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自由党(Freiheitliche Partei Österreichs):
奥地利在野党。1955年成立,前身是“独立者联盟”,曾于1983—1986年和社会党组成联合政府。2000年2月与人民党联合执政,2005年党内发生分裂后失去执政地位。2017年12月同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2019年5月因时任党主席“通俄门”视频丑闻导致执政联盟破裂。主席赫伯特·基克尔(Herbert Kickl)。
起源及发展
起源
“无党联盟”为不同利益团体的联合体:当许多前纳粹份子在1945年战后第一次国民议会选举中无选举权时,很多前大德意志人民党党员、前乡村同盟成员以及战后年轻一代,希望联合组成第三势力,力图挑战社会民主党和人民党两大党的强势地位。该联盟因成员成分复杂,始终处于思想不能统一、不断有成员退出的松散状态,直到联盟最终解体也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党。
发展
由于多次在选战中落败以及持续不断的内讧,联盟最终于1956年解散,自由党成立。自由党首任党主席为前党卫军旅长安东·莱恩特哈勒(Anton Reinthaller),由于他长期担任国家社会主义(纳粹)运动骨干,于1950年至1953年被逮捕并监禁。1930年代,莱恩特哈勒作为当时奥地利非法组织——奥地利法西斯(Austrofaschismus,该组织为德国
纳粹党的成员)的成员,支持纳粹党的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政策。1938年在
阿图尔·赛斯-英夸特的“合并派”内阁中任农业部长,后任帝国议会议员(至1945年)。在就职演说中,他明确表示:“国家的不二信仰是归属于德意志民族!”他曾多次强调奥地利德意志居民与德国合并的愿望。
自由党长期只有6%的民意支持度,甚至低于其前身“无党联盟”。自由党作为无足轻重的政治力量,时而投靠社会民主党时而投靠人民党。1970年自由党在时任党主席弗雷德里希·皮特(Friedrich Peter),前党卫队高阶将领的带领下,同意与社会民主党合作,加入临时的少数派政府,直至1971年新的国民议会选举开始。作为对自由党的回报,社会民主党强行通过了旨在减轻对小党歧视的新选举法。
在1980年的自由党代表大会上,自由主义派的政治路线获得通过。1983年国民议会选举,自由党虽然只获得该党历史上最低的得票率5%,却因为党主席诺尔伯特·史提格(Norbert Steger)成为副总理,而第一次参与政府行政。史提格致力于本党自由主义愿景并努力发展新的选民群体。
尽管如此,自由党的日尔曼民族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前自由党籍国防部长弗雷德海姆·弗里申施拉格(Friedhelm Frischenschlager)以及前自由党籍法务部长哈拉德·欧弗纳(Harald Ofner)都曾公开做出强烈的日尔曼民族主义表态。(80年代奥地利非法政党国家民主党主席诺伯特·布尔格(Norbert Burger)曾说过:“欧弗纳与我们的理念完全一致,努力方向也没有任何差别,并不是因为它是国家民主党成员,而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日尔曼人。”)
海德尔时期
1986年12月13日,
约尔格·海德尔于在因斯布鲁克进行的自由党代表大会上,成功击败对手诺尔伯特·史提格(Norbert Steger)成为新任党主席。社会民主党籍的总理弗兰兹·弗拉尼斯基(Franz Vranitzky)因此停止了与自由党的联盟关系。
此前的自由党以知识阶层为核心,海德尔则推进了自由党向新的全民政党方向转化。因此,自由党在维也纳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人社区Simmering以及Favoriten赢得了新的选民群体。海德尔不断在文宣及口号中猛烈抨击奥地利内外政治的策略获得成功。他喜欢以推动公投为工具,以鼓吹右翼平民主义及民粹主义诉求为手段来公开宣传
国家社会主义政体。
