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至1922年上半年在江苏常州省立第五中学读书,参加
五四运动。1922年下半年至1926年上半年在同济大学德文班、医预科读书。1926年夏至1927年4月在
广州中山大学工学院读书。1926年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夏至1930年上半年就读于上海法科大学政经专修班。1930年下半年至1931年初在复旦大学实验中学任教员。1931 年至1932年初任上海社会科学研究所特约德文翻译。1932年上半年至1933年在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资料室负责(人)。30年代初与陈翰笙、钱俊瑞、薛暮桥等人发起成立“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1933年下半年至1935年上半年任上海《
中华日报》国际版编辑。1935年下半年至1937 年冬任上海新知书店编辑、代经理,主编《
新世纪》双月刊,任《
世界知识》特约撰稿人。在深入调查中国社会情况,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情况的翻译、研究、出版工作中,探索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并从事调查中国社会经济情况,出版进步书刊等工作。193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7月参与筹建上海编辑人协会,任常委。要求国民政府抗战。8月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建立
文化工作委员会,任该委员会委员。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推动各界爱国人士参加抗日斗争。1937年冬至1938年10月任广州《新战线》半月刊编辑。1938年10月至12月在广东三水等地,任第四战区民众动员委员会秘书。1939年1月至1941年1月任桂林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教员;《中国农村》战时版、新知书店桂林分店和《国民公论》等部分编辑工作;文化供应社、《新建设》编辑。1941年2月至5月任香港国际新闻社编辑。6月离开香港经上海抵达苏北新四军驻地,任中共华中局研究室特约研究员。1943年2月至9月赴延安。同年10月至1945年冬任延安大学财经系副主任。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8月任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纲领起草委员会委员、财政经济组副组长。
继续从事文化教育工作。1946年2月至5月任北平解放三日刊社副总编辑。同年6月至1947年5月任佳木斯东北大学教务处处长。1947年7月至1948年8月任哈尔滨东北财经干部学校副校长。1948年8月至1950年 3月任沈阳东北财经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商业合作处处长。
1950年4月至1953年1月任东北合作事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副秘书长、秘书长。1953年1月至1957年9月任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1954年7月改名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1957年10月至1958 年10月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1958年11月至1965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分党组成员、党委成员,兼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1965年8月至1966年6月在北京房山县参加
四清运动蹲点。“
文化大革命”后,1975年夏至1978年夏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院科研组负责人。1978年夏至1980年5月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后任该所顾问,同时还担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顾问、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顾问、研究员。1985年10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