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平仲小传》是宋代文学家
陆游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记北宋末年将领
姚平仲事迹。作者先写他世代将门的出身和幼年遭遇,对其早年经历,仅写其十八岁与西夏人的
臧底河之战,用“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九字概括其英勇行为。对其性格,作者主要通过他与权宦
童贯的纠葛,揭示其孤傲不屈的个性。其一生最后一场战斗——
靖康之变中与金人的直接遭遇战,则意在揭示其有异于常人的作为和近乎怪异的性格: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最终隐居深山不出,活画出一个不求功名利禄、唯求报效国家的意气用事的英雄形象。
作品原文
姚平仲小传1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2。幼孤,从父古养为子3。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4,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5。宣抚使童贯召与语6,平仲负气不少屈7。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8,号“小太尉”。睦州盗起9,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10,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11。”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12。钦宗在东宫13,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14,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15。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16。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17,始得食。入武关18,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19,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20,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21,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22,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23,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24;行不择崖堑、荆棘25,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姚平仲,字希晏,家中世代为驻守西部边境的大将。他从小成了孤儿,从父姚古把他作为儿子抚养。十八岁时,他和西夏军队在臧底河交战,斩杀、俘获很多敌人,敌人不能抵抗。宣抚使童贯召见他并和他谈话,平仲有骨气,不愿讨好童贯,童贯很不高兴,压低对他的赏赐,但是关中的豪杰都推崇他,称他“小太尉”。睦州发生叛乱,宋徽宗派童贯征讨叛乱。童贯虽然厌恶平仲,但是内心佩服他的沉稳勇猛,又调任他同行。等到起义被平定,平仲的功劳居全军之首,于是他面见童贯说:“我不愿意得到赏赐,只想面见一次皇上。”童贯更加忌惮他。别的将领王渊、刘光世都得到皇上的召见,唯独姚平仲没有被召见。宋钦宗做太子的时候,听说了姚平仲的名声,到即位时,金人入侵,京城被围,平仲正好在京城,得以在福宁殿被宋钦宗召见询问对策,钦宗赏赐他许多财物,许诺退敌后重赏他。于是平仲请求带领敢死队突袭敌营,捉拿敌人的将帅献给钦宗。出击后,接连攻破敌人两座营寨,但是敌帅已连夜逃跑了。平仲没有建成大功,于是骑着青骡逃命,一昼夜跑了七百五十里,到达邓州,才敢吃饭。进入武关,到了长安,打算在华山隐居,但他认为不够隐蔽,于是奔向蜀地,到了青城山的上清宫,人们都不认识他。停留了一天,又进入大面山,走了二百七十余里,估计釆药的人都到不了,才放走了所骑的骡子,找了一处石洞住下。朝廷多次下诏搜寻他,都没有找到。乾道、淳熙年间,才出山,到丈人观道院,自己说了以上经历。当时他已经八十多岁,紫红色的胡子很浓密,有几尺长,面露红光,走路不管山崖、山沟、荆棘,速度快如奔马。也偶尔给人写草书,非常奇特雄伟。但是不说出他得道的原因。
创作背景
