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庙,为全球各地祭祀妈祖宗庙统称,一般宗庙名称有
天妃宫、天后宫、朝天宫等,全世界祭祀妈祖的宗庙共计5000余座。
妈祖简介
妈祖,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是妈祖信俗文化的核心,包括祭典仪式、口头传说等文化艺术以及民间习俗,遍布台海两岸乃至世界各地。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赐“顺济”庙额,这是妈祖首次获得朝廷的褒封,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36次褒封。至光绪元年,妈祖封号达64字。妈祖信俗是源于人们对妈祖的景仰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民间信仰习俗。妈祖信俗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并世代相传。它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
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
信仰分布
国内
中国大陆,妈祖庙分布在22个省市的450个县主要福建莆田就有316处之多;海南约有200多座,香港有57座,澳门现有妈祖庙10座。台湾地区妈祖宫庙5000多家、妈祖信众1800多万人。
环渤海地区:天津、长岛、青岛、威海、烟台、蓬菜、营口、秦皇岛、丹东、锦州、北京等地都有妈祖庙。山东省长岛县历史上曾有28座妈祖庙,现存5座。其中长岛显应宫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 , 是我国北方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妈祖庙。长岛又称庙岛群岛,因庙岛的妈祖庙而得名。
珠三角地区:有近40座。
长三角地区:有30多座。
内陆地区:湖南、贵州、江西等地都有妈祖庙。
中国台湾地区:有5000多座。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北港朝天宫、大甲镇澜宫、台南大天后宫、高雄朝后宫、南投慈善宫、澎湖天后宫、永和福建宫等。
中国港澳地区:香港现有妈祖庙57座。澳门有10座,其中建于明弘元年(1488年)澳门妈祖阁是澳门(英文: Macao,葡文: macau)名称的由来,是“阿妈澳”的音译。
国外
国外妈祖庙宇较密集的地区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其他分布于美国、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文莱、印度、朝鲜、挪威、丹麦、加拿大、法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新西兰及南非、毛里求斯等地。
北美洲
美国檀香山、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德克萨斯、夏威夷等地,以及加拿大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建有妈祖庙,为当地华人社团及部分当地民众所信仰,保留了天后圣诞节等民俗。
南美洲
巴西圣保罗、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都建有妈祖庙,华人与当地部分民众传承了妈祖的崇拜仪式与风俗。在墨西哥,明代时就有天后的传说流传。
澳洲
澳大利亚悉尼建有妈祖庙,华人传承了妈祖崇拜习俗。
西亚与非洲
沙特阿拉伯、南非开普敦等地建有妈祖庙,为华人与当地部分民众信仰。
欧洲
法国巴黎“真一堂”供奉妈祖,称妈祖为国际和平女海神。
信仰评析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民间在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
林默娘的“里中巫”身份,是妈祖信仰的原始形态。妈祖信仰产生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之下,与海洋渔业生产及其海事活动密切相关。渔民因海难丧生者不可计数,所以希望有海上守护神庇佑安全。妈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适应了人们的希求。她的能言人间祸福,济困扶危、治病消灾顺应了人们的愿望,所以在她死后立庙祭祀。此后,她的一个个神迹才接踵而至,并将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所以民间对巫术的信仰是妈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
海外华人祭祀妈祖,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不忘记祖先,不忘记根本。妈祖本来是海上保护神,后来当她的职能逐渐扩大时,无论是商人、手工业者,也无论是难产或其他疾病,人们都认为妈祖都能帮助他们排难解困。所以海外的华人同样建庙祭祀。人们总希望通过妈祖祭祀,将妈祖的博爱、扶弱济贫、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尽孝的观念发扬光大,把妈祖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传给下一代。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代表行宫
