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是全世界文化的源头之一。它绵延不绝横跨人类历史的长河,它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以其独特的体系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女娲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作为我们中华儿女应当了解老祖宗的发展过程,弘扬女娲精神,传播女娲文化,以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重任。
女娲文化对于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却是一个很生疏的课题,我们虽然都是女娲的后裔却不了解自己的老祖宗真有点遗憾。
为了帮助广大人们群众了解女娲及其文化,本人收女娲遗址开发办公室老板姜冬梅女士的委托编写小册子以飨读者,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在全国多处文化区域中均提及女娲的名字,特别是峄城地区涉及到女娲的事更多,但一问到女娲其人其事人们大都会摇摇头说一句不知道,其女娲文化更无从谈起。
发展现状
本人一直很想解开女娲氏这朦胧而神秘的面纱,探出个所以然来,女娲究竟是人还是神?是一个美女还是一个“人首蛇身”的怪物?她如何被神化?她的身影为什么那么扑朔迷离?从出土文物和现存的文化遗址来看,在东北的长白山,新疆的吐鲁番,山东的嘉县,峄县的金陵寺,河南的南阳登封、灵宝、西华,四川的新津、宝子山,陕西的西安,广西,以及越南、缅甸、朝鲜等国均出现了女娲遗址。究竟什么地方是真正的女娲遗址?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翻阅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南到广州,北到东北的长白山,又跑了几处旅游景点,几十家图书馆,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女娲是人不是神,她是千古伟女人,人类的始祖”。真正的女娲遗址就在枣庄市峄县南二十里处金陵寺小镇。本人可以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证明。
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道教盛行各地的修道士均会人工造神,强拉始祖,虚构故事,其目的就是换取名和利,所以女娲遗址遍布全国。我们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就可以看出女娲氏被肢解变形,重构神化的的痕迹。
乘江苏省淮安市开发商姜冬梅女士对金陵寺女娲址的开发、发掘、整理、修复的东风,让镶嵌在鲁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文化明珠重新放出夺目光彩,这颗明珠已被埋在地下七千多年,如没有江苏姜女士的辛勤努力和她强大的经济支柱,女娲其人其事将在地下长眠万古,永远不会放出光彩。
几千年来女娲遗址一直被历史的烟尘所掩埋,迷失在不被人们所重视的金陵寺小镇的荒郊野外。由于姜女士对女娲遗址的开发利用,无疑给峄县大地带来无穷的福音。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春风将唤醒女娲氏沉睡的神态,拂去她朦胧而神秘的面纱,再现女娲氏坚强的意志及倔强的风采。让鲁南大地以及全国人民进一步了解女娲氏的光辉
形象,了解人类的始祖女娲氏的光辉业绩。
晋陶渊明有两句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让我们来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分析、共同校正吧。
本人所编写的这本小册子,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只是个人的业余爱好,只是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女娲其人其事以及她生活的时间、活动的区域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在枣庄峄县境内以及全国开展对女娲文化的研究,弄清女娲的真实情况。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所限,缺点错误肯定不少,我恳切地希望广大读者提出批评,特别是引用的诗文及学术论著,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派件作者,敬请原谅。
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让我们来寻找一下女娲氏的足迹。
一,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女娲考:
夏商周三皇时期有关文献记载的女娲。
《列子》云:“女娲氏是古天子,‘风’姓。所以称娲皇”。
译文:“女娲氏是古代的天子,她姓‘风’,所以人们都称她为娲皇”。
娲皇—女娲皇帝。
分析:《列子》这部古代典籍是我国最早的记载女娲的书籍,作者是周朝的列御寇,所以称《列子》,周朝距今有五千年多年,这部书说明了女娲的姓氏,她是远古时代一位天子,人们也称她为娲皇。
春秋时期有关文献记载的女娲:
《春秋·世本》载:“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
注释:伏羲—女娲氏的哥哥,他教人们用绳子戒网,用网捕鱼,用网狩猎。他还发明了弓箭,这比用木棒石器打猎要强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兽,就是天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都可以捕捉。捕来的鸟兽吃不完,还可以留着下次再吃。这样人们又学会饲养,继而他们又学会了种植谷物。复习时当时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一位发明家。
女娲—伏羲之妹,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一位发明家,群众首领。
分析:《春秋·世本》这部书距今约有四千五百多年,记载比较准确,可信度强。这部书肯定了华胥是伏羲女娲的长辈,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关系。
《世本》中云:“女娲制笙簧”。
译文:《世本》这部书中说,女娲制造笙簧。
注解:笙簧—乐器的一种,常见大小数种,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和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
簧—指乐器里用竹片或铜片或其他质料制成的发声薄片。笙簧泛指乐器。
分析:本书记载是说明女娲会制造各种乐器,关于“笙簧”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说笙簧为乐器,女娲氏是乐器的发明者,其二是说笙簧象征男女性器官,与人类婚姻生殖有关。
《春秋运斗枢》说:“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
译文:《春秋运斗枢》说,伏羲、女娲、神农是三位皇帝。
注释—伏羲女娲上文已释。
神农—我国三皇五帝时的英雄人物,相传他教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又亲尝百草,发明医药。
分析:《春秋运斗枢》这部书只说明伏羲女娲神农三位皇帝,其他没有介绍。
战国时期有关文献记载的女娲。
《山海经》中记载:“女娲之肠”。
分析:《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主要记载古代传说中的地理。作者已无可考,成书在战国时代,秦汉有所增删。此书保存了很多远古的神话传说,对研究古代文化、历史、地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只提到女娲之肠,也没有记载女娲的行迹,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女娲之肠,其原因无从考究。据袁珂先生著,《神异篇》中记:“女娲补好天地,为人类做完了她能做的一切工作,终于也休息了下来。这休息,我们叫它做‘死’,但女娲的死却不是灭亡,而是也像盘古一样,转化做宇宙间别的事物。在大荒的西方,有一处原野,叫做‘栗广之野’,那里有十个神人,名叫女娲之肠,横断了道路,一字儿并排站着,做守卫原野的工作—他们就是女娲的一条肠子变成的。她的一条肠子还能生出十个神人,我们就可以想象她的全身可能生化多少令人惊奇的东西了。”—选自中国神话主席袁珂的《神异篇》20页。
《楚辞·天问》中说:“登立为地,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译文:女娲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呢?她的身体又是谁制造的呢?
