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南宋朱熹诗作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是南宋诗人朱熹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讲述了作者重游故地,与多年的好友重逢,同时也和好友辨明哲学观念的异同。此诗前半部分抒情,后半部分说理,情理交融,表达了作者与好友重逢的喜悦,亦感慨两人在哲学的上的见解不同的问题。
作品原文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①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②。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③。
一笑支郎又相恼④,新诗不落语言间。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道人:此指佛教僧人。溥公:事迹未详,当为九日山僧,朱熹故人,东峰道人当为其别号。
②“点检”二句:此处借燕子、溪山的依旧,来对比岁月流逝。
③“三生”二句:指佛法的荒谬无用。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万法:佛教语,通称一切事物和道理。闲:空洞、空虚,即佛家所谓寂静、寂灭。
④支郎:即支谦,又名支越,字恭明。三国时月支国僧。曾仕吴为博士,后隐居穹窿山。身细长黑瘦,博览经籍,莫不精究。这里代指溥公,交郎本是三国时期高僧支谦的称号,后世因尊称僧人为支郎。
白话译文
几年来一直梦中回首这令人难忘的东峰,今天重游故地却已花白了双鬓。
查看梁间的燕子,它们飞去飞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新的岁月,台上所见的旧时溪山仍然像往日一样喜迎故人。
佛家所说的“三生”毕竟是没有什么实据的,佛教所持的“万法”实则本于闲静。
相逢一笑之后你可能又对我的见解不满,可是,为表达重逢喜悦的诗篇恰恰不在这语言之中。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的泉州。诗人和溥公久别重逢,正值重阳,溥公有诗为赠,诗人酬答了这首律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表明别后几年,经常思念自己的友人,回首前尘,当年聚首的云关,还频频萦现在梦寐之间,那里的东峰,正是溥公栖息之所。而这次重逢,恰好还在云峰,重逢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虽说时光流逝,自己的双鬓已经斑白,但能会见故人,也就是莫大的安慰了。接着申足前意:“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检点梁间的燕子,它们自去自来,已经经历了不少新的岁月,燕巢犹在,已是新筑的了。那台上所见的溪山,还像旧时一样,妩媚迎人,似乎和老友招呼:“你们旧日的游踪,还存留在这儿哩!”这两句进一步写重逢的喜悦,溪山依然如画,燕语如迎敌人,岁月是消失了,却喜旧情还在。
五六两句,转进一层,写重逢以后谈论的内容:“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尽管佛家爱说三生(前生、今生、来生),溥公也不例外,但作者看来“三生”毕竟是无据的。所谓万法归根,实皆本于寂静。佛家主张寂灭,追求不生不灭的涅粲境界。道家则主张清静无为。而儒家主张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主张居敬镇独。但归根结蒂,佛家、道家的宗旨,其由来只在于一个“闲”字。闲则静,静则百念皆空,神完志适。这和儒家重视人事,主张格物致知、居仁由义,在观点上也是迥然不同的。这两句说明作者和溥公,尽管是知交,但对哲学上的观点不妨各有见解。
结尾两句:“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作者知道上面“三生”、“万法”的说法,支郎必定不会同意,甚至还要相恼。诗句中以“又相恼”表示和溥公的解说,早有不同。又以“不落语言间”表示,之奉酬新诗的本意,只是表白自我的情志,真情所在,原是不落于语言之间的。这最后一句意思是说:新诗在语言之外,寓有深情。相逢一笑,溥公于“相恼”之外,当亦为重逢的喜悦,而欣然相谅吧。
名家点评
原上海诗词学会顾问马祖熙:全诗前半抒情,情中寓景;后半说理,理中见情。抒情之笔,充满重来的欣喜;说理之笔,深见高致。(《宋诗精华》)
江苏师范学院(原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陈建生:作者所写的是与山水重逢、与老友重逢的喜悦,同时也和老友辩明哲学观念上的异同。佛家主张“闲”,主张寂灭;儒家重视人事,主张进取。两者相距甚远,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成为知己、至交。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真诚、坦荡的学风,谦谦君子的气度。(《宋诗精华》)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侨居建阳(今福建建阳),宋高宗绍兴戊辰(1148)科进士。历官秘书阁修撰、宝文阁待制、侍讲等。他一生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思想上他继承程颢、程顾的学说,并发展为完整的理学体系。其著作颇丰,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注》《楚辞集注》等。后人有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卒后朝廷追封其谥号“信国公”后又改“徽国公”。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2:1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