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之德
汉语成语
好生之德,汉语成语,拼音:hào shēng zhī dé,意思是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出自《尚书·大禹谟》。
释义
指有仁爱之心,爱惜生命,不乱杀戮的美德。旧指最高统治者以仁爱为怀,不乱杀。
出处
《尚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例句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七七·绍兴二十七年七月丁亥》:陛下偃兵睦邻,与民休息,好生之德,莫大于此。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罢韩侂胄麻制》:列圣有好生之德,尔则专于嗜杀;朕躬有悔过之实,尔则务为饰非。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二折:本当杀坏了你,上天尚有好生之德,且饶过你罪,再不许你再此作戏也。
明·吴承恩·《西游记》·五六回:徒弟呀,我这祷祝是教你体好生之德,为良善之人。
明·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于以佐解网之治,而补好生之德,岂不休哉。”
现当代·王火·《战争和人》(一)·卷一:童霜威觉得“上天有好生之德”,见他笑呵呵的长得又像个寿星,就收容了他。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参考资料
好生之德.汉典.
好生之德.百度教育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8 08:33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