注释:《楚辞·天问》是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
孰—谁,疑问词。 尚—尊崇。
匠—在某些方面很有造诣的人,此指制造。
分析:这部书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屈原的作品,在战国时期峄县地区属楚地。(《枣庄史话》)本书所记载的这段文字是说女娲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呢?她的身体又是谁制造的呢?屈原当时提出这个问题带有穷极宇宙的性质,他很想探究一下女娲的究竟,传说人是女娲制造的,那女娲的身体又是谁制造的呢?表现屈原善于观察分析问题的思想。
西汉时期有关文献记载的女娲:
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荡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墨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
译文:远古的时候整个天崩坏倒塌,大地崩裂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部都覆盖,地也不能把万物承载。炎势宽广而又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荡无边无际而不消退。猛兽吃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大鸟用爪子抓食病残老弱。于是女娲氏熔炼五色石来补塌陷的青天,砍断鳌足来顶立天的四极,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积存芦灰来阻止洪水。苍天得到补救,天的四极直立而不倾斜,洪水消退,冀州一带太平,强壮凶猛的野兽死去,善良的平民百姓生存了下来。
注释:四极—古代指在大地尽头四角支撑天穹的四根柱子。古代有“天圆地方”的宇宙模式观念,认为穹庐形的天是靠四根擎天支撑在大地四个角落上的。
极—极点、尽头。 废—崩裂、塌陷。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天不能把大地全部覆盖,大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
兼—尽。 周—遍、全部。
滥焱—火势宽广而又猛烈地样子。
息—上息,指水的消退。
颛民—善良的人民。 颛—纯朴厚实。
鸷—凶猛。 攫—用爪子抓取。
炼—熔炼。 鳌—海里的一种大龟。
立四极—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
杀黑龙—指疏通某条大河。
济—拯救。 箦—(现:积)积存。
淫水—洪水。 淫—过度、过分。
涸—水干枯,这里指洪水消退。
蛟虫死—强壮凶猛的鸟兽死亡了。
分析:《淮南子·览冥训》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门客写的一部书,古代人把女娲喻为化育万物的女神。传说她开天辟地时用黄土造人,创造人类。此文主要说女娲炼石补天的事。作者高度评价了一个勇敢智慧、为民除害的顶天立地的女英雄的形象,反映了远古时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胸围气魄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她在大地震面前不甘示弱,带领群众抗震救灾,一方面她补救苍天,另一方面她对抗大地的摇动、制止淫水的肆虐,表现出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其中“断鳌足”“杀黑龙”,“鳌”似是某座山名,“黑龙”当是水名。至于“积芦灰以止淫水”则是仍保留在鲁南民间的扬灰止雨的风俗。
东汉时期有关文献记载的女娲:
《论衡·谈天篇》载:“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译文:共工和颛顼争做皇帝,共工没有战胜颛顼,用头撞到不周山,使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女娲氏炼五色石来补救塌陷的青天,砍断大鳌的腿来顶立四极。致使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移动。大地的东南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注释:共工—传说中的氏族部落首领。
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触—碰或撞。
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折—断。 维—绳子。 绝—断。(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子栓挂。)
焉—代词兼语气词,“于是”或“于此”。
百川—指大地上的所有河流。 注—灌入、流入。
分析:本文选自东汉王充的《论衡·谈天篇》。是他吧《淮南子》中的“共工怒触不周山”与女娲炼石补天焊接到一块了。《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著作,原书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三十二卷,今仅存内篇。在《淮南子》中根本没提到女娲炼石补天的事,可见在西汉时期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炼石补天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故事是由东汉时王充联系在一起的。本文讲述的是共工与颛顼争相为帝,共工怒触不周山方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之间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大变化。此时女娲才炼出五彩石来补塌陷的苍天。后来传说,女娲炼石处在峄县阴平镇境内,此境内有两座大山,一是铁脚山,一是刺天峰。均是寒武纪时形成的石灰岩山,刺天峰顶有四块方形石块,名曰:豆腐石。传说就是女娲炼石补天处。
