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杖头木偶戏
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皋杖头木偶戏是江苏如皋的文化遗产。2007年,如皋杖头木偶戏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皋杖头木偶戏,兴于元、明,盛于清朝跟民国时代,存在光鲜的民族跟处所特点。
历史渊源
明末,从皇宫中逃出一黄姓木偶艺人,落户如皋,改姓邝,带徒授艺,传授宫中杖头木偶的制造及操作技艺,带出一批较有影响的杖头木偶艺人。
《中国戏剧志·江苏卷》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如皋佳人冒辟疆为留念父亲冒起宗百年生日,曾邀邝姓木偶梨园与冒氏家乐班同演于如皋冒家巷得全堂。如皋藏书楼所藏清朝木版书《东皋诗存》记录了冒辟疆同时期的如皋文人黄振的咏木偶诗:乱踏黄昏入醉乡,酒家楼上独光辉,登台漫作侏儒舞,过眼堪怜傀儡忙。唬笑正同真面目,优伶犹有旧冠裳,没有须更说鱼龙戏,博得逢场一举觞。
清乾隆年间,如皋涌现了高约3米的灯彩木偶,与杖头木偶同台合作扮演,极受观众青眼。至清道光年间,如皋接踵涌现布袋、提线跟扇子木偶,如皋杖头木偶亦盛兴起来,有丁西娄大麻子、娄二麻子的娄家班,雪岸的金家班,岔河的颜家班,东陈的钱家班等20多个木偶梨园。
二十世纪初,如皋杖头木偶梨园已有100多个,每个梨园少则五六人,多则八九人,或半农半艺,或专以演戏营生,较著名气的娄家班取名“新艺”班,李家班取名“新盛班”。
1951年10月,娄、钱、金、李四个木偶班结合组成“新艺木偶艺术团”。1954年组建如皋木偶京剧团。1991年改建为如皋木偶艺术团。
如皋杖头木偶戏于2007年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资文明遗产名录,省级代表性传承报酬颜伯林。
艺术特征
如皋杖头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载体,具有戏剧综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一门成熟的舞台表演艺术。如皋杖头木偶的基本结构可以分四个组成部分:头部、身躯、举杆、签子。早期的如皋杖头木偶是用木头雕刻出大同小异的简易头型,再画上不同人物的脸谱,用藤条扎成或大或小的身腔,穿上不同的服饰用以区分不同角色形象;后来用纸脱胎的方式做头和身腔的模子,凹凸有致,木偶的眼睛、嘴巴可以转动、开合,较为生动形象;善思善变的如皋木偶艺术家,不断在木偶的制作过程中引用新材料、新工艺,人物的喜、怒、哀、乐、美、丑、怪异不再模糊单一,变得形象逼真。表演时,演员用右手握住举杆,食指勾动眼线、嘴线和头线,嘴眼可以活动。木偶的身躯、头、颈动作主要就是依靠这个命杆,它是生命之杆。演员的左手操纵木偶的签子,控制木偶双手动作。双脚的动作要依靠其他演员来帮忙。20世纪80年代,如皋杖头木偶率先打破传统木偶戏的表演格局,巧妙运用皮影、布袋、提线、灯彩等木偶艺术表演手法,真人与木偶幻化交替表演,开创了木偶艺术人偶同台的先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艺术特色
如皋杖头木偶戏是一门包含木偶制造跟扮演内容的综合艺术。
在木偶制造方面,数百年来如皋的一代代木偶艺人一直翻新,制造资料、技艺均有很大改良。早期的如皋木偶造型较为简略,迥然不同的木雕头型,毛糙的五官,涂上颜色,配以衣裙、动作、言语,划分性别春秋,远观形似罢了。邝姓艺人落户如皋后,传授宫廷木偶雕琢、制造技艺,如皋木偶的造型日趋优美。建国后,如皋较负盛名的多少家木偶班参加了当时的文学艺术结合协会,如皋杖头木偶博众家之长,雕琢绘画技艺突飞猛进,还有了专职舞美、造型设计师。改造开放以来,新一代的如皋木偶艺术造型设计制造者又发明出软体木偶、木偶飞天等。
如皋杖头木偶戏以杖头木偶扮演为主,上演中夹带皮影、布袋跟提线等扮演情势,是中国戏剧扮演情势中最具处所特点的艺术品种。如皋杖头木偶扮演运用顶、拉、提、勾、夹、挑、转等技能,在方寸之地演绎出万千景象,“强人之所能,亦强人之所没有能”。其悠长的民间艺术传统,神奇的舞美绝技,精湛的木偶制造及其走神入化的操作扮演,深受观众喜爱,其“刚刚柔并济、细腻传神”的艺术作风,在木偶界自成一家。由如皋木偶团排练的神话剧《大禹治水》在全国性的木偶、皮影大赛中屡获大奖。
传承保护
如皋杖头木偶的传承主要是口口相授的师带徒的方式,具有家族与戏班的特征。
剧团现有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木偶戏传承人1人(颜伯林)、南通市级传承人1人(张大华)。如皋市级传承人11人(周虎跃、朱亚云、吴忠剑、娄鹏、张正华、周沈兵、严小红、刘建芸、毛小芳、袁小琴、周沈军),长期艺术生产积累使剧团拥有和掌握木偶技艺传承方面完整资料,完全具备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的能力,展示活动场所为如皋市惠政东路188号(如皋市文广集团西裙楼)其中木偶研制室30平米,木偶技艺传习厅600平米。剧团每年均制定木偶传承保护计划并顺利通过上级部门专项考核。剧团通过艺术档案建立,项目的资料、实物得到全面收集。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即由省、市级传承人及从艺三十多年的老演员一对一技艺指导,以及从北京、陕西、上海、扬州等地聘请木偶表演艺术家来团执教,外送青年演员赴中国木偶皮影学会研习班学习等活动,让青年演员表演技艺不断提升。剧团首创“一人一品”工程,全团老、中、青三代共聚一堂共创作了近20多个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节目,得到业界的肯定,亦成为“传”与“承”重要载体。剧团通过送戏到景区、建立学校木偶社团、非遗日公益演出、对外交流等活动,大力推介和普及如皋杖头木偶技艺。
2013年成功举办了如皋首届全国木偶皮影艺术研讨会暨惠民展演。2014年剧团新创剧目参加参加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展演获传承奖。2015年剧团“一人一品”节目参加第四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艺术节表演获荣誉奖。2016年剧团选送节目参加了“2016俄罗斯圣彼得堡相约在北京”大型演出获中俄艺术交流金奖。2017年剧团原创木偶剧《穿越无礼国》获第三届江苏省文化艺术节特别奖和南通市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8年全国第七届中青年技艺大赛《拾玉镯》片段(朱亚云饰演孙玉娇)获最佳技艺传承奖,突破了如皋木偶团历史零金奖的空白。另剧团能定期向文化主管部门报告项目保护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社会价值
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广大群众喜爱,特别是少年儿童喜闻乐见,对于少儿艺术启蒙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引领作用。
出国文化交流卓有成效。如皋木偶已参加国际木偶联合会,并出访过罗马尼亚、韩国、泰国、新加坡、俄罗斯等,世界各国用木偶形式交流演出,效果很好。
木偶是工艺旅游品,是很好的文化产业。20世纪80年代,如皋木偶批量生产在广交会设摊位展销,出口亚、非、拉等国家。
最新修订时间:2021-04-05 22:11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