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发展,在中国是指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为妇女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
发展沿革
起源于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的倡导和国际妇女运动。
最早出现在E.鲍塞罗普1970年出版的《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书中,后被美国社会妇女委员会国际发展部首先使用(1975)。
妇女发展理论经历了3个阶段:妇女参与发展(WID)、妇女和发展(WAD)、社会性别与发展(GAD)。妇女参与发展理论体系受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影响,假定男性的普遍经历即可涵盖女性的经历,当社会变得日益现代化时,所有人都会平等受益。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妇女参与发展的侧重点在技术推广、服务及信贷方面。典型的妇女参与发展项目是开发实用技术和创收活动,这些项目通常带有福利色彩,在向妇女传授技术的同时教授一些有关卫生、识字、育儿等方面的知识。
这种观点认为,当妇女参与到发展中时,社会性别关系就会自然转变。妇女和发展理论受到新马克思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影响,认识到国家内部和国际间不平等关系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和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将关注的焦点从妇女参与发展转移到妇女和发展的关系上,强调把妇女的不平等地位与全球的、社会的不平等结构联系起来。它将被压迫的妇女与被压迫的男人归为一类,忽视了妇女在父系社会中的从属地位,忽视了诸如种族及种族渊源的差别。妇女在家庭中和经济中的工作被公认为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但只有那些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作才能得到认可。同妇女参与发展理论一样,强调生产部门的价值而不是再生产部门的价值,以至于发展项目只针对创造收入和公平政策(争取妇女在经济领域的更大参与度),没有考虑到妇女所承受的双重负担。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错误却鲜明的分化,导致家务劳动以及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工作没有被赋予经济价值。
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性别与发展理论受到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在定义妇女在发展中的地位时,将文化、权力、霸权(由权力和意识形态所维持的统治)和父权制等多方面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妇女在家庭内外生活的整体,否定了过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分法。
女性主义理论将妇女受压迫视为是阶级、种族和文化相互交错的,并根植于历史之中。在妇女和发展理论与妇女参与发展理论中,家庭(权力关系和家庭内部的工作分工)是被排除于发展之外的,社会性别与发展理论则认为妇女在家庭中所受的压迫在很大程度上与发展密切相联,在生产性和再生产性角色中的社会性别关系构成妇女受压迫的基础。社会性别与发展理论关注性别关系,强调改变不平等的社会性别结构(战略需求),而不仅仅是妇女的生活状况(现实需求);把妇女视为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动力,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和负担。组织妇女和赋权妇女是性别与发展理论的关键。它强调妇女必须组织起来,发出更有效的政治声音,使妇女从一定意义上控制自己的生活。加强妇女的法律权利是性别与发展关注的要点之一。
社会性别与发展项目不仅审查劳动的性别分工,而且审查责任的性别分工,认识到妇女承担的重责不仅仅是体力的,还有心理压力,提倡男女共同分担社会和家庭责任。这类项目正在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联合国将“平等、发展与和平”作为“国际妇女年”的目标。
1976~1985年“联合国妇女十年”后,妇女发展的概念较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在国际社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妇女发展计划成为国际社会发展规划的子系统。
1990年,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引进了人类发展指数来衡量性别与发展的水平,试图使用既包括社会又包括经济的指标,如平均寿命、教育和收入等。妇女发展程度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已日益为现代文明所接受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