王充在《顺古篇》中说:“雨不霁,祭女娲”。
译文:如果雨下得很长时间不停,人们就要祭奠女娲,期待淫雨得得停止。
注释:霁—雨或雪后转晴。
祭—祭祀、祭奠。
分析:本书说明把女娲说成了司阴晴之神,在峄城地区农村还保存着挂“扫云娘娘”。止淫雨民俗,每逢久雨不晴,百姓就扎成手拿笤帚的小纸人,悬在屋檐下称其为“扫云娘娘”,祈她显灵,以止淫雨,在悬挂的同时,还用勺子比划着口念:“勺子扒老天,云彩跟大山,今天下大雨,明天要晴天,今天念七遍,女娲显神仙。”这也说明了在鲁南大地千百年来,也就有了女娲显灵的远古遗存了。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又云:“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媒,因置婚姻。”
译文:传统的说法,在开天辟地的时候,没有人民,女娲氏用黄土造人,各种事物都安排好,但由于时间太长,她又忙于其他事情,于是用绳子抽在泥中,举起来就成为人了。又说:“女娲氏为人们祈祷神灵,为男女做媒人,设立婚姻制度。”
注释:《太平御览》《风俗通》—是东汉时期应劭所作。他与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硅同在泰山郡为官。
俗—引申为传统的说法。
抟—用手盘旋。 暇—时间。
剧务—剧烈地。 供—供给。 祷—祈求。
置—同制,制订、设立。
分析:本书引自东汉时期应劭的《风俗通》,这两段文字主要是说,女娲造人和规制婚姻。稍有点科学知识的人不会再认为人是女娲造的,人类是由动物自然进化的结果。那为什么说是女娲造的呢?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就提出疑问:“登立为地,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也就是说女娲氏怎样成为帝的呢?她的身体又是谁制造的呢?可是汉代学者王逸在此加了两句注释。“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本来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引用了一个传言,做了这么一条注,问题就变得复杂化了。不仅内涵变了,而且形体也变了,成为汉代以后女娲石刻人首蛇身的起源。那么,为什么说,女娲造人呢?实际上也就是后世子孙对女娲氏深情的怀念。后来炎黄之争使东夷一带的子民遍及华夏各地,这一传说因此而传布开来,使先民的记忆中普遍保存着女娲造人的零星碎片。
在氏族社会时期婚姻制度,那时在婚姻上首先是“血缘婚”过渡到“普那路亚婚”进而发展到“对偶婚”,到了氏族公社晚期才出现了“一夫一妻制”。所以后来传说女娲和伏羲的兄妹婚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这种情况下,女娲祈求神灵制定了婚姻制度,审时度势进一步规范人类的婚姻制度。奠定了人类走向文明的基础,充分显示女娲的聪明才智。
《说文解字》中云:“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译文:女娲,是远古时代一位极其崇高而庄严地女人,她化育(教化)万物。
注释:神圣—极其,崇高而庄严。
化—教化或化育。
者也—表示判断。
分析:《说文解字》是我国汉朝一部说明造字的书籍,现代用的汉子一般情况都以此书为准则。本书说明女娲是远古时代一位极其崇高而庄严的女人,她教化万物,这里所说的“神圣”是因为她“化万物”,此处的“化”作教化、化育来理解,而不是变化之化。可见女娲氏的由人到神还是汉代以后,或者说是在道教盛行的东汉时期。
晋代有关文献记载的女娃:
晋代葛洪《抱朴子·释滞》云:“女娲地出”。
译文:女娲氏是从地上出生的。
注释:生—出生或生长。
分析:《抱朴子·释滞》是晋代葛洪写的书,本书说明了女娲是从地上生长出来的,那是说明他是进化的结果而不是神。
晋代《尹子》云:“女娲补天,射十日”。
译文:女娲补救塌陷的苍天,又射十个太阳。
注解:尹子是尹文子。
分析《尹子》是魏晋人尹子的手笔,所以称《尹子》,他又把后羿射日的功劳也加在了女娲的身上。
晋代《文选》中的《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译文:伏羲的身体是带鳞的,女娲是蛇一样的身体。
分析:本书歪曲了伏羲氏和女娲氏的形象,人有可能是鳞身,决不会有蛇躯,所谓鳞身不过是人身上的癣纹之类—据中国神话主席袁珂先生的《神异篇》中(见补文)。本书的作者已无从考察,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记载。
唐代有关文献中记载的女娲:
宋代《路史》注:“女娲生承匡山,在任城东南。此地接壤峄境。复有皇母山,皆其遗迹”。
译文:女娲出生在承匡山,承匡山在任城的东南,此地与峄县接壤,又有皇母山,都有女娲的遗迹。
注释:《路史》宋代罗泌父子写的书。
任城—古城名,与峄县接壤。
承匡山—在峄县城西。
皇母山—在峄县城西北。
分析:本书是宋代罗泌父子所撰写,年代较近,据袁珂(袁珂:中国神话协会主席)先生分析,此书多是引用的古籍(今多轶亡),因此,没有功利目的的罗泌父子的著作是可信的。我们决不能使峄县这块养育过女娲氏的圣地被人们所渐渐遗忘了。所以我们应去粗存真,认真对待历史、地理,必须做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宋代以后文献记载的女娲:
《东野记闻》载:“河南西华县城二十里有女娲城,即女娲炼石补天处”。
《河南通志》称西华县城二十里即“女娲氏移民思故都。”《河南通志》、《太平广记》、《寰宇记》、《旧唐书》载在山西、陕西、河南登封、广西等地都有女娲坟。
明朝《峄县志》记载:
“女娲冢遗址位于峄城南二十里处,金陵寺山之巅,右有平石刻字,若古篆不可识。《述征记》载帝王冢非一所,此山狐绝似陵,复以陵名,而祀女娲伏羲于其上当为女娲冢无疑。嘉庆年间陷一穴,有人入其中,行百步昏昧,不敢前,旋塞,幸存有残碑记,宋庆历四年,清嘉庆三年相继在此修女娲祠,昔人俗称爷娘庙。奉祀女娲伏羲,数值兵灾,加之凿石垦荒倾圮瑾有残石像、石鼓、石莲花座遗物。欣逢盛世,国泰民安,为抚古迹瑰丽,防古迹之湮,故勒石之碣昭示后人”。
