沾。
回灯花簇簇,过酒玉纤纤。
馔盛盘心殢,醅浓盏底黏。
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咸。
福履千夫祝,形仪四座瞻⑺。
羊公长在岘,傅说莫归岩⑻。
眷爱人人遍,风情事事兼。
犹嫌客不醉,同赋夜厌厌。
作品注释
⑴题注:同用淹字。
⑵此句下注:相府领镇隔年居易方到,既到陪奉游宴,凡经五日。
⑶扇:原注“平声”。
⑷膏:原注“去声”。
⑸叶叶:一本作“业业”。
⑹胡:一本作“鹘”。
⑺座:一本作“海”。
⑻此句下注:盖祝词意也。
作品鉴赏
“令狐令公”名叫令狐彰,字伯阳,京兆富平(今陕西富平)人,为安庆绪部将,率军取滑州,任滑郑汴节度使,降唐后任滑亳节度使。滑、亳离乱之后,治军重农,治军有方,军队秋毫不犯。其人沉着果敢,知书传大义,善书法。这是一首和令狐彰且押“淹”韵的诗,应是白居易作河南尹时赴令狐彰宴会所作。可惜不知道白居易所和的令狐彰原诗,只能看到这首和诗。诗中把令狐彰说得治军严整,礼贤下士,勤政廉洁,仪态端方,即使放到如今新时代看来也不落伍,堪称为官楷模。
其实不然,令狐彰与安史之乱叛军多有关系,他们投诚唐朝后,尽管表现很是恭顺,但其所率领的军队受安史叛军影响很严重,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走向叛乱的道路。宣武军先后发生过八次大的军乱,这些与令狐彰不会没有关系。此诗多处是阿谀奉承之词,大有奴颜婢膝、溜须拍马之嫌,不愧为“奉和”之诗。从白居易的经历人品而论,是不该有如此文字的,莫非白居易另有企图,与安史余孽也要暗度陈仓之举,一旦有风吹草动,以保自身。如此看来,盛唐的败落已成必然,由白居易此篇可见那时某些文人为人准则的一斑。
如果写如此文章的文人能平步青云,但后世也一定会有人说他没有脊梁骨。人是要有骨气和尊严的,不能为了一官半职去迎合奉承,而丧失人格地奴颜婢膝。作为被奉承者,如果真是真心作人民的公仆,也应该把这样的文字销毁在当时。社会的败落就是由这些抬轿人和坐轿人引导的结果。大唐终于江河日下,白居易笔下伟大的令狐彰并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他是可悲的,可悲的是他活着已经在人们的记忆里死亡,更不要说后世对他的记忆。白居易当面如此露骨地奉承,其笔下写出这样令人怀疑其人格、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文字,他当时也许已喝得烂醉如泥了。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的诗文流传极为广泛,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存诗近三千首。有《白氏长庆集》。
参考资料
历代咏故乡浚县诗词自赏.淇河文化研究.2010-04-30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2:3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