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庙
合肥市传统地域名称
姚公庙,是合肥市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从合肥市金寨路高架桥下南二环往南走几百米,就是姚公庙,姚公庙占地1.9公顷,常住人口总数12249人。姚公庙原指祭祀南宋抗金名将姚兴的庙宇,合肥曾建有三座纪念姚兴的庙,后皆毁于兵火。清朝光绪年间,人们在距离合肥城南十六里的地方重新修建了纪念姚兴的庙宇,俗称姚公庙,并逐渐成为这一带地域的名称。
发展历程
合肥(庐州)历史上原有三座姚公庙,《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姚李二公庙,在德胜门外十三里,祀宋统制姚兴、招抚使李显忠。”后来俗称姚公庙。又南乡亦有姚公庙。同时,据《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北乡定林铺还有一座旌公庙,也是祭祀姚兴父子的。
姚兴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铁骑直抵江淮流域,攻陷军事重镇寿春。兵马副都监姚兴率部飞速向庐州挺进,在北乡定林铺遇敌先头部队五百骑,大败金兵。后来,金兵大批部队强渡淮河,姚兴带着自己17岁的儿子与金兵相遇于和州尉子桥(今属巢湖市居巢区),在号称十万金兵的金戈铁马面前,姚兴所部的三千将士毫无惧色,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姚兴父子和手下的兵士一起壮烈牺牲。
姚兴死后,庐州的老百姓自发地集资修建了姚李二公庙,并得到了官府的资助,历史上多次翻修。1854年,太平军占据合肥,姚李二公庙和南乡姚公庙、北乡定林铺旌公庙一起被焚毁。一直到光绪初年,庐州老百姓又在离城十六里远处重新为姚兴立庙,是个两进三间平房,里面供奉着姚兴父子的戎装塑像。
姚公庙在庐州城的百姓心中,不光是纪念姚兴父子,还是老百姓给孩子“招魂”的场所,老合肥百姓家有的孩子受到惊吓后,‘发痴’,就到这里来招魂。因为姚兴被百姓认为胆量气量特别大的武将,所以可给孩子壮胆。
1938年日军侵占合肥的时候,姚公庙已经破败不堪。一些逃荒要饭的住在里面,到处都是稻草和垃圾。姚公庙里面还有一口钟和一面鼓,据当地老人们说鼓是红色的,上面红漆脱落了不少,斑斑点点的,要饭的经常击鼓取乐。解放后之后破四旧,一些老的旧的东西都破坏掉了,都找不到了;而那口大钟是铁铸的,上圆,口面呈八卦形。当年日本人侵略合肥时就是经过这里进攻德胜门的,这口钟也在那次战斗中被子弹崩掉一块,后来被送到合肥西门的十里庙里了。
这座庙一直保留到解放以后,但有的地方已经倒塌,1958年的时候,已经部分倒塌的姚公庙被彻底拆除了。
1961年,此地成立了姚公村,当时有15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2000多人。2002年合肥市规划调整的时候,姚公村划归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姚公村也变成了姚公社区居委会。
现状
划归包河区之后,由于发展缓慢,姚公庙一度成了合肥市的城中村,从2010年底,姚公庙就逐渐进入改造,新建了住宅楼和基础生活设施,逐步改造为城市化的姚公庙社区。
2012年,姚公庙大规模拆迁改造。因为姚公庙地处政务区与滨湖新区的节点位置,姚公庙的拆迁使政务区与滨湖新区贯通。姚公庙拆迁后向东直抵马鞍山路高架南端的包河大道,向北直通政务区,而向南去往滨湖新区的道路更加的通达快捷,西南部区域路网也随之完善。
公交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4 12:32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