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唐代杜甫诗作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是唐代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出自《全唐诗》。
作品原文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作品注释
①【远注】拾遗贬官,从此水竹居矣。②【赵注】拾遗掌供奉,则骑马以奉引。《后汉·刘圣公传》:李松奉引马惊。唐于沙苑置坊监,养马。③《谢安传》:安于东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子侄往来游集,肴膳亦屡费百金。④《阮籍传》:籍性疏懒,礼法之士,疾之如仇。⑤《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作品鉴赏
上四,答严诗前四句。下四,答严诗后四句。严曰“何须不着鵕冠”,盖劝之仕也。公答曰“拾遗奏书,奉引骑马”,见斥官之后,无复此兴矣。严曰“漫把钓竿,懒眠沙草”,谓不当隐也。公答曰“懒性从来,幽栖真钓”,见托迹此堂,习而安之矣。严曰“兴发”,公答曰“登临不倦。”严曰“驰马”,公答曰“枉沐旌麾”,皆喜之也。礼法疏,先致谦词。径欲锄,急待其至矣。在严诗固款曲而殷勤,在公诗亦和平而委婉。解者指严为语多刺讥,指公为始终傲岸,两失作者之意。孔毅父《续世说》:武过草堂,公有时不冠,故严诗云:“何须不着鵕冠。”而公答曰:“阮籍焉知礼法疏。”以解嘲也。《杜臆》:此因后人误读杜句,遂有不冠之诬,而欲杀之诬,亦从此起矣。
创作背景
诗当作唐朝宝应元年(762)春,杜甫当时51岁,严武在长安时是杜甫的同事,当年曾一起被贬出长安。前一年十二月,严武开始任成都尹。在成都期间,严武杜甫经常来往,也给与很大的照顾。后来杜甫还曾到严武幕府任职。杜甫所担任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才称他为杜工部),也是严武向朝廷保举的。
严武一生曾多次驻守四川,本诗创作于第一次镇蜀期间,严武对杜甫的劝仕之意大约曾表达过多次,一直到他奉召入朝、杜甫送他到绵州时,还在动员杜甫:“试回沧海棹,莫妒敬亭诗。”(《酬别杜二》)可以说,在严武第一次镇蜀期间,杜甫确实是绝意于仕进的,下了老死江湖的决心。但是送走严武之后,历经了徐知道之乱,在梓州、阆州避乱流寓的一年半时间里,杜甫的心情和想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新登基的代宗翻了一些肃宗时所立的旧案,一些遭贬斥的旧臣又得以起用,杜甫的许多故人也相继应召入京,反映出当时形势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因此他的心情不再平和,变得激烈,对自己卜居成都近两年的想法进行了否定。所以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杜甫旋即回到成都,不待严武招邀,已经于归家兴奋之际说出了“飘飘风尘际,何地置老夫?于是见疣赘,骨髓幸未枯”(《草堂》)的心里话,大有主动请缨之意。这一回杜甫的入幕,实在不见有推辞之迹。
严武在《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诗中邀请杜甫成都城游玩,深意是劝他为官,但杜甫在本诗说,如果您能枉驾出城到草堂来,我可以在杂草丛生的门前用锄头开出一条路来。这是客气话,也是对严武的邀请。同时也谢绝了严武劝仕的好意。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1 15:2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作品鉴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