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河
安徽省宿松县境内河流
此词条介绍安徽省宿松县凉亭镇青竹村姚家河居民点. 姚家河得名与附近的河流,即姚家河(凉亭河)。依据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对《关于2018年贫困县推出意见的请示》(皖扶办(2019)13号)的批复, 宿松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也标志着姚家河的农民也摆脱了贫困。
一、地名解释
在我国农村里,最基本的农民聚居地(生产单元)是“组”,在同一个组里,有男性全都是同姓氏的,也有不是同姓氏的,姚家河是属于前者,姚家河男性的姓氏都是”石“,而不是”姚“。姚家河是两个组的共同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分别是”姚河组“和“东洪组”。姚家河得名于附近的一条河流”姚家河“。
为什么此地男性村民全部姓石而不是姓姚,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有如下版本:
1,相传明成祖时期,官府有目的性的将外地石姓人士迁移到姚家河附近,当时姚家河便鲜有人居住,因为当时的姚家河是一片荒芜的沙滩,土地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所以将外地石姓人士放在此地生根,不会收到当时当地人的排斥,因为没有人在乎那土地贫瘠的土地。
2,石姓人士从外地漂泊到此处后从姚姓人士手上租赁了一些土地,但是后来石姓人士逐渐壮大,便将姚姓人士排挤出去,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二、人口构成
据笔者所了解,当地成年男性全部为汉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不少当地成年男性娶到外地媳妇,这些外地过来的女性的民族不可考.
当地有超过2/3的家庭思想陈旧,体现在重男轻女、生孩子至少要生两个、祭祖一定要行跪拜礼和鸣放鞭炮、多数老人和部分年轻人迷信、信奉佛教等等.
当地成年人多放弃务农去外地打工挣钱,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让老人看守,孩子在农村上学,年轻夫妇在外地闯荡。年轻人多选择并且扎根城市,预计将来,此地年轻人将继续流失。
和其他典型农村一样, 姚家河在平时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 多数为老人和小孩, 逢年过节, 年轻人都会回老家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
三、地理环境
姚家河的东边是一条常年不断流的河流,即姚家河(当地的叫法),又名凉亭河(通用的叫法),这条河流养育了当地326人的约400亩土地。姚家河所在地地势平坦,并无山丘,平均海拔53m, 但是其四周方圆1公里就有山丘。有一条县级公路通往姚家河,在近10年的没有正式维护的情况下, 道路破烂不堪, 在2017年夏天,在当地政府资助下, 该道路进行了升级, 历时6个月左右, 道路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道路由之前的沥青路面改成了水泥路面, 道路两边有下水道, 在拐弯的地方装有警示桩, 路中间有黄色警示车道断线, 每隔100米左右有垃圾桶, 并且统一由凉亭镇环卫进行维护。
姚家河向北约1公里即见大别山尾部,当地比较出名的山峰有叫雨尖,严公山等等, 其中叫雨尖山顶有当地著名的雨山寺, 是当地信封佛教的人士的精神寄托。
2020年夏季, 当地政府借助无人机拍摄了姚家河的鸟瞰图。
四、发展
姚家河地势平坦,比起周边其他小村庄有一些优势,对农作物的灌溉大都采用漫灌,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小麦,玉米,大豆等等亦有种植,大都是农民自家所种,不成规模。家禽亦是农民自己所养,没有养殖企业。姚家河面临着和其他落后农村地区同样的问题, 即基础设施差,村民文化素质不高,村民小农意识严重,难以吸引投资者,谈不上发展。姚家河的年轻男女要想发家致富,只得靠自己努力走出农村,扎根城市。
依据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对《关于2018年贫困县推出意见的请示》(皖扶办(2019)13号)的批复, 宿松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也标志着姚家河的农民也摆脱了贫困。
参考资料
省政府正式批复!宿松正式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省政府正式批复!宿松正式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05-06
最新修订时间:2020-10-27 14:2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