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花灯是云南省的传统民间歌舞艺术,与昆明、玉溪两地花灯齐名的姚安花灯,植根民间的历史已非常久远,据传说和有关学者讨论,认为最早源于唐朝。但由于缺乏相关史料佐证,现今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源于明朝初叶,盛于清朝和民国时期。就以明朝起算,现今也有600余年的历史了。久经风雨沧桑的姚安花灯,因源于民间,传自民间为普通民众所关爱,仍长盛不衰,成了姚安传统文化艺术的经典,博得了“花灯之乡”的美誉。
到
姚安游玩,如果你喜欢听歌看表演,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走进山区,尽情地领略风情浓郁的彝族歌舞:昼夜不熄的火塘边是老年梅葛传唱的地方,篝火熊熊的跳歌场上,是青年梅葛演绎的舞台,“姑娘房”里飘出的恋歌,那是另一种青春恋情之歌。其二,驻足坝区,尽情地欣赏乡土气息浓厚的姚安花灯:剧院里的花灯,有现代化的舞台灯光包装,显得雍容华贵,少了一些乡土气,却多了一些专业水准。一招一式一调一腔,纯粹的姚安味,但又合乎规矩,与大雅之堂的云南花灯接轨;民间村社的花灯,乡村晒场乃至房前空地就是舞台,随便地扯起一块幕布,点亮一个电灯泡,拉开架式就可以演唱,有一股子草台班子的随意和因陋就简。虽然粗糙了一些,但更接近泥土气,老百姓觉着亲切,爱看。置身其间,你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被花灯表演所铺排出来的喜庆气氛热闹景象所感染,让你喜闻乐见让你笑声不断。这样的氛围里,表演者倾其所能展示着才艺,观看者笑脸如花愉悦着身心。真可谓万民同乐,乐在花灯!
做诶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始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没有文字记载的花灯却真真切切地在昨天的历史中存在过,并且一代又一代流传了下来,这种现象只能说明,姚安花灯属于民间,属于大众,为当时的统治者所不屑一顾,自然也就不能进入史书之类的典籍中了。好在民众还有记忆,记忆又得到了延续。追寻这些记忆,再搜索志书的片言只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姚安花灯与其他各个支系的花灯一样,同属于云南花灯,起源于明朝的洪武年间,是朱元璋对云南实行“军屯”的产物。
姚安坝子是天然的米粮仓,注定了是“军屯”的重点地区之一。伴随着“军屯”,伴随着内地移民的进入,一些外地歌舞以及说唱艺术也随之进入。这些歌舞及说唱艺术一旦与姚安的民间社火、灯会表演艺术相融合,具有花灯因素的另一种民间歌舞演唱艺术形式也就呼之欲出了。到清朝初期,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中已经产生了《拉花》、《秋老鼓》、《踩连厢》这样的花灯形式。嘉庆年间,者乐山大乐庙落成庆典,一民间戏班子专程赶来开展花灯清唱表演。道光年间,官屯兴宝寺僧官古和尚出资组建了花灯班社。接着,包粮屯也组建了由江西货郎教唱的民间花灯班。到咸丰、同治年间,全县军屯民屯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花灯班社,凡节日或逢喜事,都要通过演唱花灯的形式来庆贺。以后相沿成习,花灯演唱成了民间艺术的主流,成了老百姓自娱自乐的重要艺术形式。以此作为开端,花灯表演艺术也不断提高。从单纯的说唱到边唱边舞的《鞑子拉花》,从单纯的歌舞形式又发展到有一点点故事情节的《拐干妹》、《开财门》等情景戏,最后发展成有人物形象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大补缸》、《打花鼓》等类花灯小戏。于是,具有姚安地方特色的姚安花灯终于发展成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云南花灯园圃里一枝耀眼的奇葩。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花灯剧团的成立,终于使姚安花灯从民间走上舞台,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县城走到州城省城一直走到北京,走出了精品,走来了荣耀,一度成为辉煌。改革开放后,两年一次的农村文艺会演通过县人大立法固定了下来,为民间姚安花灯走向舞台走向社会提供了保证,同时也涌现了初正龙、昝方才、蒋国定这样集表演与创作为一身的民间花灯艺人。
尽管受到来自电影电视等娱乐方式的冲击,但姚安花灯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固守着自己的艺术,拥有着自己的观众。花灯团排练依然,演出不断。农民戏剧创作组改头换面更上一层楼,成了农民戏剧家协会,集创作与表演为一体,成为民间花灯艺术的领头羊。年头节下,来自民间的花灯队更是风起云涌,花样翻新,你方唱罢我登场,大饱眼福之余,也忍不住会哼上几句说上一段。平常日子里,县城文化中心的上空永远飘荡着花灯演唱的声音。这些声音来自荷塘水榭边的六角亭,是自发的,是情不自禁流露出来的。声音出自握乐器的手,是一双双粗糙的手,做家务的手。声音出自老倌老奶甚至汉子妇女之口,是一张张唱花灯的口,也是呼儿唤孙的口。没有拘谨,没有忸怩作态,不在乎围观者的注目,自自然然和着二胡与笛子营造的花灯旋律,舞着颜色鲜艳的折扇就跳了起来,唱了起来。唱出的是一种心情,跳出的是一番景致,增添的是一道艺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