译文:明朝《峄县志》记载女娲坟址在峄县城南二十里处,金陵寺山上的顶端,右面有平滑的石碑,上面有刻的字,像古代篆字,没有人能认识。据古代书籍《述征》这部书记载,此处古代帝王的陵墓很多。这座小山孤独像个丘陵,又以陵命名叫金陵寺,并且在陵上祭祀女娲和伏羲,陵上是女娲坟,没有一点疑问。到了清朝嘉庆年间陵上塌陷一个山洞,有一个人进入洞内,走了有百多步,就昏迷不能向前,不长时间就堵塞了。幸运的是保存下来一块石碑,上边有记载,在宋朝庆历四年,清朝嘉庆三年相继在此修复女娲祠,古人俗称叫做“爷娘庙”,尊崇祭祀女娲和伏羲。多少年来遇到兵匪用火焚烧,再加上凿石头、开垦荒地,寺庙毁坏倒塌,仅仅只留下一尊破残的石像,
一个石鼓,一个石刻的莲花座等遗物。欣喜碰到国泰民安的盛世,为了保护珍贵的古迹,以防珍贵的古迹泯灭,所以雕刻石碑,使古迹明显受到后人的保护。
注释:冢—古代指坟墓。
巅—此指山的顶端。
篆—古代汉字形体的一种。
祀—祭祀。
嘉庆—指1796年(仁宗的年号)。
昏昧—昏迷。
数值—多少年来遇到。
旋塞—不久就堵塞。
兵灾—兵:兵和匪,灾:野火烧。此指兵匪用火烧,暗指战争造成的破坏。倾圮—倾:塌,圮:毁坏倒塌。
瑾—仅仅。
抚—保护。 瑰丽—异常美丽,此比喻珍贵。
昭示—明显,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分析:以上文字是明朝的《峄县志》所记载的女娲的事。首先点名了女娲冢的具体位置,修建时间、名称。女娲坟的具体位置在峄城南二十里金陵山顶上巅;时间是宋朝庆历四年建,清朝嘉庆三年修,原来的名字叫“爷娘庙”,进一步说明“爷娘庙”被毁坏的原因。现留有遗物“残石像”、“石鼓”、“石莲花座”现保存在山前。
宋庆历四年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就在陵上建了“爷娘庙”,这是有案可查的事实,当时的记载也不是凭空写上去的,也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从庙的名字来分析也可以肯定是事实。为什么叫“爷娘庙”,这就由于历史的流传有关,我们也可以设想一下当时的婚姻情况,首先是“血缘婚”这也是历史定论的事实,其实才是“普那路亚婚”,发展到“对偶婚”,到氏族公社晚期才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给史书上记载的女娲制定婚姻规定是吻合的。
从众多的考古文献中没有比《峄县志》上记载时间长、内容详尽具体的。
由上述事实年代、遗物、历史、文献分析断定女娲遗址确实就在峄县金陵寺山上无疑,请各位仁人志士不要再怀疑,我们要相信写历史的人,他们也不是白痴,也不是没有原则的乱写。如果你还有怀疑,那你就自己考察吧。
二、女娲氏氏族的历史沿革
恩格斯说:“一切文化民族都曾经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英雄时代代表着一个部落一个民族正走向成熟,它是一个集体凝聚力的表现。传说中的‘英雄’是一个民族自信和力量的证明”。中国的英雄时代是以史前的“三皇五帝”为代表的,而“三皇五帝”几乎与山东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当代著名学者王献唐先生的《炎黄氏族文化考》考证,女娲伏羲氏为东夷渔业部落的后裔,“风”性,由牟“蒙”移居山东泰山
一带曰“泰皇”又作“太昊”,太昊氏活动在山东中南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把女娲伏羲氏定位泰山以南也是比较合适的。
泰山以南地区的土著居民是东夷人的后裔,他们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北辛文化”“红土埠文化”和女娲文化的创造者。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主要是泰山以南地区,但泰山南部延伸到今江苏北部。
古代的中原人称东方人为“夷人”,这“夷人”的“夷”并不是贬义词。汉代的《说文解字》上说“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于是有人认为,那时的山东人称之为“夷”。考古证明那时的山东男子平均身高为172.26㎝,比其他考古的原始人类高3-4㎝,所谓当时的“山东大个儿”。根据出土的箭、镞和夷人“弈射十日”的传说也证明那时的山东人的确多力善射。东夷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鸟”为崇拜对象,这也可根据考古资料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证。出土的鸟头“三足鼎”就是有力的证据。栩栩如生的“鸟头”造型,娜目光犀利的双眼,分明是人们长期观察描绘的结果,而三个鸟头足有力地支撑于鼎下,又分明表达了人们以为自己的生活与“鸟”息息相关,从而对鸟产生了崇拜的感情,在传说中,东夷人将太昊想象为自己的祖先—“风”姓。“风”即“凤凰”的凤。也就是说太昊是以“凤凰”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少昊氏”是从“太昊”氏分离出来的,自然也是“风”姓。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氏”以鸟名官,并说一位叫郯子的人做过这样的解释:“我高祖少昊之立也,风鸟适至,故起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其实就是以鸟为图腾,崇拜鸟是东夷人的特点。
“大昊”又写作“太昊”,他是东夷人的祖先,从战国晚期开始,人们多将太昊与伏羲视作一个人,伏羲又写作“伏戏”、“庖牺”、“虑羲”等。传说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与他有关。
《易·系辞下》中说:“古者庖牺氏之五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也。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按照《诗含神灵》一书的说法,“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根据这一说法,华胥踩了雷泽地上一个足迹生了伏羲。又据《春秋世本》中载:“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
