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兴林场建于1958年,位于延寿县东北部
六团镇行政区内,距延寿镇20公里,地处东经128°10′—128°29′,北纬45°32′—45°40′。东、南部与
实验林场相邻,西部与胜利林场和宾县洪山林场相连,北部与
桃山林场接壤。
自然地理
山脉
林场施业区为张广才岭西坡,低山丘陵区,地势南低北高。
水系
由四条沟系构成,最长河流为太平川河,由西向东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78平方公里,占林场总面积的52%。
气候
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年日照2500小时,年降水量579—596毫米,无霜期125天左右。
土壤
以暗棕壤为主。暗棕壤共有3个亚类,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为主。
植被
属长白山植物区,完达山亚区,阔叶次生林区,代表性植物为阔叶混交林。灌木主要有胡枝子、榛子、忍冬、卫茅、杜鹃等。
野生动物
主要有兔、蛇、鼠、獾、黄鼬、狐狸、山狸子、山鸡、飞龙、野鸭、狍子、野猪、林蛙等。
经济社会
林场现有107户,332口人,在册职工182人,其中干部22人,技术人员5人。离、退休职工30人。下设木材加工厂、苗圃、子弟校、4个生产工段、4个森林防火检查站。有5台电脑。职工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职工有摩托车100余台,移动手机50余部,户户安装了有线电视、电话等现代设施。
森林资源
林地
经营总面积15049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4582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1292公顷,森林总蓄积945190立方米。
未成林造林地570公顷,疏林地1168公顷,无林地514公顷,非林业用地467公顷。森林覆盖率75%。
天然林
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8909公顷,蓄积83101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78.9%和87.9%。主要林分类型有软阔混交林面积1766公顷,蓄积172690立方米;山杨、白桦林面积2641公顷,蓄积236170立方米;硬阔混交林面积314公顷,蓄积39370立方米;柞林面积4096公顷,蓄积374870立方米。人工林面积2383公顷,蓄积114180立方米,占森林面积、蓄积的21.1%和12%。主要林分类型有:落叶松纯林1830公顷,蓄积95450立方米;樟子松纯林280公顷,蓄积15030立方米;红松纯林270公顷,蓄积3700立方米。
公益林
在林业用地中,区划
生态公益林总面积1019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9.9%。其中区划界定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81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6.2%;区划界定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6378公顷, 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3.7%。区划商品林面积4385公顷, 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0.1%。
生产建设
林场始建于1958年,建场至今造林更新累计投入资金310万元。营造人工林面积2383公顷,人工林蓄积11.8万立方米;共完成森林采伐9000公顷次,生产木材25万立方米,产值5000万元,上缴育林基金1050万元,上缴税金3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森林培育由建场初期的有林地面积11698公顷,到1998年增加到12328公顷。
木材加工厂年加工能力3000立方米,生产板方材1800立方米。
主要产业
职工家庭的经济来源80%是由多种经营生产获得的,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零售商业、食用菌、人参、经济林等为主要项目。珍稀食用菌基地可生产猴头菇、杏鲍菇、白灵菇、黑木耳等珍稀菌种产品
发展方向
一是通过分类经营,以培育森林资源为重点,以提高综合效益(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林为本、合理开发、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尽快建立起产业结构合理、区域化布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林业产业体系,在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整体效益,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到2010年实现森林面积14280公顷,
森林覆被率达到94.9%,森林蓄积增加26.7万立方米,达到130万立方米。二是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林副山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逐步建成林药、林果、食用菌、山野菜等基地,追求森林的多样产出。
发展项目
1、食用菌基地建设。利用3年时间,通过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珍稀食用菌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50吨,产值70万元。
2、林副产品基地建设。年产山野菜30吨,产值40万元;年产鲜果600吨(到2010年),产值60万元。
林场场长:王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