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牙哥炮台
澳门旧日军事防卫系统
圣地牙哥炮台(Fortaleza de S. Tiago da Barra)(或称妈阁炮台、西湾炮台,Fortaleza de São Tiago da Barra),是位于澳门民国大马路,内港的入口处,是澳门旧日军事防卫系统的一部份,就在著名风景区西湾的末尾,面临十字门江口,扼澳门内港咽喉,是保卫西岸的前哨,形势最为险要。
简介
1981年古堡垒改为五星级酒店,并在亚太区旅游协会的文物建筑再利用评比中获得优异奖。
在过去,圣地牙哥炮台与大炮台和东望洋炮台组成一道坚固的外围军事防线。在炮台中,有一小教堂奉祀大雅各伯。相传如果守堂士兵忘记为其擦靴会被剑敲一下头。
沿革
澳葡政府在1622年在原有的简陋炮台基础上修筑炮台,1629年建成圣地牙哥炮台堡垒。炮台装配16门大炮的圣地牙哥炮台面对海上,以防御水路进侵之敌人。堡垒筑有兵营、军械与粮食贮藏库、蓄水池和圣雅各伯小堂。1981年堡垒改为五星级酒店,但仍保持原有城墙、隧道、教堂等文物与葡式风格的设计互相结合。
拱形闸出入口处刻有「一七四五」年号,而小堂正额则刻有「一七四零」年,由此可推断该炮台修建于1740年,同时复修或重修一间小堂,而全部工程则完成于1745年。至于拱闸之外,炮台朝向海岸的最高部分,用石刻有「一八四八」年字样,这可能是该年间,亚马拉(就是从前南湾铜像骑在马上的人)总督曾经在此地立过战功。
虽然以上的证据都以为妈阁炮台是在1629年竣工,但在当日荷兰军队意图侵占澳门之前,荷兰人早已探悉澳门的地形和葡军设防的虚实。这可以从荷葡两军交战后,澳门政府检获荷兰的文件中显示出来。文件中提及:「大三巴炮台(即大炮台)与妈阁炮台驻兵甚少,抵抗力弱,荷能控制东面之炮台,则可克服全澳矣。」由此可知妈阁炮台应是建于1629年前,因为荷兰与澳门交恶之始,比这个年份要早得多,而所谓1629年竣工,大概各志其事而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7 04:25
目录
概述
简介
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