姚平仲是北宋末年一位既有志气、又有勇气的青年将领,因屡受大宦官童贯的排挤,郁郁不得志,年仅三十余岁,便隐居于深山之中,遂成为传奇式人物。陆游基于自身经历,对这样一位欲忠心报国却不得其门的悲剧式的英雄人物,十分同情和敬佩,故为其作传。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姚平仲小传》是陆游写史的一篇小作。他采用了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寥寥数笔讲述了失意英雄的一生:姚平仲世袭边境大将,十八岁在臧底河战役中大败西夏军,崭露头角,宣抚使童贯召他谈话,这个傲气的青年因为不会谄媚而被嫌厌;睦州盗贼作乱,皇上派童贯征讨,童贯不得不起用姚平仲,当打了胜仗,论功行赏的时候,姚却不改先前个性,不要赏赐,只要面圣,这让童贯更加忌恨;钦宗在东宫时,推荐姚平仲讨伐金兵,姚立下军令状带敢死队出击金敌,但在连败敌军两座营寨后却因敌军的撤退而无法实现“擒虏帅”的誓言,于是连夜逃亡,两天跑了千余里方敢止步,之后一直隐匿于山间,晚年人青城道院,青灯相伴。
童贯是北宋权宦“六贼”之一,生性巧媚。他手握兵权长达二十年之久,军政弄得乌烟瘴气。这大约可以解释为什么姚平仲在第一次被童贯召见的时候就出现了“负气不少屈”的表现。作为名门之后,虽然年少失怙,但在伯父的悉心教养下依然秉承了将门风采。对于童贯的所作所为大约早有耳闻,年轻的心气从来都是高昂的,不会媚颜卑屈,所以,一开始姚平仲就和权倾一时的童贯结下了梁子。等到平定睦州盗贼时,姚平仲不要赏赐却要求面见皇帝,是看不惯童贯又或是另有说法。相传,曾有人弹劾童贯,皇帝命另一官员前去调查,结果却被童贯“反侦察”。最后童贯恶人先告状,反倒诬陷那位官员并致其死命。从这些资料看来,姚平仲的面圣请求是无论如何不会实现的,他太年轻,敌不过政治的黑腐。这次不仅没有见到皇上,姚平仲更是成了童贯的眼中刺,仕途上注定险象环生。
文章接着提到了姚平仲立军令状出击金兵的事,这一次战斗发生在靖康元年( 1126),朝廷里仍然是童贯掌握大权,看重姚平仲才干的钦宗那时候不过是太子身份,文中有语“钦宗在东宫”。作者在写姚平仲逃亡的文字中隐藏着特别的情感。姚平仲不过是没有擒获金兵首领,却被认作“不成”,立下了军令状又不成,面对掌握虎符的童贯,姚明白他回朝的结集只有一个——死,但又不甘心这样白白送死,于是他选择了亡命天涯。这一段文字中一些动词和副词的运用耐人寻味。“抵邓州,始得食”中的“始”写出了姚平仲的惊魂未定,一天一夜跑了七百五十里,到了邓州,才吃一口饭。但这绝对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接下来更紧张的逃亡。“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官”,这几句中出现的动词最生动的莫过于“欲”“顾”二字。姚平仲本打算在华山隐匿,但转念一想还是觉得离恶权太近,不够安全,果断奔入了偏远的蜀地。读者仿佛看到了亡命中的姚平仲时时回头瞻顾,看看身后是否有童贯的追兵。入蜀地之后,姚平仲还不放心,“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中“复”“度”“乃”等词用得精彩,姚平仲终于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舒缓一口气了,心想着这里连采草药的人都不会到达,这才从骡背上下来,住在石洞里。
文章后面写道,朝廷多次下诏请姚平仲出山但都遭到了拒绝,又写道,他再次出现在世人眼中的时候已然八十高龄,却道骨仙风,神采非常。陆游曾为姚平仲写过一首诗《姚将军靖康初以战败亡命,建炎中下诏求之不可得》中有这样的句子“从公游五岳,稽首餐灵芝,金骨换绿髓,欺然松杪飞”。于是有学者分析说,作者陆游对于姚平仲的感情至此已经从遗憾唏嘘升华到了羡慕和钦佩,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那一段描写姚平仲亡命天涯的文字是陆游感时伤己之作。他同样出身名门,但因权贵秦桧而仕途不顺,坚持抗金却遭受排挤。中年入蜀,被诬“嘲弄风月”而罢官,而后长期居于故里山阴。陆游写《姚平仲小传》,仅逃亡描写就占了四分之一左右篇幅,那也是写自己。那么多的细节,没有经历过亡命天涯的人是不能描摹的。
当政治风云变幻,小人张牙舞爪的时候,真英雄的人生往往颠沛流离:少年气盛,中年漂泊,老来寂寞。人生听雨的三阶段似乎有着某种共性,但却又人人不同。
名家点评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海明:综观全文,陆游在为姚平仲立传的过程中,不仅”简核有法”地泛述了传主一生的重大事件,匀勒了他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富有传奇性的人生经历,且还饱含了自己对于这位“失败的英雄”的赞美、同情、惋惜和仰羡之情,这样,就使文章达到了寓褒贬爱憎的主观态度于简洁有序的客观记叙之中,浑然统一,所以尽管它只是作者的“牛刀小试”,然亦足以”管中窥豹”地见出他的史家大手笔。(《古文鉴赏辞典上·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游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放,故自号放翁。书成,擢宝章阁待制,致仕。工词及散文,尤长于诗。其诗多沉郁顿挫感激豪宕之作,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