以上文字说明女娲氏和伏羲氏部落的姓氏来源,活动范围及以鸟为崇拜对象。
下面我们来再简单叙述一下少昊氏的情况,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太昊氏也起到一定的帮助。
少昊氏部落是从太昊氏部落分离出来的,这是有案可查的,他是以曲阜为活动中心,“少昊之墟”也是人们都知道的事实,他的后代遍及山东各地,进而到达江苏、皖、豫地区,这与大汶口文化的分布范围大体也是一致的。从《左传》的记载来看,由于这时农业生产初具规模,人们对直接关系农作物的种植的节气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
发现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气的变化,他们还以“鸟命官”,以“鸟命官”大约是掌握节气的一种分工,例如以“风鸟氏”担任“力正”,下属四官,以“去鸟氏”司分(去鸟就是燕子春分来,秋分去),伯赵氏司至(伯赵就是伯劳鸟,夏至鸣冬至止),青鸟氏司启(青鸟就是立春鸣立夏止),丹鸟氏司闲(丹鸟就是雉立秋来立冬去)。这虽不是十分科学的节气划分,但也为千年以后的夏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远古时代的人们已懂得根据物候定节气,知道春耕夏种秋获冬藏。
以上文字我们知道女娲氏伏羲氏是东夷渔业部落的后裔,姓“风”,由“凤凰”的“凤”而得姓。由于居住在泰山以南地区,所以称“泰皇”或“太昊”。他们的活动区域在泰山以南延伸到江苏北部。他们的特征就是以“鸟”为崇拜对象,这有出土文物为证。
由上文我们进一步知道少昊氏和太昊氏是同一个氏族部落的后裔,他们已经懂得农业生产,会观察形象、定节气,观察鸟兽的行动神态,奠定了伏羲氏教人们结网捕鱼、农耕狩猎、演义八卦打下了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由“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考证太昊氏(伏羲)生活在泰山一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人类繁殖能力比较强,所获的猎物远远不能满足氏族部落的生活需求,他们必须开阔自己的视野,寻找猎
物多的地方,寻找肥沃的土地,寻找日照充足的地方,也就像人们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开发大西北一样。
从泰山到峄县只有二三百里路,到达我们这一带是非常可能的。从地理环境上看我们峄县地处丘陵和平原之间,南与江苏铜山、邳县为邻;东和临沂地区的苍山接壤,北与泰安的泰山毗连;西面滨临微山湖。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部北部多高山丘陵,南部西部多平原。整个境地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气候宜人,雨量也很充沛,原始资源一定很富饶。由于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女娲伏羲氏到达峄县境内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到达江苏一带,难免会出现像《河南通志》所记载的“女娲移民思故都”,所谓故都也就是指峄县的金陵寺女娲遗址,远指泰山脚下。
从历史的角度考证,枣庄市境内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居住了,例如枣庄市驻地境内的城河、郭河、十字河、界河、陶沟河畔都有原始部落群族繁衍生息。
峄城境内阴平镇的铁脚山女娲峰、刺天峰、金陵寺境内的白山一带都有原始人类的居住点。
那时是“新石器时代”,也是历史所说的氏族部落时期,这一时期分两个阶段:一是母系氏族部落时期;一是父系氏族部落时期。在七千多年前也就是氏族部落达到比较繁荣阶段,长江流域的河姆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都是有案可稽的事实。根据1978年济宁大学师生在“北辛文化遗址(枣庄市滕州市东南三十五公里处)”、“红土
埠文化遗址(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东北山峪中)”和“女娲文化遗址”的实地考察研究证明,“女娲就生活在七千年左右的峄县境内,实属新石器母系氏族部落社会渐趋繁荣时期。”
从发掘的的农业生产工具如石铲、石刀、蚌镰、鹿角镐、石磨盘等都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创造出一套完备的耕耘、播种、收割、脱粒等工具,原始农业已初具规模。从发现大量的陶制的网坠均可以看出“北辛人”、“红土埠人”和“女娲人”狩猎捕鱼,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形。又从发现的大量的罐、壶、盆、碗等盛器以及在这些器具上的纹、划纹、堆纹符号等又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情形。在这个时期他们已经普遍使用了磨制的石器,在中国历史上称为“新石器时代”。此时的女娲人已由身披兽皮腰围树叶的时代进入纺织缝纫穿衣阶段。那时有了农业、畜牧业,人们已会洒种谷物,打猎捕鱼,还会烧制陶器,在上面绘制花纹,原始的纺织业也已出现,人们穿着兽皮的麻布衣服,会盖简易的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着原始社会人类的物质文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自己光辉的一页。
这就是中国历史有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那时是以妇女为中心,付女士生产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备受尊敬。在这一时期人们过着平等自由的生活,没有贫富没有贵贱没有阶级之分。