1993年自由党的“奥地利优先”公民投票提议造成了该党的第一次分裂。以海德·施密特(Heide Schmit)为首的5名自由党籍议员在同海德尔激烈争吵后声明退出自由党,另行组建新政党——自由论坛(Liberale Forum),至1999年该党在国民议会中拥有代表权。由于自由主义派的出走,自由党于1993年退出国际自由联盟,自由党在该联盟中的成员资格遂由自由论坛取代。
成为执政党
尽管自由党发生了分裂,但一直作为反对党的自由党却出现了速度惊人的飙升,在1999年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自由党以26.9%的得票率成为国会第二大党。自由党同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人民党主席
沃尔夫冈·许塞尔(Wolfgang Schüssel)出任新政府总理,自由党籍的苏珊娜·里斯-帕瑟尔(Susanne Riess-Passer)成为副总理。
自由党参与政府遭到了非常猛烈的批评,
奥地利内部有名为“星期四集会”的组织成立来反对这个联合政府,外部则有其余14个欧盟国家共同对奥地利进行制裁。
由于政府成员中的自由主义派代表和没有公职的海德尔拥护者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2002年秋天,自由党籍的2名阁员苏珊娜·里斯-帕瑟尔、卡尔-海因茨·格拉瑟尔(Karl-Heinz Grasser)以及自由党党团总召集人皮特·维斯腾哈勒尔(Peter Westenthaler)辞职。这也导致了随后的国民议会重新选举。
沉沦
在2002年11月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自由党仅以10.01%的得票率获得18个议会席位(1999年为52席),仅仅微幅领先绿党,列第三位。这次选举的赢家是自由党的合作伙伴人民党。人民党42.3%的得票率确保了两党可以继续合作组阁。选后,两党为联合组阁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最终,自由党在赫尔伯特·郝普特(Herbert Haupt)的领导下与人民党再次达成合作协议,自由党过低的得票率使其不得不在政府职务分配问题上做实质性的让步。
特别的是,在国民议会第二个会议期内,自由党经常由于“突然改变主意”而受到指责,就是说,自由党在人民党的压力下偏离既定目标。党内在灾难性的选举结果出现后,开始了一场牵涉面广泛的路线斗争(直至凯恩腾州议会选举后才宣告结束),结果造成赫尔伯特·郝普特请辞副总理,改由胡伯特·高尔巴赫(Hubert Gorbach)继任(郝普特改任社会部长并继续充当名义上的党魁)。
在200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自由党必须接受在全国范围内选票大幅下降的现实。其支持率由1999年的23.4%下降为6.3%。与此同时,自由党获得的唯一一个议席被安德雷阿斯·梅尔策(Andreas Mölzer)利用党内事先安排的第一顺位优先权获得,而自由党首席候选人汉斯·克隆柏格(Hans Kronberger)却因此落选。克隆柏格因此向宪法法庭提出诉讼,要求法院判决梅尔策的议席由他获得,终因无正当论据而败诉。梅尔策被视为党内日尔曼民族主义派代表。欧盟议会选举结束后,赫尔伯特·郝普特被迫请辞党主席。在2004年7月3日举行的自由党特别代表大会上乌尔苏拉·哈布纳以79%的得票率当选新主席。她的高票当选是自1986年乃弟
约尔格·海德尔同诺尔伯特·史提格(Norbert Steger)竞选党主席之后自由党高层人士少见的意见统一。
分裂
2005年4月4日自由党的矛盾总暴发,时任党主席乌尔苏拉·哈布纳、副总理胡伯特·高尔巴赫、议会党团总召集人赫尔伯特·施雷伯纳(Herbert Scheibner)以及肯特州长
约尔格·海德尔共同转入新成立的奥地利未来同盟,自由党的前景充满变量。党内日常事务由资格最老的自由党理事会成员——维也纳党团总召希码尔·卡巴斯(Hilmar Kabas)暂时代理。
2005年4月23日海因茨-克里斯狄安·史特拉赫当选新任主席。他在这次在萨尔兹堡举行的党代会上获得了90.1%的支持率。这位新主席以竞选活动中极端排外的形象引人注目。他的竞选海报“维也纳不能成为伊斯坦布尔(Wien darf nicht Istanbul werden!)”及“用德语取代听不懂的玩意儿(Deutsch statt 'nix verstehen')”等清晰地体现了他的政治理念,并引起极大争议。秘书长赫尔伯特·克里克(Herbert Kickl)是史特拉赫的主要幕僚,全权负责竞选活动的策划。