湄洲妈祖祖庙
湄洲妈祖祖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宫下村东北面。湄洲妈祖祖庙的寝殿、正殿和圣父母祠是祖庙建筑群的主要建筑,是妈祖信仰在祖庙的主要载体。寝殿占地面积238平方米,建于宋雍熙四年(987年)。明洪武七年(1374年)泉州卫指挥周坐重建,永乐初和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重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姚启圣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施琅均以重修,民国年间再度在旧址重修。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额保存民国初重修时的墨书,湖部分明、清石柱和柱础。正殿为明永乐初(1403年)郑和奉旨遣官建造,原为朝天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闽浙总督姚启圣获妈祖保佑建功而扩建祖庙时把朝天阁重修并改为正殿,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抬梁结构建筑。圣父母祠,南宋建、明代重建、清代重修,正堂为悬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保存宋代天井。
平海天后宫
平海天后宫(国家级文保)创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是全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宫殿式原构妈祖行宫,是世界第一座妈祖分灵庙。
平海天后宫用108根大杉木柱、支、顶、承、拉、纯土木结构的古建筑,俗称“百柱宫”。“工字型”布局,“霸王拳”构造,更体现出她的独特和原构造型,经中国高级古建专家鉴定,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宫内完整地保留着宋、元、明、清时期的相关材料。清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师提督、总督姚启圣率三万水师、223只战船、集结平海卫、平海澳训师待机进剿台湾。因干旱缺水,水师将士士气低落,军心不振。之后,施琅将军诚心祈求妈祖显灵庇佑,掘枯井“涌泉济师”。“澎湖之战”,妈祖显灵调遣“千里眼”、“顺风耳”两将军率天兵天将参战。危难时,妈祖显灵,“涨水助战”化验为夷,旗开得胜,留下美丽动人的故事。
安平开台天后宫
安平开台天后宫,位于台湾省台南市安平区国胜路32号,专门供奉护佑郑成功的“护军妈祖”。为台湾岛上历史较为悠久的妈祖庙之一。建于清康熙七年 (1668年),为迎取福建湄洲岛妈祖神像而建,建时称安平妈祖庙。1683年妈祖被敕封为天后,安平妈祖庙遂被改为开台天后宫。现台湾有许多妈祖庙内的妈祖神像均是从此庙中分灵出去的。
泉州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泉州是我国海外贸易最高峰--宋元时期的最大港口,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所建官庙宫址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国际观瞻所在,所建庙宇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仍保留一些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因此,泉州天后宫也是大陆妈祖庙中第一座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
澳门天后宫
澳门天后宫,2003年10月4日落成,历时2年半,耗资2亿澳门元。它坐落在澳路环岛的叠石塘山上,占地近7000平方米,是澳门迄今规模最大的庙宇。整个建筑按照闽南古建筑风格设计建造,并参照福建、台湾等地妈祖庙的传统规制布局,宫前有长达60余米的阶梯,实华丽的牌坊式山门、汉白玉围起的祭坛和由回廊连为一体的大殿、梳妆楼、钟楼和鼓楼等。主殿坐西朝东,气势恢弘,楼台宇顶雕龙飞檐,銫琉璃熠熠生辉。宫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达3米的妈祖塑像凤冠霞帔,慈眉善目,仪态端庄。
中国台湾大天后宫
中国台湾大天后宫俗称台南妈祖庙,建于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原为明宁靖王府邸,是郑成功之子郑经为了示对宁靖王朱由桂礼遇而建。后来清将施琅率军攻占台湾,将平定之功劳归于妈祖,于是在宁靖王府内供奉妈祖且改名为天后宫,扩建为巍峨宏大的妈祖庙。天后宫经了数次整修,在1985年以其历史与文化地位被列为第一级古迹。大天后宫在台湾将近400座妈祖庙中,具有贵族般的尊贵地位,是台湾第一座官建妈祖庙,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妈祖庙。庙中塑像、雕塑皆出自名匠之手。古匾、古联之珍贵丰富更是全台庙宇少见。
天津天后宫