根据古代史书记载:“女娲陵墓在峄县南二十里金陵山上。其山上平下圆,状如雷鼓,四面光洁,似人工琢磨而成,女娲冢在其巅,
又有平石篆刻,不可识”。又据古篆,《述征记》云:“此山孤绝似陵,复以陵名,祀女娲伏羲于其上,当为女娲冢无疑。”又据《路史》注:“女娲生承匡山,在任城东南。此地接壤峄境,复有皇母山,皆遗迹。”根据南开大学江月启教授对七千多年前的“红土埠”遗址和“金陵寺女娲遗址”的周围的地形地貌考证断定“女娃就是此地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领袖。”(选自原峄城区区委书记在1996年5月举行的女娲文化暨峄城旅游开发区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历史的长河中,女娲的身影给人的感觉是扑朔迷离的,在全国范围来看,东北的长白山,新疆的吐鲁番,河南的南阳、灵宝、西华,四川新津、宝子山,山东的嘉祥县,峄城区阴平镇刺天峰均出现了女娲遗址。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女娲遗址呢?首先是东汉道教盛行之时的各地修道士的人工造神;其次是上述遗址中的人们强拉始祖以换取名利,但给后世子孙们考古、科研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女娲氏被肢解、变形、重构的痕迹,决不能作为考证女娲行迹的凭证。单纯作为学术考古研究,断定峄城区金陵寺山前就是“女娲遗址”。
金陵寺山前当地人们俗称“四山子”,“四山子”在远古时代就是古人活动的广阔场所。在1970年2月原金陵镇在山前建一所中学,也就是“金陵寺中学”,在当时小山前施工时发现了大量的古人遗物,都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但由于人们不知道是女娲遗址没有
保存下来(当时出土的文物上文已提到)。
听当地八十多岁的老人讲原小山的顶端是块全石,俗称“老鹰台”,它的方圆约有一百多平方米,上面保留着破庙的痕迹,也就是古籍记载的“爷娘庙”。宋朝庆历四年修,到清朝嘉庆三年又重修,到1946年破庙上所有的砖石瓦块被古邵大地主拉去建了学校。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连庙底的大石头也被挖掘一空,只留下一个女娲娘娘的石像、莲花座、石鼓等遗物,这也就是“爷娘庙”悲惨的结局。
原来古籍记载的石洞在山的北麓现还留有石洞的雏形。
山西面的女娲泉也在清朝末年干涸,现还有一点残迹,有古墓数所,从页岩上也可以看出几千年来地壳变动的痕迹。根据考古材料七千年前在“红土埠”遗址、“北辛文化遗址”和“金陵寺女娲遗址”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级达八级以上。这与考古研究古籍地形、地貌考察完全吻合。从206国道也可以看出岩石波澜起伏的情势,也可以想象当年大地震给女娲人造成的重大伤害,女娲带领人们抗震救灾的情形。
据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专家来对“红土埠遗址”、“女娲文化遗址”和“北辛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发掘,获得大量实物标本,经放射性碳化测定为7300多年。他们断定七千年前枣庄峄县金陵寺阴平一带是夷族居住地,是母系氏族社会最繁荣的时期,是女娲生活的时代。三千多年后才出现了轩辕黄帝将其十子分封
于滕县,直到殷末灭亡。
以上文字从地理、历史、考古学角度充分证明了女娲生活的年代、生活情形、分布范围、女娲遗址确切的地理位置。
三、女娲遗址实地考察记
当你从远方乘车来到峄县南二十里地的金陵寺小镇时,下了车向北走二百米就是全国著名的“女娲遗址”。
向北望去,一个小丘陵挡住了你的视野,当你登上丘陵放眼北望,就会使你顿时心旷神怡,再向北望去,丘陵起伏,连绵不断,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等你转脸向西时,那就会突然想起古籍中记载的几句话:“女娲陵在峄县南二十里金陵寺山上。其上,上平下圆,状如雷鼓,四面光洁,似人工琢磨而成,女娲氏冢在其巅。”当时你确实会感到眼前这座小山,上平下圆,状如雷鼓,四面被草木所覆盖,显得优美无比。
请你收住眼睛,向脚下望,就可以发现面前的红页岩石,跌宕起伏,向大海里的波浪一起一伏。这就是著名的南开大学江月启教授所考察的结果:“在七千多年前,此处发生的一次大地震所造成的断层。”看起来非常美丽,可想当年大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多么巨大的灾难。
这片古老的土地虽然养育远古的人们,滋润着万物,但原始地层的结构在缓慢而剧烈地运动着,大地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巨大的颤动。据史书记载当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
不灭,水浩荡而不息。猛兽食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也就像汉朝王充在《论衡·谈天篇》中说:“使天柱折,地维绝,天不足西北,故明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
从小山的东面用半个小时时间就可以登上山顶,此时你会顿感心旷神怡。远远向西南望去,微山湖水波荡漾百舸争流。近看良田万亩,横竖成行,碧绿如玉。再收回自己的眼睛,脚下只是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大深坑,南北长约一百多米。
据史书记载,原山顶的“爷娘庙”“女娲祠”“女娲冢”也就在于此。在宋朝庆历四年建,清朝嘉靖三年复修,在民国年间被蒋介石的杂牌军所破坏,解放后,石头、瓦块被古邵大地主孙茂迟用牛车拉到古邵东盖了一所小学校,当时只留下方圆一百多平米的“老鹰台”(全石为底,也就是一百多平方的大石台),一尊女娲娘娘的石像,一个莲花座,一个石鼓。女娲娘娘的石像莲花座现保存在女娲遗址开发办公室内。到了1968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老鹰台”上放炮垦石,把一百多平方米的全石“老鹰台”炸毁无余,石头也荡然无存了。