大部分州党部在分裂后继续支持自由党。惟独海德尔领导的肯特自由党整体转向未来同盟。施泰恩凯勒内尔(Steinkellner)领导下的
上奥地利州党部开始以“上奥地利自由党”(Freiheitliche Partei Oberösterreichs (FPOÖ))的名义独立运作,2005年9月施泰恩凯勒内尔离职之后,重新与自由党中央协商归队事宜,并于2006年2月达成协议。
福拉尔贝格的自由党党部同样宣布独立于自由党以及未来同盟,但于2006年初重新回归自由党旗下。萨尔兹堡、
下奥地利以及布根兰的自由党州议会党团整体拥护党中央领导。在
维也纳及史泰尔马克,自由党州议会党团在未来统盟成立后不久便解散。在提洛,党籍议员首先转投未来同盟,随后成立独立于自由党和未来同盟的“自由派议会党团”。
在2005年10月2日进行的史泰尔马克州议会选举中,自由党以微小的差距而未能获得席位。这是自由党分裂以后进行的首次选举。史泰尔马克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个自由党同未来同盟都没有议会席位的州。2005年10月9日进行的布根兰州议会选举中,自由党的得票率减半,席位从原有的4席滑落到2席,未来同盟没能进入布根兰州议会。
在2005年10月23日进行的
维也纳市议会选举中,自由党由首席候选人史特拉赫赫领军,获得了14.9%的得票率,超过了选前预期,而未来同盟则仅获得1.2%的选票,未能跨过最低门槛,从而落选市议会。
在2010年10月10日举行的维也纳市议会选举中,自由党首席候选人史特拉赫获得了27.1%的选票,超过了选前自由党所预期的20%的目标,比上一届市议会提升了12.2%个百分点。这使得自由党取代了中右的
奥地利人民党(ÖVP 得票率为13.2%,下跌了5.5%)成为了维也纳市议会的第二大党。自由党在维也纳市议会的席位上升到了29个(维也纳市议会共计100个席位)。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其他政党如奥地利社会党(SPÖ),奥地利人民党(ÖVP),绿党的选票都比之前有所下降。中左的奥地利社会党更是丧失掉了维也纳市议会的绝对多数优势,遭遇了自1996年以来的最差成绩。自由党则是获得了建党以来最好的成绩,而且之前结束的其他各洲选举,自由党都出乎意料的获得了较高选票。究其原因,欧盟东扩之后随之而来的移民问题,
希腊等国在
经济危机中对欧元的冲击和自由党一改往日激进的排外宣传口号;拉拢已经取得奥地利国籍的老移民,将排外的矛头瞄准了还没有获得国籍的新移民及非欧洲族裔等是这次其在维也纳选举获得较好成绩的原因。且根据新的奥地利选举法,选举人的最低年龄降到了16岁,而因为担心外来移民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根据一些媒体的调查,青少年人中自由党有约4成的支持率。但尽管如此,自由党由于其固有的政治理念,不受其他政党欢迎因此无法联合组阁。奥地利国民保守思潮抬头,是值得关注的。
丑闻
2017年,奥地利人民党在国民议会选举中获胜,与自由党组建联合政府,2019年5月,时任副总理和自由党主席的施特拉赫涉嫌与俄罗斯富商“利益输送”的视频曝光,时任总理库尔茨随即宣布结束人民党与自由党的执政联盟,提前举行大选。在2019年9月29日结束的奥地利国民议会选举中,自由党遭受重挫,得票率为17.3%,比上次选举减少了9个百分点。
选举情况
2024年9月30日,奥地利内政部公布该国国民议会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极右翼政党奥地利自由党以29.2%的得票率获胜,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2日,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表示,委托现任总理、人民党领导人内哈默组建新政府,并要求他启动与社民党联合执政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