天津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后来又经过数十次重建和重修,是世界三大天后宫(福建湄州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之一。它位于天津旧城东门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古文化街正中,坐西朝东,占地5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734平方米,从东至西由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张仙阁和4座配殿组成,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一处古建筑群体,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因此曾有“先有娘娘宫,后有天津卫”的说法。
澎湖天后宫
澎湖天后宫,全台湾最古老的澎湖开台天后宫,相传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庙内雕梁画栋,刻工精细,古香古色,美不胜收。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神诞日,澎湖天后宫都要举办大规模的妈祖海上绕境活动,借以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
芷江天后宫
芷江天后宫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妈祖庙,位于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建于清朝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属于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妈祖庙融古代建筑、浮雕艺术于一身,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其前坊后宫的石坊上刻有50幅浮雕,栩栩如生,雕刻技艺,有“江南第一坊”之称。
长岛显应宫
长岛显应宫,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的长岛庙岛显应宫(妈祖庙),是中国北方修建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妈祖庙,也是世界重要的妈祖官庙之一,享“天妃北庭”“北海神乡”之誉。
妈祖文化与信仰传承千年,有“南有湄洲,北有长岛”之说,长岛妈祖庙(显应宫)与福建湄州岛妈祖庙并称妈祖“南北祖庭”。显应宫亦称海神娘娘庙,位于长岛所辖庙岛东部,占地90多亩,因明崇祯皇帝御赐庙额“显应宫”而得名,清咸丰皇帝也曾御赐“神功济运”金匾。公元1125年,福建船民移送一尊妈祖铜像供奉于显应宫,这是存世的惟一一尊宋代铜身妈祖。
新加坡天福宫
天福宫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建于1840年,已有近180年的历史。它是福建会馆的前身,兴建时候本是临海的,路名“直落亚逸”马来文的意思就是“海湾”。在新加坡有许多华人建造的寺庙,有些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福宫就是其中的一座。
天福宫的规模宏大,不仅建筑风格酷似中国的寺庙,琉璃瓦飞檐上装饰着龙的图案,而且建庙用的花岗石柱、木祭台等建筑材料都是从中国福建运过来,就连庙里供奉的神像也是在1840年从中国运来的。天福宫正殿奉祀的主神是身穿红袍的庇护航海之神“天妃”。一般华人称“天妃”为“天后圣母”,中国闽南人则爱拜称她为“妈祖”,所以,天福宫又称“妈祖宫”。
马来西亚青云亭
青云亭为首任华人甲必丹郑启基(又名郑芳扬)于1673年创建,取平步青云之意。青云亭原名观音亭,规模宏大,整座建筑全部用楠木建成,山门上书“南海飞来”四字。殿内以生漆涂饰,黑红闪亮,屋檐上有由碎玻璃及瓷造成的神话及动物雕像,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华丽夺目。庙内上漆的木雕更加引人入胜。庙里的主神明有观世音菩萨,左坛是航海者的保佑神天后娘娘。坛上的栏杆描绘了佛祖的生平。庭院里可看到佛教、儒家和道家的教义。这座庙宇的建筑材料都是来自中国。
300多年来,该亭经历了6次重修和3次扩建。亭内的各种碑文、匾额、楹联和华人祖先牌位等,是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仍有不少僧侣居住其中,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一间华人寺庙。
日本横滨中华街妈祖庙
日本横滨中华街妈祖庙是海外传播妈祖文化最早的国家之一,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最大妈祖庙位于横滨中华街。该庙香火鼎盛,人气兴旺,已成当地华侨华人乃至日本民众心灵寄托。
中华街妈祖庙始建于2005年3月。当时横滨侨界组织斥资10亿日元,从日本一著名房地产公司购回相关地皮,专门用于兴建全日本最大妈祖庙,由日本华裔、横滨中华街建筑总设计师中山严先生担纲设计,不仅与中华街整体建筑和谐统一,而且参照海峡两岸妈祖庙规制,采用中国传统宗教建筑八角形风格。
大甲镇澜宫
大甲镇澜宫为大甲重要的古迹。相传清雍正8年,福建湄州人林永兴来台谋生,定居大甲,并将带来的湄州 妈祖供奉于自家厅堂,当地的闽省移民纷纷前往参拜,遂有建庙之议,而庙宇于清雍正10年完成。 每年农历三月,镇澜宫的妈祖必到嘉义新港奉天宫进香,各地的信徒不分男女老少组成声势浩大的进香团,进行为期8天7夜的徒步参拜,这也就是著名的“大甲妈祖绕境进香”。