你向北走就会发现一个石洞的雏形,那就是明朝《峄县志》所记载的“嘉庆年间陷一穴,有人入其中,行百步,昏昧不敢前,旋塞,幸存有残碑记,宋庆历四年,清嘉庆三年相继在此修女娲祠,昔人俗称‘爷娘庙’”。
你站在小山北面极目远眺就会看到有几个小山丘,最北有一大山特别大,当地人们俗称“大山”,也叫“望仙山”,明清时期金陵寺乡叫“望仙乡”。从大山向南数分别是“二山子”、“三山子”、“四山子”,这“四山子”也就是女娲在七千年前所居住地。也就是你现在所站着的这座小山,此时你可能有点累,不防我们休息一下,我向你介绍一下女娲时代的小山。
物华天宝, ,七千年前的女娲山,在历史的长河却给以斑驳陆离的印迹。遥想那时冈峦起伏,溪水潺潺,整个小山被原始森林所覆盖,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山的四周有苍劲挺拔的松柏树,有绿叶红干的樟子松,有耸入云天的野白杨,有曲曲盘绕树干的野藤,野桃野杏遍地是。大小动物穿梭其间,夏秋季节绿浪滚滚,松涛阵阵,绿草如茵,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养育着母系氏族的先民们,他们在这片富饶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田野里刀耕火种,在树林里手执箭镞骨梭奔勇追逐着野兽,在小河里捕捉着鱼虾,老人们在简陋的茅屋前磨制着石器和骨器,妇女们在编织着草席,缝制着兽皮,光着屁股的孩子们在树林中采摘着野果子,还有的孩子们在河边挑选着贝壳,土窑上青烟缭绕在烧制简易的生活器皿。
昔日的女娲山,树木遮住天,小溪流碧水,居此成神仙,所以女娲伏羲都成了始祖神。
那些曾经照耀人们走出野蛮与黑暗的文明之光,有的已在历史的烟尘中灰飞烟灭 ,有的在岁月的长河中沉睡不醒。唯有女娲氏在天有灵,千载而不灭,绵延而不绝。她经历了千百次的内忧外患和朝廷的兴废,虽然遭到了无情的破坏和毁灭,但她还是顽强地把根牢牢地扎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保持着女娲的顽强精神和不朽风格,成为一代又一代的有力的精神支柱。
掀开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我们每时每刻都能看到始祖们所进行的辉煌业绩。作为我们后来人有责任去了解继承弘扬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启迪人生前进的动力。如今的女娲山,沧海变桑田,悠久的人文景观被历史所破坏无余,只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在所剩无几的人文景观中,人们还可以窥出原始氏族社会的先民的丰功伟绩。
你大约休息好了吧?请你站起身来向西走下小山,你就发现小山脚下有农民起石头的小坑塘,当你走到山下站在坑塘内你就会发现古泉的痕迹,那就是当年的“女娲泉”发源地。遥想当年那水顺流而下,发出哗哗的声音,小鱼穿梭其间,两岸绿草如茵,别有一番情趣。听老人们讲着女娲泉还有动人的传说呢。
女娲泉大约在清朝末年干涸,人们看到的只是一点痕迹。
我们转身再向东走,就可以看到像一个大广场一样的开阔地,这也就是女娲带领先民们活动的场所,我们隐约看到黄白色岩石,几个古墓、石坑等古迹,走到此你会感到现代文明把七千多年的古迹破坏无余,真令人感叹。
我们继续向前走,走到小山的东面,你可以稍停一下,慢慢地看,眼前就会出现古墓的痕迹,大而长的石条被埋在土石之下,古墓坑到处都是,有单人墓,有双人墓。由于放炮垦石,小山的北面已经成为一个小广场,古墓的痕迹也已销声匿迹。请你面向北,眼前的小山就是“三山子”,原来小山上被草木覆盖,古树参天,众多的墓葬群,使小山神秘而可怕,千百年来被“愚公们”移去了半座小山,而今已经瘦骨嶙峋,失去当年的景观。
我们顺着“四山子”和“三山子”中间的一条小道向东走就来到二零六国道。当你走上公路,你就会顿觉此处与其他处不同,大有古帝王陵之气势。据有关资料记载,此处是四千年前轩辕黄帝的第十子的封地,二零六国道的两侧葬埋了许多古代帝王的陵墓。请把目光转向西面的小山坡就会看到古帝王陵墓的痕迹,脚下不时能看到古砖大型的石条,有的裸露在外面,有的被埋了一半,有的只剩下半边墓坑。特别是明清时期有些古代帝王陵墓被破坏无余,金陵寺村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他说他的爷爷曾在东山坡上拾到一个玉烟嘴,拿到峄县卖了一百块大洋,回家后盖了三间大瓦房,这三间大瓦房在他七岁那年因为修路拆除。
环顾小山之后,请你进入女娲遗址开发办公室稍息,听我讲述一下小山前面的故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在1968年2月,当时的人民公社决定要在小山南面建一所中学,在施工期间挖出大量遗物,其中有大量的远古人及动物的骨骼,有的骨骼已成为黑泥,还有石刀、石
铲、粗制而简易的盛水罐、盆等器物。由于当时人们不了解此处是“女娲遗址”,所以没有保存下来。因此,我们断定小山的南面就是远古先民们的居住点,而已被大片的瓦房所覆盖。可学校有时施工仍然还可以发现一些文物,学校院内到处都是宝,可就是没有人找。例如学校内有一口井,在《峄县志》上称为“轩辕井”,井旁的一些石头,有的磨制,有的打制,有的还有文字的痕迹,还有的有不同的花纹、花边,还到处都可以看到古墓的痕迹。
我们可用原峄城区区委书记牛家义在女娲文化暨峄城旅游开发研讨会上的讲话(1996年5月28日—31日)作结:“女娲是距今约七千年左右的母系社会部落首领,不时凭空创作的神话人物,她在父系社会之后经历了男权社会长期回避、肢解,而精神母体却深深地积淀在后世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在男权真正风行之后,变形了的女娲氏记忆碎片在人类恋母情结的作用下重新组合,形成无所不能的神话人物。因此在女娲氏身上,累积了人类从母系社会到早期父系社会的文化积淀,承载了先民们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和人类本身的思考。女娲氏之所以在近代没有像炎黄一样得到媒体的重视,亦是男权话语的惯性所致。作为中华人祖的女娲氏,其活动区域在鲁南一带,峄城区的一些遗址提供了女娲氏的活动踪迹。这些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源头之一,应当引起充分重视、发掘、整理,使其地当今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放出璀璨的异彩。”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女娲遗址”将会得到上级有关
