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子·君臣上》:“是故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则又有符节、印玺、典法、筴籍以相揆也。此明公道而灭奸伪之术也。”
汉·
桓宽《盐铁论·错弊》:“禁御之法立而姧伪息,姧伪息则民不期于妄得而各务其职,不反本何为?”
汉·
王充《论衡·答佞》:“考乡里之迹,证朝廷之行,察共亲之节,明事君之操,外内不相称,名实不相副,际会发见,姧为觉露也。”姧为,一本作“奸伪”。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一六回:“古人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
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今百姓十九在官,十一在家,身无完衣,腹无饱食,贫困日甚,奸伪日滋。”
《后汉书·皇甫规传》:“后遭奸伪,威分近习,畜货聚马,
戏谑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