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贫血
妊娠前已贫血的女性怀孕症状
妊娠前已贫血的女性怀孕,称为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国内外多数研究表明,妊娠合并贫血多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为主,可占到妊娠合并贫血的39.2%~75.0%。
检查
(一)外周血:
是小细胞低血色素贫血,Hb降低较红细胞减少更明显。红细胞平均容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少。
(二)血清铁:
血清铁<6.5μmol/L,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当血红蛋白降低不明显时,血清铁降低为缺铁性贫血的早期重要表现。
(三)骨髓象:
染色铁质消失,骨髓象显示红细胞系统增生,细胞分类见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相对减少,说明骨髓储备铁下降,含铁血黄素及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四)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B超、心电图、生化全项等检查。
鉴别诊断
轻者皮肤黏膜略苍白,无明显症状。重者面色黄白,全身倦怠、乏力、头晕、耳鸣、眼花,活动时心慌、气急、易晕厥,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肿、严重者合并腹腔积液。
1.隐性缺铁铁贮存降低,但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无贫血表现。
2.早期缺铁性贫血缺铁继续发展,导致红细胞生成量减少,但每个红细胞内仍有足量的血红蛋白,即“正红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可有轻度贫血的症状如皮肤、黏膜稍苍白,疲倦、乏力、脱发,指甲异常,舌炎等。
3.重度缺铁性贫血缺铁加重,骨髓幼红细胞可利用的铁完全缺乏,骨髓造血发生明显障碍,红细胞数量进一步下降,每个红细胞不能获得足够的铁以合成血红蛋白,导致低色素小红细胞数量增多,即“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水肿、乏力、头晕、耳鸣、心慌气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典型症状,甚或伴有腹腔积液。
病因及常见疾病
(一)发病机制:
1.妊娠期的需要量增加。
2.妇女体内储备铁不足。
3.食物中铁的摄入不够。
4.妊娠前及妊娠后的疾病,如慢性感染、寄生虫病、肝肾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产后出血等,均可使铁的贮存、利用和代谢发生障碍,铁的需求或丢失过多,还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过程或贫血的治疗效果。
(二)合并症:
1.贫血严重时:
可合并重度妊娠水肿、活动后心跳气短,甚至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2.感染:
产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产后给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3.产程异常:
严密监护产程,防止产程延长,阴道助产以缩短第二产程。
4.产后出血:
临产后备血,酌情给维生素K1、卡巴克络、维生素C等。在当胎儿前肩娩出后,肌注或静注宫缩剂(缩宫素或麦角新碱)。或当胎儿娩出后阴道或肛塞卡前列甲酯栓,以防产后出血。出血多时应及时输血。
5.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及死胎:
重度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可对胎儿的铁供应造成潜在的影响,并且因早产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围生儿死亡率较高。
治疗原则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铁剂[2]和去除导致缺铁加重的因素。
(一)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鼓励孕妇进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紫菜、猪(牛)肝、豆类、蛋类食品等。此类食品不但含铁丰富,而且容易吸收。如有特殊的疾病应同时针对病因适当治疗。
(二)药物治疗:
1、口服给药:
一般均主张以口服给药为主。①硫酸亚铁或琥珀酸亚铁如果同时服用1%稀盐酸和维生素C,更有助于铁的吸收。制酸剂、鸡蛋、奶制品、面包和其他谷类食物等,如与铁剂同服可影响铁的吸收,因此在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内不宜口服硫酸亚铁。②富马酸亚铁含铁量较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但有时也有上腹不适、腹泻或便秘等。③枸橼酸铁胺适用于吞服药片有困难者,但其为3价铁不易吸收,治疗效果较差一些,不宜用于重症贫血的患者。
2、注射用药:
注射用铁剂多用在妊娠后期重度缺铁性贫血或病人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而不能接受口服给药者。常用的制剂有:①右旋糖酐铁首次肌内注射,如无反应可增加,每天或隔天1次肌注,15~20天为1个疗程。②山梨醇铁每毫升含铁50mg,深部肌内注射,局部反应较少,但全身反应较重。③输血疗法大多数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经补充铁剂以后临床症状及血象很快改善,不需要输血,对重度贫血的孕妇,妊娠足月面临分娩处理,须尽快提高Hb。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1 22:51
目录
概述
检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