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将会与青檀寺旅游区组成一个有机的组成的部分。女娲文化这一伟大的古代文化遗产,将会进一步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重视,女娲精神将会进一步鼓舞着人们去奋斗。
▲附一、女娲文化暨峄城区旅游开发研讨会
(1996年5月28日—31日)
女娲文化暨峄城旅游开发研讨会于1996年5月28日至31日在峄城召开,会议由南开大学主办,峄城区人民政府承办。
提议开此会的是南开大学旅游系江月启、赵玉听两位教授。由区政协主任常树标和南开大学副校长王大邃任筹委会主任,南开大学方面负责邀请学者和学术准备。到会的外地专家教授有:南开大学副校长王东方,艺术系宁宗一,中文系郝志达、苏振鹭,旅游系江月启、赵玉听,社会学系吴存存、陶慕宁、崔胜洪,天津师大祖晓梅,北京大学褚斌杰、杨乃乔,中国社科院楼肇明,青岛大学孙文昌,华中师大韩世良,辽宁大学王延海等。新华社记者刘英茹,《中国旅游报》国内部副主任杨小涟、美术编辑张坤等到会。山东省旅游局党委支部书记李志芳、副局长李光璧和王建荣副市长出席会议。
研讨会由常树标、李志芳、王大邃分别主持。王大邃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区委书记牛家义提供了论文《女娲本事的演义》,区长徐广余作了题为《开展旅游资源、培植朝阳产业》的主报告,讲述了峄城区旅游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和未来的构想。与会学者实地考察了女娲
遗址、万亩石榴园、台儿庄古城等古迹和景点,参观了东方玩具集团公司等企业,并把女娲文化的探究与峄城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研讨,提出了许多开发思路。
与会学者认为,由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三结合进行女娲文化和旅游开发的探讨,在国内尚属首次,这一创举有助于提高峄城旅游业的文化品位。省旅游局领导和与会社会学者对峄城区举办旅游开发专题研讨会和加速旅游业发展的思路表示赞赏。希望峄城把发展旅游的重头戏放在万亩石榴园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还要注重文化遗产开发,以旅游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搞好与外地旅游市场为对接,加入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旅游圈,使峄城成为东方旅游圈中的一颗明珠。对峄城的奇丽景观,旅游带动战略和这研讨会的成果,《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和海峡之声电台均作了报道。褚斌杰和楼肇明等著名学者撰文在学术刊物发表,提高了枣庄市峄城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附二、中共一城区委领导关于女娲的诗文
部落遗址—贾新章(中共峄城区委副书记)
女娲是人不是神,氏族部落把迹寻。
抗震救灾拯民众,巾帼英雄第一人。
女娲陵—贾新章
历代皇陵数金陵,寺北山顶葬坟茔。
千古一人女娲氏,敢贪炼石补天功。
女娲冢—常树标(中共峄城区人大副主任)
金陵山势若穹窿,史志载传女娲冢。
洞穴深陷堵塞久,神庙废圮草木盛。
东方爱神创婚姻,华夏始祖补天功。
桃花榴火祭神媒,云烟缭绕雾朦胧。
附三:关于几处氏族部落遗址的说明:
1、红土埠文化遗址
红土埠文化遗址位于峄城区阴平镇老汪崖村东北山峪中,耕土层之下九层有一长方台,遗址中心南北长二百五十平米,东宽约一百米,总面积约二万五千平方米。
采集到各类标本三百多件(片),有石器、陶器、骨器、玉器、骨锥、陶片、网坠等,中国科学院所派专家多次来此考察,考古获得大量的实物标本,经放射性碳化断代为距今七千三百多年,系母系氏族部落遗址,现已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土埠—常树标
群山环抱马泉流,泉畔发掘先民窟。
文化遗存九层厚,长方台地三百亩。
七千年前碧玉环,几束骨锥珍文物。
石器陶片俯拾是,红土埠前话运古。
2、北辛文化遗址
北辛文化遗址位于滕州城南三十五公里处有个北辛村,村北有田
地一块名叫“寨墙里”。这里阡陌纵横,禾苗肥壮,一片葱绿,地下就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遗址。遗址东南北三面临水,隔河与龙山相望,地处平原与丘陵交接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近山傍水。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在这块富饶土地上耕耘、播种、狩猎、捕鱼、繁衍生息。为了揭开“女娲文化遗址”和“红土埠文化遗址”之谜,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专家来到此地,进行考古发掘,获得大量的实物标本。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距今七千三百多年之遗物,由于它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
参考资料
女娲祖先.山东枣庄女娲文化研究中心.201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