大甲镇澜宫为大甲镇赫赫有名的老庙宇,位于顺天路和蒋公路交叉口旁,是大甲地方的信仰中心。镇澜宫建庙已有200多年历史,因信徒众多、香火旺盛,庙体一再整修重建,呈现出今昔交错、华丽与古朴杂揉的瑰丽面貌,被认为是现代人花大钱盖大庙的典范。庙内有多件古物流传至今,例如乾隆时期的“护国庇民”、“佑济昭灵”古匾,光绪帝赐的“与天同功”古匾,以及“诚求立应”、“慈光普照”、“功恭功一”等,都是自清朝开始保留的古物。
北港朝天宫
北港朝天宫是云林最著名的庙宇,也是台湾妈祖的总庙。朝天宫建于清康熙33年,经历的多次的修缮后,列属于二级古迹。前殿为歇山重檐式建筑,中央是「三川门」,两边各为「龙」、「虎」门,屋顶上方布满交趾陶剪粘。第二进正殿为三重硬山式建筑,供祀天上圣母、镇殿妈、湄洲妈祖等30尊妈祖神像。第三殿主祀观世音菩萨,左右分别祀奉文昌帝君及三宫大帝,中门有石鼓,左右二门各设石枕。第四落,圣父母祀中室,开出堂于左,南华阁左右,武城阁则为朝天宫南管乐社所在。
赤湾天后宫
赤湾天后宫,也叫天后博物馆,坐落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赤湾村旁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风光秀丽。其创建远溯宋代,其营造气势宏伟,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规模日隆,明永乐初年,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远下西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赤湾天后宫为其重要一站。 以天后宫为中心的“赤湾胜概”是明清时期“新安八景”中的第一景。
赤湾天后宫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为天后诞。天后的祭祀活动除民间外,官方每年春秋也到此致祭。作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明代朝廷曾颁文:凡另外是朝廷使臣出使东南各国,经过这里时必定停船祭祀。另据香港鲁言先生的《香港掌故》中载道:“由于赤湾天后古庙宏伟,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天后诞,香港 九龙水陆居民都前往赤湾天后庙去贺诞。赤湾天后宫收藏有自宋至清的天后塑像多尊,天后宫新修正殿及室外天后塑像,亦严格按照宋代天后塑像造型,再现天后伟大形象。
锦州天后宫
南沙天后宫
南沙天后宫坐落于广州市南沙大角山东南麓,建筑的特点则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
南沙天后宫是参照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建成的(该庙是妈祖庙的祖庙),占地 100 公顷 。其整体建筑是清代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极具宫廷的气派。天后圣像高达 14.5 米 ,屹立在占地 1.5 公顷 的天后宫广场上。
昆山慧聚天后宫
在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昆山市委、市政府以“创新突破的思维、海纳百川的胸怀,两岸文化的融合”为理念,在昆山开发区洞庭湖路西侧恢复重建慧聚寺。整个文化景区总占地面积约105亩,由慧聚寺、慧聚文化广场、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中心、妈祖文化主题公园以及两岸风情街五大部分组成。其中,慧聚寺寺庙区占地约22亩,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 2008年5月启动建设,集妈祖文化、佛教文化、闽台文化和江南文化于一体,是华东地区首个纯“闽台”风格的寺庙建筑群,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慧聚两岸宗教、艺术、人文、历史、建筑菁华集大成,集慈善、文化、寺庙、旅游等功能于一体。从2011年起,开始配套建设慧聚广场、慧聚两岸风情街和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中心,为两岸信众、台湾同胞、两岸文化交流团体提供活动交流的平台载体。
洞头妈祖宫
明末清初,福建莆田渔民来洞头打鱼,带来“妈祖”信俗。东沙“妈祖宫”就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浙江省尚存规模最大、构建最完整的妈祖庙,有近300年历史,是浙江妈祖庙中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全县六个乡镇建有“妈祖宫”11座,妈祖与陈十四娘娘共奉的庙也有11座,平均每4.5平方公里有一座妈祖庙。
洞头渔民每逢造新船,要在船中舱设龛供奉妈祖。渔汛开始和结束,要到妈祖庙祭拜。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与九月初九,各妈祖庙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主要有祭拜、“做供”、妈祖巡游以及“迎火鼎”、做戏等民俗文化活动,参与信众遍及全县93个渔村,为洞头渔区信俗活动中的最大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